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别太节省,常吃3种高蛋白菜,增强免疫力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1 06:29 6

摘要:有人一觉起来声音沙哑,有人早晚咳嗽停不下来,还有人刚把空调关了,转头就被感冒击倒。不少人以为立秋后天气凉快,饮食可以随便点,但正是免疫力最容易掉链子的当口。

一过农历六月底,很多人早晚出门就感觉了一丝凉意。天虽还热,但那股子“秋燥”的干劲儿,已经悄悄爬上了嗓子眼儿。

有人一觉起来声音沙哑,有人早晚咳嗽停不下来,还有人刚把空调关了,转头就被感冒击倒。不少人以为立秋后天气凉快,饮食可以随便点,但正是免疫力最容易掉链子的当口。

这时候若不注意吃点“底子厚”的食物,身体就像打了败仗的兵,稍有风吹草动,就出毛病。

很多家庭一到换季就开始“节省模式”:青菜清水煮,肉蛋少得可怜,想着“热天少补,凉了再说”。可偏偏这个时候,身体最需要“真材实料”的营养支撑。立秋后的饮食,不能光图清淡,更不能一味省,那是拿抵抗力开玩笑。

过去有句话说得好:“秋不贴膘,冬里哭着瞧。”现在人不比从前缺吃少穿,但现代人面临的免疫负担一点不轻,熬夜多、压力大、外卖频繁,脾胃早就不像以前那样能抗能扛。

说件真实的事:前段时间门诊来了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咽喉疼了十来天,硬扛着不吃药,想着自己年轻、抗得住。结果一查,扁桃体化脓、白细胞飙升,住院一周。追问饮食,几乎不吃蛋白质,一日三餐青菜稀饭,理由是“清淡养生”。可他不知道,病毒最怕的不是稀饭,是免疫力,而免疫力的底子,就藏在每一口优质蛋白里。

说到底蛋白质才是“修复大将军”,没它,身体就像没修理工的机器,哪里坏了只能硬撑。

有研究发现,摄入优质蛋白不足,会使免疫细胞活性下降,抗体合成减少,感染风险明显升高。尤其是换季时节,病毒细菌活跃,空气干燥,人的防线若松动,就容易“破口”。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明确指出:成年人每天需摄入55到65克优质蛋白,老年人更应提高到70克以上。

问题是,很多人嘴上说着要健康,锅里却总是青菜豆腐汤。高蛋白食物,不一定非得是大鱼大肉,白菜家常里也藏着宝。

像是鸡蛋,很多人吃了一辈子,却没真正了解它的“战斗力”。一个鸡蛋大概含有7克优质蛋白,吸收率高达98%以上,被称为“人体最接近完美的蛋白质”。鸡蛋中的卵磷脂和胆碱还能保护大脑、修复细胞膜,对提高免疫力简直是“多面手”。

可有意思的是,还是有不少人“怕胆固醇”,一天只敢吃半个蛋。正常人每天吃1到2个鸡蛋,完全没问题。中国营养学会早就表态:鸡蛋的胆固醇不会显著升高血脂,相反,摄入不足还会影响激素合成、免疫细胞生成。

再说豆腐,这个看似“素”的食物,蛋白质含量其实相当可观。每100克北豆腐含蛋白质约15克,而且大豆蛋白属于植物界的优质蛋白,容易吸收,还能帮助降低胆固醇、平衡激素。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肠胃消化能力下降,豆腐温和又营养,正适合秋天这种“养身不宜躁”的时节。

还有一个常被忽视的高蛋白“白菜”——蘑菇。别看它长在林子里,营养可不含糊。蘑菇中含有一种叫“多糖体”的物质,能激活免疫细胞,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而且蘑菇的蛋白质不算极高,但种类丰富,尤其富含赖氨酸和苏氨酸,是人体合成抗体不可或缺的氨基酸。

鸡蛋、豆腐、蘑菇,看似平凡,却是立秋后餐桌上最该出场的“免疫三宝”。它们价格亲民,烹饪简单,老少皆宜,能养胃护脾,还能为免疫系统打下坚实基础。

门诊里常见秋后“倒下”的人,很多都不是因为病毒太强,而是身体太弱。曾有个年轻姑娘,立秋后天天吃水果当饭,觉得“清清肠胃”。结果三天后腹泻不止,体力透支,连带月经都紊乱。医生一查,蛋白摄入不足、维生素缺乏。她不是生病,是被“节省”拖垮了身体。

这类误区其实特别普遍。很多人一到秋天就开始“收口”,少油、少盐、少蛋白,结果补了个寂寞。其实身体就像个“工地”,免疫系统要修路、造桥、修补细胞墙,每天都要“进料”,没有足够的蛋白质,怎么建得起来?

更别说中老年人,体内肌肉自然流失,蛋白质需求反而更高。有研究显示,60岁以上人群中,有超过三成存在蛋白摄入不足的问题,直接导致肌无力、跌倒风险增加、感染频率升高。

曾有个老爷子,每年换季就肺炎住院,家属一度以为是“年纪大,抵抗力差”导致的。后来仔细调查饮食,才发现他几乎不吃肉蛋,只喝稀饭配咸菜。医生建议加鸡蛋、豆腐、瘦肉,半年内体质明显改善,感冒都少了。

身体不是省出来的,是吃出来的。尤其是进入立秋,天气开始干燥、昼夜温差大,正是提高免疫力的关键期。别再用“节省”来做借口,把该吃的营养省掉了,到头来花更多的钱去治病,才真是得不偿失。

有些人可能担心,天天吃蛋白质会不会“上火”或“太补”?关键不是多不多,而是搭不搭。鸡蛋配番茄、豆腐炖蘑菇、菌菇炒鸡蛋,这类组合营养均衡,而且性味温和,既能滋阴润燥,又不会增加肠胃负担。

更重要的是这些“高蛋白菜”都能为身体提供全面的氨基酸组合,既补充能量,又增强免疫力,是秋季养生的黄金搭配。

想要秋冬少生病,关键不是穿得多,而是吃得对。尤其是中老年人、学生、常加班的职场人,这三类人群免疫力最容易“掉链子”,更要注重优质蛋白的摄入。

说到底健康不是一口气吃出来的,是一顿顿吃出来的。每一口高蛋白的食物,都是在为身体“打地基”,吃得对了,免疫系统自然不掉队。

立秋之后,不妨给餐桌加点“硬货”。不一定要大鱼大肉,只要把鸡蛋、豆腐、蘑菇这些“免疫三宝”安排得当,就能让身体在换季之中更稳、更强、更有底气。

别再让“节省”成为不吃的借口,也别等身体出问题才想起来补救。一口蛋白,胜过千句叮咛。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2]郑瑾, 罗云波. 鸡蛋营养价值与食用安全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4, 15(3): 1123-1129.

[3]王莉, 李淑媛, 黄小明. 豆制品摄入与老年人免疫力关系的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 2023, 39(5): 687-690.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来源:健康人生致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