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户角度出发,如何筛选好的WEB3投资项目?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1 17:02 3

摘要:近年来,随着Web3技术与应用场景的发展日益成熟,多品类的Web3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传统的DeFi、GameFi、公链等领域稳定发展,RWA、DePIN、DeSci等行业新贵奋起直追,随着技术与生态发展迅速的同时也出现一些不良项目与投机运营方,导致用户对W

近年来,随着Web3技术与应用场景的发展日益成熟,多品类的Web3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传统的DeFi、GameFi、公链等领域稳定发展,RWA、DePIN、DeSci等行业新贵奋起直追,随着技术与生态发展迅速的同时也出现一些不良项目与投机运营方,导致用户对Web3领域既爱又恨。究竟什么样的WEEB3项目值得投资?

本文将通过项目是否有存续能力、创意如何落地、如何稳定带来收益等多个维度带您详细剖析,助你在众多项目中找到那个未来可期。

1、三大层面判断项目的存续能力

值得投资的WEB3项目,项目方和投资方都需要具备长期运营能力。用户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坚挺,关键在于洞悉项目的基本盘是否扎实。

(1)项目底蕴是否支持用户遐想

合规性是Web3项目生存的底线。各国对加密货币、代币发行等领域的监管政策差异显著,拥抱监管能规避法律风险,增强用户信任。以HKTWeb3交易平台为例,香港证监会要求代币化证券需满足传统证券监管框架,HKTWeb3交易平台通过香港持牌信托架构实现资产托管与合规申报,确保用户资金流向透明可查,项目也借助政策红利快速建立合规生态。

团队背景的多样与互补性决定项目能否突破技术、运营、资源等核心壁垒。团队需涵盖技术开发、产品运营、行业资源等关键角色,且成员履历需与项目定位有强关联。例如Magic Eden创始团队由Web2的Google、Uber与Web3的FTX、Coinbase专家组成。CTO Sidney Zhang曾主导Uber外卖平台的算法开发,项目经验被迁移至NFT领域,团队的配置完备,框架清晰、最终推动平台日交易量峰值超越OpenSea。

同时,Web3项目价值评估的关键点在于其能否解决传统行业的低效与信任问题。关注是否有聚焦具体场景,通过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变更,提供了差异化的解决方案。典型案例如蚂蚁链的“版权保护计划”,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供应链各环节数据的实时上链与多方验证,动态评估企业信用,为中小制造商提供数字版权存证服务,将融资周期从30天缩短至72小时,融资成本降低40%。解决方案直击市场痛点,上线便取得了成功。

(2)落地进程是否符合用户期望

白皮书的完整度直接影响项目可信度与融资能力。其中涵盖技术架构、代币模型、路线图等核心模块,为用户提供多维度的判断依据,帮助其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潜在风险。用户可通过白皮书验证项目的技术可信度、代币模型可持续性、执行可靠性等等,从而规避投机项目,选择具备长期价值的技术与生态进场。不管是对融资或是用户而言,白皮书越完整,内容详细公开披露的越多,越能看出一个项目的准备是否充足,避免空泛承诺。

项目的官网是项目对外展示的第一窗口,其目的在于传递团队的专业性与透明度。若信息缺失易引发质疑,如团队匿名或路线图模糊可能被判定为骗局。

宣发是项目与用户建立信任的桥梁,而落地结果是信任的兑现过程,两者一致性直接影响项目生死,按时交付承诺功能会强化用户信心,吸引更多生态参与者。核心功能的落地情况,决定了一个项目是否能吸引更多早期用户,能否构建成熟的Web3生态,是验证其价值的重要因素。例如Uniswap在宣发“零手续费DEX”后,立即上线核心功能,3个月内用户增长超10倍。

而交付效果跳票则可能导致投资者撤资,如Zaros因产品开发与技术迭代的延迟,ZRS代币因无法吸引流动性而价值归零,导致项目方资金耗尽,于5月10日终止运营。

(3)项目实力是否能突围市场竞争

当前Web3领域,技术迭代与合规门槛决定生存空间。2025年,DeFi、NFT等赛道进入技术深水区,合规性成为项目“生死线”,用户对“真实需求”的敏感度提升。如沃尔玛通过区块链+IoT实现食品溯源,降低损耗率18%。同时据Layer2研习社的报道指出,2024年CNN NFT市场因内容同质化关闭,验证了“无价值锚定”的Web3项目难以持续。

差异化定位与能否打破生态壁垒是项目的核心竞争力。Web3的竞争已从“单一技术层面”转向“生态协同能力”,同时满足“技术不可替代性+用户刚需”的项目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否则便会像Bananagun(交易机器人)一样,因功能同质化,缺乏独特优势,最终用户流失率超80%。

能否精准触达用户,并与他们构建长久的信任,是实现市场突围的关键发动机,有效的市场策略需兼顾品牌叙事与用户共治。针对产品用户与投资用户设计差异化内容,如Base通过黑客松吸引开发者,而非盲目投放KOL;SUI团队通过黑客事件全额赔付,将用户信任转化为长期持有动力等等。降低建立用户信任成本的同时,也避免了“空头承诺”的陷阱。

Web3项目的长期存续能力取决于以上三者的协同作用。缺乏合规基因易被政策清退,忽视进度透明将瓦解社区共识,市场策略不到位则注定落地场景口碑的失败。唯有三者协同,才能在项目的整个发展周期中构建良性的生存闭环,抵御投机泡沫与技术迭代的冲击,实现长期存续。

2、四大维度判断项目创意能否落地

项目方若能长久的让用户体验到参与乐趣或探索欲望,往往能更敏锐地捕捉到盈利机遇,而一个完整的项目生态,往往需要兼顾以下几个部分。

(1)商业模式

项目需明确价值创造的逻辑,并让该逻辑落地形成闭环的盈利模式,避免依赖短期炒作牟取暴利,从而导致后继无力。以StepN为例,其“Move-to-Earn”模式初期主打运动数据上链吸引用户,但后期因代币经济模型失衡(GST通胀失控)导致崩盘,好的商业模式需要长效、可持续的价值体系。

此外,通过不同方式触发可交互的分支体验(如Axie Infinity的繁殖变异),让用户每次交互产生新体验,也是丰富商业模式的一大加分项。据BeepCrypto提供的数据显示,具备剧情分支的Web3项目用户留存率比其他项目高47%。

良好UGC激励也能不断诱发用户的参与体验,如Decentraland允许用户设计虚拟时装并交易,平台通过版税分成机制持续激励创作,顶级设计师单件作品拍卖价超10万美元,大大提升了用户的参与感和新鲜感,以探索欲望的不断增加留住用户。

(2)用户生态

好的项目会通过DAO驱动决策的路径,增加用户的话语权,将去中心化的概念用实践落实在用户心中。如Yield Guild Games(YGG)将公会收入10%注入治理池。引动社区成员成为项目的“活水”。

成熟的社交裂变玩法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点。同样以StepN为例,初期的亮点便是“运动邀请奖励”机制,用户每邀请3位好友跑步达标,可获得双倍代币奖励,根据官方发布的公开数据显示,6个月内社区规模增长2100%。用户在项目中获取足够的价值认同感,从而自发的为项目扩大宣传渠道,两者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态发展互补趋势。

(3)经济模型

关注项目的代币价值锚定策略与生态激励是否平衡,避免自身处于庞氏骗局。用户需要明确代币的具体用途用途(如支付、治理),尽量避免参与无实际落地场景的项目。比如WkeyDAO通过“硬件销售+代币质押”构建庞氏循环,打着"年化收益600倍"旗号,在维持了短短97天后轰然倒塌,还有1.2万台未交付的所谓"区块链手机"堆积在浙江某保税仓库。

(4)技术突破

多元且新颖的技术呈现方式是项目的加分项,如3D交互场景或AI生成内容等区别于其他项目的技术优势,也是吸引用户驻足的一大手段。据AI智链未来的研究报告显示,Bittensor的AI代理网络允许用户训练个性化模型,优质模型可封装为NFT交易,开发者平均收益达初始投入的23倍。

总体而言,当一个项目同时具备这四大维度的闭环生态,便可判断该项目的良性发展潜力,进而实施更深入的价值捕获。

3、两大因素判断项目是否为价值标的

根据《Hack3D:2024年Web3安全报告》、《香港证监会(SFC)2024年报告》等多家机构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Web3项目暴雷率高达63%,其中82%的暴雷案例发生在运营不足18个月的项目中。Web3项目方跑路或收割用户的风险始终存在。

首先用户需要明白,判断Web3项目是否为价值标的的关键指标是什么。比如DeFi项目需要从质押、锁仓、活跃钱包这些关键数据判断,其他领域的关键数据各不相同,该如何去找到这些关键数据,找到后该如何做,这些都是需要探索的重点。

(1)从多维度找到关键数据

用户可利用Web3数据具有链上透明性的特点,做出针对性筛选。可采用多种链上分析工具进行项目的动态数据查询。比如使用Dune Analytics可查询协议交易量、用户行为,诸如Uniswap手续费分配合约等数据。DeFiLlama可查询实时TVL排名与协议收入对比,Nansen可分析NFT巨鲸项目的持仓与交易模式,无聊猿持有者行为等等。

项目方披露的信息也尤为重要,白皮书与财报能验证代币分配模型是否合理,如MakerDAO的稳定费收入结构公开报告。通过治理提案的落实进度,用户也可观察社区决策透明度,如Aave关于流动性挖矿调整的投票记录等等。

此外,关注第三方数据平台所发布的项目分析报告也会收获意外惊喜,比如DappRadar在StepN崩盘前,通过追踪链游日活用户与交易量,发布用户流失预警。Footprint Analytics通过跨链分析用户留存率、收入模型,预测项目即将崩盘。

(2)从数据到决策形成闭环思维

数据只是辅助用户做出判断的工具,关键在于使用其进行后续行动的策略,观察关键数据的变动趋势,可以让用户判断出该项目的发展态势是否健康,比如DeFi项目的TVL连续3个月下跌20%,说明用户可能在撤离,需警惕崩盘风险。NFT项目的地板价一周内暴跌50%,可能意味着市场抛售潮,需要抽身及时止损等等。

找同类项目对比也可发现端倪,同一赛道的项目,数据明显落后或异常的,或历史数据曾出现过异常波动需注意。例如在Layer2领域,某项目的TVL增速若远低于行业头部项目,便可能竞争力不足的弊端,用户需要体现提高警惕。

此外,观察社区氛围和团队动态,通过常识亦可判断项目的发展趋势,比如设有Discord或Telegram群的项目,若一段时间内消息量骤减或争吵增多,数据暴跌、社区恐慌 、团队不回应,可能是项目出问题的征兆。

项目频繁更换CTO、突然增发代币等行为也需警惕,例如某项目白皮书承诺“永不增发”,半年后偷偷增发超300%的代币并被用户发现,导致信任危机,代币价值在短期内归零,诸如此类烂尾的项目比比皆是。

真正能让用户长久盈利的项目,必然在技术、经济、社区三个维度形成正循环。当项目方开始用PPT画饼而非用代码证明时,往往就是用户该撤离的信号。保持理性、关注数据、利用工具,对抗信息不对称,方能在Web3浪潮中稳健前行。

来源:奔跑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