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怪兽引爆大市场,银发族也入潮玩坑!丑萌怪兽通吃三代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2 06:03 3

摘要:伦敦牛津街门店前,凌晨三点的队伍绕街角三圈;东京涩谷限定款7分钟售罄;纽约快闪店开门两小时货架全空。这不是苹果新机发售,而是一只名为Labubu的毛绒怪兽引发的全球抢购潮。

一只九颗尖牙的北欧小怪兽,正让全球年轻人通宵排队抢购,让中产父母心甘情愿掏出数万元。

伦敦牛津街门店前,凌晨三点的队伍绕街角三圈;东京涩谷限定款7分钟售罄;纽约快闪店开门两小时货架全空。这不是苹果新机发售,而是一只名为Labubu的毛绒怪兽引发的全球抢购潮。

2024年,泡泡玛特凭借这只“丑东西”创下130.4亿元营收,同比增长107%,其中Labubu单品贡献超30亿元。

当中国潮玩产业以雷霆之势席卷全球消费市场,许多中老年朋友不禁疑惑:这些长着尖牙的小怪兽,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心头好”?

伦敦,顾客在泡泡玛特英国伦敦牛津街店内选购。

反叛美学打破传统

与传统潮玩的甜美可爱风不同,Labubu以九颗尖牙的“丑萌”形象横空出世。这种个性化和反叛的设计精准戳中年轻一代对独特自我表达的渴求。

当办公室格子间里摆上一排“小怪兽”,它便成为无声的社交货币——宣告着主人对潮流的把握和对主流审美的挑战。

盲盒里的多巴胺经济

撕开盲盒包装膜的瞬间,大脑分泌的多巴胺让消费者体验到“生理级别的快乐”。隐藏款仅0.69%的抽中概率,刺激着65%的用户因“就差这一个”而反复购买,72%的人在抽到重复款后仍会再次尝试。一位95后女生晒出账单:“一月工资8000,2000给LABUBU”,引发四千条共鸣。

小小盲盒成了高压生活中的情感避风港,拆盒时的期待感成为对抗现实焦虑的即时解药。

代际情感新纽带

47岁的喻锴最初只是为儿子代购,却在过程中迷上了Labubu的“魔性”魅力。他在潮玩上已花费8-9万元,坦言:“借助Labubu,我有了更多与孩子一起出门的机会”。

这位父亲发现了与儿子消费习惯的差异——儿子享受线下“摇盒”的猎奇感,他则偏好线上直接下单。但共同收集的过程成为父子交流的新语言。

高端收藏主力军

潮玩市场并非年轻人专属。在日本这个成熟市场,40-60岁“中年御宅族”占据了近30%的成人潮玩消费,是高端收藏品的主力。

更有一位入坑9年的资深玩家可妮,花费600万元在广州购置装修两层“娃屋”,专门收纳数千个潮玩玩偶。

这些“大龄发烧友”用实力证明,情感消费没有年龄界限。

非遗新表达

当湖北恩施的土家族姑娘为Labubu穿上传统“西兰卡普”服饰,上海新泾镇的孩子们将哪吒形象融入非遗版画创作,传统文化找到了拥抱年轻群体的新路径。

非遗讲师赵杨深谙此道:“把小朋友喜欢的蛋仔、哪吒融入教学,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IP生命力的密码

泡泡玛特正通过乐园、动漫、电影全方位加强IP深度。数据显示:萌系IP因“一时喜欢”购买的消费者,三个月内复购率仅28.6%

而哈利波特等故事型IP因“角色认同”产生的复购率达58.2%

正如王宁所说:“乐园相当于更厚的土壤,可以种更高的树”,文化厚度决定了IP的生命周期

理性消费警钟

当二手市场上Labubu隐藏款价格飙升至原价10倍(如森林音乐会系列标价1299元),当黄牛在淘宝开展“代抢”业务月销5000单,市场过热风险已然显现。

中国消费者协会在2024年报告中警示:依赖消费获取快乐可能陷入“消费—空虚—再消费”的循环。

文化根基建设

“强国少年”系列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让红色基因、中华文脉可触可感,提供了情感教育的范本。

当孩子们亲手制作宋锦发夹,在“非遗手作传雅韵”中体会匠人精神,文化自信的种子便悄然萌芽——这或许比任何潮玩都更具持久的情感价值

潮玩经济本质上是情感经济,Labubu的全球走红印证了这一点。当中国潮玩企业加速出海,2025年计划再开80家海外直营店,我们期待更多承载中华文化基因的IP征服世界。

可妮的“娃屋”里,几千个潮玩静静陈列;喻锴的书房中,Labubu成为父子情感的见证。这些玩偶的价值远超过二手市场的标价,它们承载着现代人的情感密码。

未来属于能将“快消属性”转化为“资产属性”的IP运营者,更属于那些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的创新者。当国潮真正扎根五千年文明的沃土,才能绽放恒久魅力。

来源:骏逸创业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