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阳泉市委组织部、共青团阳泉市委、阳泉市总工会、阳泉市教育局、阳泉市民政局积极探索实施公益性暑假托管服务,有效落实“双减”工作,破解暑期“看护难”问题,在阳泉市开展“青伴童行 成长一夏”暑假公益托管志愿服务——
阳泉市委组织部、共青团阳泉市委、阳泉市总工会、阳泉市教育局、阳泉市民政局积极探索实施公益性暑假托管服务,有效落实“双减”工作,破解暑期“看护难”问题,在阳泉市开展“青伴童行 成长一夏”暑假公益托管志愿服务——
托住底管出彩 趣学乐玩度夏
暑期来临,学生开启假期模式,对城市“双职工”家庭来说,面临孩子假期“无人管、没地去”的现实难题,如何在假期让“看护难”不再成为家庭的烦恼?如何让青少年将假期过得有滋有味?
阳泉市委组织部、共青团阳泉市委、阳泉市总工会、阳泉市教育局、阳泉市民政局聚焦学生暑假托管需求,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模式,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为抓手,依托各县(区)社区(村)开设100余家暑假公益托管班,为学生提供作业辅导以及素质课程等服务,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拓展兴趣爱好、挖掘自我潜能。
主动领题 顺应家长需求
“暑假托管班真是为我们解决了大难题。”7月7日,将孩子送到高新区大连街管理服务中心盛世新城社区托管的家长杨敏感慨道,“以前每次暑期,留孩子一个人在家里,没人照顾,学习不自觉;送回爷爷奶奶家,老人管不住,孩子也觉得不好玩。”
今年暑假,杨敏面对的难题有了解决之道。盛世新城社区开设了暑假托管班,邀请专业的老师来给孩子们开兴趣班、辅导作业。在这里,孩子们既能安心学习,又能发展兴趣爱好,暑期生活充实而有意义,让家长倍感放心。
开班首日,“国潮故事会”就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老师从仓颉造字的传说讲起,循着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脉络,生动解读“一横一竖皆风骨,一撇一捺写乾坤”的汉字魅力。“今天知道了仓颉造字的故事,我也要像他一样,遇到困难不退缩。”托管班学生杨悦含说。
“社区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除了辅导作业,还开设国学课堂、红色教育等特色课程,全面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盛世新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任瑞萍说,“目前每天分上下午2个班,托管服务精准契合家长和孩子的需求,得到了积极反馈,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矿区沙坪街道中沙坪社区托管班采取“社区+专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的服务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建立“家长需求清单”,精心打造了“学趣融合”课程体系,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全面发展、快乐成长。
中沙坪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孙海霞介绍:“我们开设了诗词曲讲座、新概念英语、口才等课程,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快乐。目前已为辖区50多个矿工家庭解决了暑期孩子看护、作业辅导等难题。”
办好暑假托管这项民生工程,是对“双减”政策的持续落实,让孩子们的暑期远离过度培训的负担,也让家长不再焦虑,不必再为孩子“扎堆”报辅导班、培优班而费心,真正让“双减”在暑期不降温、不断档。
精准破题 提升学生素养
为家长解决孩子的看护难题,是暑假托管的题中之义。而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还须在暑托内容上“做文章”,方能有效地助力“双减”行稳致远。
郊区荫营镇三泉村暑假公益托管班以“非遗传承+体魄锻炼”为特色,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教孩子们学“迓鼓”,让孩子们感受非遗文化魅力;开设珐华器制作体验课,让陶瓷艺术触手可及;少年篮球队则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强健体魄,20余名青少年在此收获成长。
城区上站街道公益托管班实现社区全覆盖,通过“按需搭对—时长适配—人才契合—动态课表”的科学管理模式,将志愿者的职业特长、兴趣爱好与家长及青少年的需求深度融合。托管班开设科学实验、作业辅导、文体活动、手工制作、红色教育等多元课程,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不仅学到了气象科学知识,增强了法治意识,还学习感受了优秀文化。目前,该托管服务辖区家长满意度高达98%。
“托管班让我的学习生活更加规律。”暑假托管班学生张雨杰说,“在家遇到问题只能用手机查,在托管班可以向老师请教,还能和同学讨论,这种学习氛围是家里没有的。”
平定县西城南关社区暑假托管班招募8名大学生志愿者,开设为期一个月的志愿服务小课堂,共覆盖辖区80余名青少年,授课内容主要围绕“安全看护+兴趣拓展+学业辅助”等。开展志愿服务时,大学生志愿者们耐心答疑,同孩子们玩拼图、创意沙具,在趣味互动中度过欢乐的暑假时光,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
“公益托管,‘托’的不仅是孩子,更是一个个家庭的安心。”南关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周雅琴说,“我们结合自身特色,精心打造‘兴趣+’暑假托管体系,延伸出丰富多彩的实践内容,希望让每个孩子都能玩得开心、学有所获。”
聚力答题 链接社会资源
暑假托管,既要托住底,亦要管出彩。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公益托管服务是基层治理与民生服务的创新窗口。阳泉市正推动其向优质化、多元化方向深耕,为青少年成长赋能。
托管班师资是否专业、课程内容是否有趣、服务管理是否到位、孩子安全能否保障——这些家长最关切的问题,正是阳泉市优化托管服务的发力点。阳泉市通过盘活公共资源、联动社会力量,公益托管服务正实现从“有”到“优”的跨越。一方面,探索“专业教师+志愿者”双轨服务模式,吸纳优秀教师、返乡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组建服务团队,同时鼓励高校、专业机构与社区(村)深度合作,参与课程研发与教学,为托管注入专业活力;另一方面,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精心设计多元融合课程,同步推进作业辅导与兴趣拓展,让孩子们既长知识,又添乐趣。
“很荣幸参与这次暑假托管志愿服务,这也是我了解社会、服务基层的宝贵实践机会,希望能用所学知识陪伴孩子们度过充实快乐的暑假。”志愿者、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学生刘展说。
“暑假托管服务中,多部门协同发力、攥指成拳,既富创新巧思,又含民生暖意,真正推动公益托管实现提质扩面。”团市委书记乔丽娜说,“我们将紧扣青少年兴趣与成长规律,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同时细化服务保障措施,从安全管理、后勤保障到家校沟通,全方位提供贴心服务。”
来源丨阳泉日报
本文来自【阳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