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8日下午,随着结营仪式上最后一张合影的定格,由世纪华通与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的《游戏是怎样炼成的》公益游学营圆满结营。在为期两天的学习中,24名青少年学子们从游戏角色设计到关卡策划的了解,从AI生图体验到电竞素养的培养,甚至深入研运工作室一线探访
世纪华通《游戏是怎样炼成的》公益游学结营:也是游戏人的“双向奔赴”###
8月8日下午,随着结营仪式上最后一张合影的定格,由世纪华通与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的《游戏是怎样炼成的》公益游学营圆满结营。在为期两天的学习中,24名青少年学子们从游戏角色设计到关卡策划的了解,从AI生图体验到电竞素养的培养,甚至深入研运工作室一线探访,完成了从“被动玩家”到“主动创作者”的认知蜕变。
世纪华通《游戏是怎样炼成的》公益游学营结营
与世纪华通以往在公司举办的暑期夏令营、亲子日不同的是,本次夏令营的“含游量”满满——5门课程让小朋友们沉浸式体验一家以网络游戏为主的互联网公司究竟是什么样的。这场以“探索、创造、成长”为核心的公益游学,不仅让孩子们从被动玩游戏,成长为主动了解游戏,熟知游戏的开发过程,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数字时代的创造力种子。首期24个名额在7月23日放出即被“秒光”,课程结束后也收获了家长和学生们一致的好评。
从课堂到实践 以“游戏创作全链路”为轴的沉浸式体验
“游戏是什么?”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拉开了《游戏是怎样炼成的》公益游学的帷幕,脑海中充满疑问的学生们给出了各色各样的答案。两天的学习中,学员们在世纪华通旗下盛趣游戏、天游软件、成都盛绘艺点等企业资深专家及外部教育专家的带领下,通过小组合作与项目实践,不仅能掌握编程、美术等技能,提升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更完成了一场从“认知游戏”到“实践创作”的探索。
首日课程中,《趣解游戏》从“游戏的定义”入手,拆解了网络游戏从策划、美术、编程到测试的全流程,让同学们了解到游戏的定义、网络游戏研发的流程和主要的岗位职能。同时还理解游戏与文化、社会的关联,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角色成长的美学》则让青少年化身“创作者”,在专家指导下设计专属游戏角色——有人赋予角色“保护传统文化”的使命,有人让角色随剧情成长蜕变,赋予它独一无二的生命力;《AI生图的乐趣》课程成为最受期待的环节之一。专家演示了如何用AI工具将文字描述转化为游戏场景,“蟑螂骑大象”的AI生图让现场成为欢乐的海洋。
学生使用AI工具
第二天的课程更侧重“系统思维”培养,《小小关卡师》课程中,老师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程序、策划、美术三个职业的功能和分工做了详细解释,并在让孩子用引擎设计关卡时设置了很多既有意思又容易上手的功能板块,让学生建立基础的游戏关卡开发的认知和态度,体会关卡设计背后的严谨与细节;《电竞超能训练营》通过模拟实战培养简单战术制定与团队沟通能力,结合搭建“防御塔”、战术制定等强互动环节,激发学生对电竞行业的兴趣,同时建立健康游戏意识。除了系统的课程学习,实地探访环节更让理论知识落地生根,在完成课堂的深度互动后,学生们直接“深入一线”,参观盛趣游戏旗下屡获荣誉的萌芽工作室,感受最为真实游戏制作和运营现场。
电竞课程互动小游戏
深入未成年人保护 在认知重构中锚定公益教育双重价值
本次公益游学的举办,离不开世纪华通一直倡导“全员向善”的文化土壤。世纪华通集团社会责任总监王一敏和人力资源总监杨顺介绍说,《游戏是怎样炼成的》课纲的起草、修改打磨,彩排试讲并到最后的亲授课程,都由公司的资深员工作为志愿者全程参与。项目集结了程序、美术、电竞等领域的多位重量级“专家导师”,确保课程融合了最新的游戏技术趋势,课程内涉及的游戏技能(如关卡设计、创意设计、AI美术)与未来职业需求高度相关,为青少年提供早期职业启蒙,培养其数字创造力。
“深入一线”参观游戏工作室
作为世纪华通“数字驱动爱心,精准实践公益”的ESG建设实践,此次公益游学营项目以“揭秘游戏诞生”为核心,项目自启动之初便致力于通过“游戏化表达、科技化赋能、公益化落地”的三重路径,引导青少年理解游戏作为“第九艺术”的多元价值——它既是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体,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创新思维的练兵场。王一敏表示,《游戏是怎样炼成的》不是传统的“物资”帮扶,而是“能力建设”,它体现了世纪华通将游戏产业的实践经验赋能青少年成长,传递正向行业价值观。让更多公众看到游戏的多元价值,推动行业与社会达成更理性的对话。公司自2022年起与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合作“小童善治”项目,聚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而本次公益游学正是这一理念的延伸。
颁发公益活动参与证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还吸引了上海报业集团旗下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界面新闻及央视频、东方财经频道、公益时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的报道与主要推荐。世纪华通认为,从更广阔的社会视角来看,《游戏是怎样炼成的》项目的创新发起,呼应了三大社会命题:一是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提升需求。随着数字技术渗透日常生活,如何引导青少年理性看待游戏、合理使用数字工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二是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的迫切性。游戏作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载体,成为传统文化“破圈”的重要路径;三是体现了游戏行业倍感自豪的社会认同。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游戏从业者多年“游戏+”实践的积累,以及游戏对前沿技术发展的关键助推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全社会对游戏产业的认知已超越单纯的娱乐情绪价值,这也赋予了“游戏人”与建设数字社会更深层次的“双向奔赴”意义。
来源:同花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