以“村+企”“村+宿”“村+民”合作模式激活农文旅融合 直播带货点燃村民热情 问主播:镜头前紧张咋办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2 08:11 1

摘要:8月11日上午7点,雅安市名山区红星镇骑龙村公共服务中心门口,主播谭星月在某短视频平台的“三农”直播间准时开播,“大凉山湿核桃原产地直发,大家放心去拍……”谭星月在镜头前一边介绍一边展示农产品,助播陶晓添则在幕后监控机位、回复网友提问。两位毕业不久的四川传媒学

8月11日上午7点,雅安市名山区红星镇骑龙村公共服务中心门口,主播谭星月在某短视频平台的“三农”直播间准时开播,“大凉山湿核桃原产地直发,大家放心去拍……”谭星月在镜头前一边介绍一边展示农产品,助播陶晓添则在幕后监控机位、回复网友提问。两位毕业不久的四川传媒学院学生,已是村集体企业“好视传媒”的股东兼骨干员工。

直播助农、“村+宿”“村+企”创新合作模式盘活资源……以骑龙村为代表的四川各地农村正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四川农文旅融合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大学生“村播”破局 单场销售超24万元

连续几天在直播间徒手剥核桃,谭星月的手掌被染得黢黑。一场直播要连续四五个小时不间断地说话,嗓子有些沙哑,但她仍笑着说:“这不算啥,村上这么多人给我们投了钱,不能辜负大家对我们的信任。”

“村集体+村民+大学生”的组合,是骑龙村近两年来推进乡村文化传播与产业振兴的创新尝试。

骑龙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詹肇杰介绍,骑龙村拥有万亩茶园和民宿产业,但村民收入仍依赖传统茶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如何帮助村民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一直思考的问题。

2024年4月,经过调研后,骑龙村决定抢抓“数字流量”机遇,通过“短视频+直播带货”延伸产业链条,成立由村集体控股42%、大学生占股38%、村民占股20%的好视传媒公司。“成立村集体经济传媒公司,就是希望通过招募专业人才,利用互联网平台将骑龙村的优质农产品和旅游资源推广出去,带动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

公司成立后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也曾因资金捉襟见肘被传“即将倒闭”。于是,初创团队放弃了周期长的宣传片业务,转向直播带货求生。2024年9月,团队试水“第一书记话丰收”直播,4小时卖出12.13万元的农产品。一个月后,团队通过茶艺表演、农户试吃等环节吸引观众,6小时售出5913单、销售额达24.32万元。

如今,看到大学生直播卖货做得火热,村民的热情也被点燃了。生猪养殖大户、村党委副书记杨波开始用手机拍摄养猪日常,一个月吸引19名客户上门。“传统+线上”成为村民带货农产品的新模式,村民常围着大学生团队追问:“剪辑软件怎么用?镜头前紧张咋办?”

闲置农宅升级民宿 盘活农文旅资源

距直播间几百米远,“花筑·时间之外”民宿内茶香四溢。占地800平方米的院子,镶嵌在万亩生态茶园中,游客在此不仅能沉浸式体验采茶、品茗的乐趣,还能深入了解茶文化。“得益于家乡得天独厚的茶园风光,开业以来生意一直不错,周末、节假日客房基本全满。”店主陈友凤说。

2019年,陈友凤决定返乡创业,将自家院落打造成充满茶韵的精品民宿。“我们村有老树茶、古井酿酒等特产,通过民宿生意,不仅能吸引外地游客来体验采茶、制茶,还能带动农产品销售。目前我们平均每月接待游客上千人,上周还有慕名而来的美国客人深度体验茶园里的诗意栖居。”

像“花筑·时间之外”这样独具魅力的民宿,骑龙村有13家。詹肇杰透露,骑龙村村集体正以“村+企”“村+宿”“村+民”合作模式盘活当地资源,激活农文旅融合发展动能:成立专业的壹壹后勤服务公司,为民宿集群提供涵盖线上预订推广与线下运营维护的全方位配套服务;民宿优先雇佣本村村民,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增收;组建专业化的农业服务队,将高效茶园管理经验传播至周边区域,拓宽村集体收入渠道。

“村里正积极筹建共享直播间,鼓励村民拿起手机成为家乡的代言人,让本土好物直达全国。与此同时,好视传媒公司等专业力量聚焦联农带农,持续为优质农产品直播带货,拓宽销售新通道。”詹肇杰说。

直播间里,谭星月手中新摘的湿核桃泛着光泽,一根网线链接全国大市场;万亩茶园内,陈友凤为远道而来的客人沏茶……这片以民宿为“点”、茶园为“面”的生态画卷,正推动农文旅融合,生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乡村振兴实践。(卢星宇 记者 吴梦琳)

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