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大概觉得自己是全球饭局的 “掌勺大厨”,想请谁吃就请谁吃。《纽约时报》扒出的内幕够欧洲喝一壶:他跟欧洲领导人打电话时明说 “不会请任何欧洲代表”,理由就俩字 ——“信不过”。这话像一把钝刀子,慢悠悠割着欧美盟友关系的脸皮,疼得欧洲直跳脚。
国际政治的餐桌最近有点乱。特朗普突然宣布要和普京在阿拉斯加开小会,却把欧洲盟友们关在门外,气得马克龙拍着桌子喊:“欧洲必须上桌!”
这场景活像一群人凑钱组了个饭局,结果买单的被拦在餐厅外,掏钱少的倒在包厢里商量怎么分菜 —— 论离谱,还得看美国的操作。
特朗普大概觉得自己是全球饭局的 “掌勺大厨”,想请谁吃就请谁吃。《纽约时报》扒出的内幕够欧洲喝一壶:他跟欧洲领导人打电话时明说 “不会请任何欧洲代表”,理由就俩字 ——“信不过”。这话像一把钝刀子,慢悠悠割着欧美盟友关系的脸皮,疼得欧洲直跳脚。
更扎心的是,美俄官员这俩月早通过 “非公开渠道” 偷偷聊上了,从停火条件到战后安排,聊得比热恋情侣还勤。《华尔街日报》披露的聊天记录里,连乌克兰东部四州的 “归属问题” 都摆上了虚拟谈判桌,唯独没提欧洲该坐哪个位置。
马克龙这下是真急了。这位一直喊着 “欧洲战略自主” 的法国总统,2019 年就警告北约快 “脑死亡”,如今看着美俄要绕过欧洲决定欧洲的安全命运,好比发现自家门锁被换了,钥匙还在邻居手里。他对着镜头飙法语的样子堪称名场面:“欧洲必须参与!”—— 翻译过来就是 “想动我家院子,问过我没?”
欧洲六国赶紧抱团取暖。英法德意波芬加上欧盟主席冯德莱恩,连夜发联合声明强调 “任何和平安排都得保护欧洲利益”,这话听着硬气,实则像被抢了玩具的孩子在哭闹。毕竟特朗普的包厢门已经焊死,他们连扒门缝的机会都没有。
比起欧洲的愤怒,乌克兰更像被架在火上烤。泽连斯基 9 日晚上的讲话堪称 “政治太极” 典范:先说和美方 “全天候沟通”,又强调 “不是啥都能公开”,最后硬气表态 “不接受损害主权的协议”。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明眼人都看得出 —— 他怕了。
有消息说白宫正考虑请泽连斯基去阿拉斯加,但这邀请比鸿门宴还凶险。去了,等于默认美俄主导谈判,自己成了签个字的工具人;不去,怕是连最后一点话语权都没了。泽连斯基现在的处境,像极了餐馆里的活鱼 —— 厨师(美俄)商量好怎么炖,却象征性问鱼(乌克兰)“想加香菜还是葱花”。
聪明的是,泽连斯基连夜给欧洲领导人打了一圈电话。跟马克龙通话时,他特意强调 “乌克兰要掌握战争与和平的主动权”,这话翻译过来就是 “大哥们帮我一把,我不想被清蒸啊”。欧洲也顺水推舟,六国联合声明里特意加了句 “支持乌克兰主导和平进程”,算是给泽连斯基递了块遮羞布。
但遮羞布挡不住现实。乌克兰的武器弹药 70% 靠欧洲供应,经济援助更是多半来自欧盟。现在美俄要私下结账,泽连斯基就算想掀桌子,手里也没家伙什。有乌克兰议员吐槽:“我们就像棋盘上的卒子,拱到哪全看棋手心情。”
被踢出局的欧洲没坐以待毙。英法德意波芬六国加欧盟委员会,9 日甩出个 “志愿联盟” 的新玩法 —— 不通过欧盟繁琐程序,自己组队给乌克兰送武器、发红包。这操作相当于被拒之门外后,在餐厅隔壁开了家大排档,对着主桌喊:“你们吃你们的,我们这儿更热闹!”
这个 “志愿联盟” 确实够灵活。德国立马宣布追加 10 亿欧元军援,法国打包了一批凯撒自行火炮,英国干脆派军事顾问常驻基辅。最绝的是波兰,直接把本国的米格 - 29 战斗机拉到了乌克兰边境,明摆着跟美俄叫板:“你们谈你们的,战场我们说了算。”
欧洲这是吃准了特朗普的软肋 —— 他急着拿 “结束战争” 当政绩,却没精力同时应对战场和盟友的双重压力。就像请客的主人发现客人另开了桌,要么妥协请他们过来,要么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饭局变冷清。目前看,特朗普选择硬扛,白宫发言人连 “欧洲联盟” 四个字都懒得提,活像赌气的小孩。
更妙的是,欧洲还在北极问题上给俄罗斯使绊子。普京本想借阿拉斯加会谈打开北极合作的口子,结果欧洲突然宣布加强北极军事存在,芬兰直接把海岸警卫队的巡逻艇开到了巴伦支海。这招釜底抽薪够狠 —— 你想在乌克兰问题上占我便宜,我就在你看重的北极添堵。
特朗普选阿拉斯加当会场,心机深到能养鱼。这地儿 1867 年从俄罗斯手里买的,现在成了美俄 “平等谈判” 的象征,就像拿前任送的礼物当约会地点,尴尬又充满暗示。更阴的是,阿拉斯加离欧洲十万八千里,等于物理隔绝了欧洲的声音。
特朗普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2024 大选时他吹过牛,说当选后 “24 小时结束战争”,现在大半年过去,战线没动多少,急得像没完成作业的学生。阿拉斯加会谈就是他的 “补交作业”—— 哪怕谈不出啥,至少能拍张合影骗骗选民。
普京也不傻。派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说 “阿拉斯加合理,俄美是邻居”,这话听着客气,实则在暗示 “北极合作可以换乌克兰让步”。俄罗斯最近在北极部署了新的防空系统,摆明了想拿这当筹码。对普京而言,只要能打破西方制裁,哪怕暂时放放乌克兰,也不亏。
但这俩人都没算到欧洲的反弹。法国《世界报》说得透彻:“美国想当裁判,俄罗斯想当对手,欧洲却连观众席都快没了 —— 但别忘了,球场是欧洲的。” 确实,乌克兰离美国十万八千里,离欧洲却近在咫尺,真要谈出个损害欧洲安全的协议,第一个不答应的就是波兰、芬兰这些邻国。
现在国际舞台上摆着三张桌子:
第一张是阿拉斯加的 “美俄私会桌”,俩大佬窃窃私语,盘算着怎么分乌克兰这块蛋糕;
第二张是欧洲的 “志愿联盟桌”,英法德带头,边给乌克兰递刀叉,边瞪着第一张桌;
第三张是基辅的 “乌克兰求生桌”,泽连斯基握着刀叉却不敢下嘴,怕被当成 “餐桌上的肉”。
这三张桌子的角力,才是未来局势的关键。特朗普想靠阿拉斯加会谈拿政绩,却可能得罪欧洲盟友;普京想借谈判破局,却得防着欧洲在北极捣乱;马克龙想撑起 “欧洲自主” 的牌子,却绕不开欧盟内部的分歧 —— 比如匈牙利就公开反对 “志愿联盟”,说这是 “加剧对抗”。
最有意思的是民间反应。欧洲街头开始出现 “别让美国卖了我们” 的抗议标语,美国网友则在吵 “凭啥拿纳税人的钱帮欧洲打仗”,乌克兰老百姓更直接,在基辅广场摆了张空桌子,上面写着 “我们的位置在哪?”
说到底,国际政治这桌饭,从来不是谁嗓门大谁说了算。特朗普以为能像开房地产公司那样说了算,却忘了欧洲不是他手下的项目经理;马克龙喊着 “必须上桌”,但手里的碗筷还得靠自己挣;泽连斯基最明白,想不被当成菜,就得自己拿起刀叉 —— 哪怕刀是别人给的。
阿拉斯加的会谈还没开始,但胜负手已初现。当美国把盟友关在门外时,其实已经输掉了人心;当欧洲自己开桌时,或许才真正迈出了 “战略自主” 的第一步。
这场闹剧最后会怎么收场?估计连特朗普和普京自己都猜不准 —— 毕竟,谁也没法保证,自己开的饭局,最后不会被别人买单。
美俄峰会让欧洲急了,马克龙:我们要上桌2025-08-10 ·直新闻
“欧洲必须上桌”,俄美元首会晤在即,欧乌美在英国协调立场,欧洲6国与欧委会联合发声!2025-08-10 ·每日经济新闻
“欧洲必须上桌” 俄美元首会晤在即 欧乌美在英国协调立场2025-08-10 ·央广网
来源:高等教育文摘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