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不掉的病毒正在“唤醒”癌细胞,但幸亏有这两种疫苗(或许)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0 21:25 3

摘要:他们在上述病毒和相关疾病面前,往往面对着较高甚至数倍于健康成年人的死亡率。事实上,在每年的流感季节和新冠大流行中都得到了印证。

摘要

l癌症幸存者遭遇流感和新冠感染将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

l最新研究表明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能够唤醒乳腺癌细胞

l相关机制的核心在于一种名为IL-6的炎性因子

l接受癌症幸存者应考虑接种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

l我国不仅没有相关指南且接受癌症幸存者难以接种疫苗

他们在上述病毒和相关疾病面前,往往面对着较高甚至数倍于健康成年人的死亡率。事实上,在每年的流感季节和新冠大流行中都得到了印证。

数据显示,癌症幸存者因流感或新冠感染所致的相关并发症(肺炎、呼吸衰竭等)死亡风险将会大大增加,甚至对于一些特定群体或特定时间内能高出数倍之多!

癌症幸存者相比非癌症对照人群在流感住院或死亡方面的相对风险,图源:10.1016/j.eclinm.2020.100656

呼吸道病毒感染(如流感、新冠)可能唤醒体内“沉睡”的癌细胞,促发转移和复发。

图源:nature网站截图

这项结果,来自于科学家用了三种不同的小鼠模型感染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后对癌症进展的观察:

3种模型概况,图源:自制表格

科学家们首先在MMTV-Her2模型(乳腺癌HER2转基因小鼠)发现了令人惊讶的结果(我们以流感病毒为例):

1.在MMTV-Her2 模型感染流感病毒后:

(1)流感病毒能够产生肺部局部炎症,导致产生大量白细胞介素-6(IL-6),并触发DCC播散性癌细胞(DCCs)从休眠走向增殖;

(2)感染后第60天(2个月)甚至第270天(9个月),说明病毒诱导的癌细胞“唤醒”是持久的

2.MMTV-PyM模型中,小鼠的肺部出现更多微转移灶(micrometastases)。

3.EO771模型中,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明显过度表达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细胞扩增和转移。

IL-6 促使休眠的 DCCs(脱落癌细胞)被激活并进入增殖状态,图源:论文原文

新冠病毒感染小鼠模型后,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即新冠病毒同样“叫停”了癌细胞的休眠状态,并能够在两周内就形成转移灶

而在IL-6缺失小鼠中,即使感染了流感病毒,肺部HER2+细胞数量无显著增加。

也就是说,这项研究不仅证明了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不仅能够促进癌细胞激活和转移,还进一步发现IL-6是在感染病毒后“唤醒”癌细胞的关键因子

在国内,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引发的感染被很多人描述为“感冒”。

但事实上,这两种病毒对于一般健康成年人来说风险相对较低,但对于癌症幸存者而言可能就是促使癌细胞再次“苏醒”甚至“迁移”的“隐形推手”

然而,癌症幸存者在国内如果想接种疫苗,却面临着3个非常无奈的事实:

1.指南空白:我国缺少针对癌症患者或癌症幸存者的疫苗接种指南,因此没有为他们接种疫苗的高级别指导意见;

2.免疫欠缺:中国由于认知和服务等原因导致流感疫苗接种率长期低于4%,而新冠疫苗在大流行后由于其尴尬地位已经无限接近于“隐身”,“免疫屏障”、“群体免疫”根本无从谈起;

3.难以自保:基层接种人员即便从专业角度应该为癌症幸存者提供疫苗接种服务,但一旦出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将面临严重且长期的纠纷。

然而,无论流感疫苗还是新冠疫苗,在长期或大量应用后,已经为癌症患者累计多项安全性证据,不仅能够用于癌症幸存者,也可以为正在接受癌症治疗的患者进行接种——即便是伴随着高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患者都可以安全接种。

接受ICI治疗者相关研究,图源:ASCO

当然,即便有理论支持,也需要通过建立指南和更新诊疗方案提升疫苗供应与服务触达推动医患两端甚至家属的认知、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信心,才能共同建立双重防线,降低癌症幸存者的疾病风险,并远离很多智商税。

要知道,病毒不挑人,而且无效的防治手段会筛选很多人。

距离北半球流感活跃期还有一段时间,希望大家为自己、为家人、为那些“被忽略的高风险群体”,一起呼吁更多适龄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让“沉睡”中的癌细胞醒来的少一点

如果刚才忘记点了,可以来我的公众号搜索。

=丸=

免责声明:本文为个人兴趣创作,仅为让更多普通人对疫苗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内容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单位、机构,未接受任何形式赞助,所有配图均来自网络公开平台,如果内容有误,大家多做自我批评(不是)。

来源:卤煮疫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