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瑞 ‖ 费县石井出了个晚清政治思想家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1 06:02 4

摘要:王榘出身书香门第,兄弟三人,排行第三。其父王清梅为清举人,卓有孝行,县志有传。榘自幼读书,20多岁时因石井一带被幅军占领,曾举家南迁邳县,历经颠沛,仍坚持读书。回县后于清同治十一年考取县庠第五名。光绪二年,考取费县一等一名,补为廪生。其后参加乡试,屡次不中,遂

费县石井出了个晚清政治思想家

文/王有瑞

王榘(1832—1905),字方亭,号晓塘,道号了翁。石井乡石井村人,晚清政治思想家。

王榘出身书香门第,兄弟三人,排行第三。其父王清梅为清举人,卓有孝行,县志有传。榘自幼读书,20多岁时因石井一带被幅军占领,曾举家南迁邳县,历经颠沛,仍坚持读书。回县后于清同治十一年考取县庠第五名。光绪二年,考取费县一等一名,补为廪生。其后参加乡试,屡次不中,遂在高桥、梁邱一带教书,终生困于草庐,郁郁不得其志。但书法硬润,文笔优秀,成为西南乡名士。

王榘秉性直爽,处世豁达,虽然家庭富有田产,但对“为富不仁”的社会现象十分不满。他在《王氏家谱》中记道:“试观同治中兴之后,迄今(指1902年)四十余年,世风之变,不堪详言,其原由于君上之权下移于臣,朝廷之上,只争银钱,不讲仁义,故财贿肆行,货赂当先……其最难言者,乡中绅董一班耳!藉一巾之荣,膺练长之职,拜会官长,交通衙役,恃此遏诈乡邻,欺骗钱财,贪赃图贿,置买田产,蓄养厮仆,出则相随,名曰‘小队子’,好衣肥马,得意扬扬……乡里莫不切齿,恶之甚于蛇蝎!”王榘对反动统治者的不满,表现了他当时忧国忧民的思想。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他指不出当时的出路是什么,所以他陷入苦闷,预感“大难难免”,警告那些不惜一切手段“积富聚敛”的人,到头来不过猫咬尿泡一场空。

王榘的思想充满了“富贵易失,灾祸易至”的幻灭感。他临死之前,别出心裁为自己写了一段碑铭,勒石完毕,嘱家人将来立在自己的坟前。乡里邻人一时传之为怪。王榘无子,只有3个女儿,他死后葬于安乐窝村北王氏林茔,坟前立“都了翁”碑,其文如下:

了翁者,自号也。胡自号?闻秋蝉都了之音有悟也。曰:呜呼!天地之大,万物之繁,人类之众,何一而不都了也哉!惜乎既知都了而仍为不了之事、存不了之心耳!古今劳劳之人,碌碌之辈,固有君亲之事既了,而子孙之谋转无了局者;亦有声色之念可了,而货利之心终无了期者,究之,终归都了也,翁适悟及此焉。

初,翁之幼也,亦尝为不了之事,存不了之心者。涉猎经史,志功名也;游历湖山,求富贵也;娇妻美妾,怀燕昵也;高冠博带,竞豪华也,颠倒迷惑于斯途中者,历六十年。洎晚节遭世变,天子播迁,百官逃窜,翁于是热心冰焉。遁迹山林,纵怀诗酒,功名之心都了矣,富贵之心都了矣。且迥忆生平,科第未登,为臣之心已都了;父母终养,为子之事亦都了;诸兄诸姊俱归茔兆,为弟之事又都了;红颜埋尽,白发乏嗣,妻子之事无不都了,此其自号了翁也。

后人览此,莫笑翁之狂也,勿厌翁之迂也。倘有悟翁之悟而更深其悟,将万念都了。可熄无限奔〖竟竟〗风,可立无限高超品,可消无限懊恼意,可阔无限旷达怀,亦大有功于名教者也。狂焉,迂焉,云乎哉?翁名榘,字方亭,春圃先生之季子。现时古稀,尚未了。迨百千年后,不惟翁之身了,名了,即封亦了,树亦了,碑铭亦了,一同秋蝉为都了。铭曰:

王氏翁,悟大道。非佛仙,不庄老。

阅古今,迹多少。亿万类,终都了。

来源:鲁南乡村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