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登上车厢,一股热浪迎面袭来,郭亮的额头上瞬间冒出细密的汗珠。走进不足2平方米的播音室,师徒二人接上蓄电池电源,开始紧张的作业,广播机测试、话筒灵敏度测试、音频线路检查……作业空间狭小憋闷,但没有影响他们的工作节奏,每一个检修流程都严谨细致。
8月3日14时,太原通信段太原南通信车间太原广播工区工长郭亮刚完成一趟列车的检修任务,又招呼起徒弟辛莉:“抓紧时间,下一趟车马上进库!”
列车广播设备在客运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急救寻医、找人找物等突发情况下,小小的喇叭往往作用巨大。
刚登上车厢,一股热浪迎面袭来,郭亮的额头上瞬间冒出细密的汗珠。走进不足2平方米的播音室,师徒二人接上蓄电池电源,开始紧张的作业,广播机测试、话筒灵敏度测试、音频线路检查……作业空间狭小憋闷,但没有影响他们的工作节奏,每一个检修流程都严谨细致。
“开机测试前,务必先用万用表测一下配电箱电压,如果电压过大,开机瞬间设备就会被烧坏。”郭亮边干活边叮嘱徒弟。短短3个月,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辛莉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现在能够从容应对常见的设备故障,还能协助完成一些复杂的检修工作。
完成播音室设备调试后,他们逐节车厢检查广播系统。“行李架上的这个喇叭没声。”话音刚落,郭亮娴熟地爬上行李架,半个身子窝在行李架和顶棚之间,小心地将喇叭外罩拆开。“变压器烧坏了。”他接过徒弟递来的备用零件,拆卸、测试、更换。
更换完毕后,悠扬的音乐从喇叭里传来,师徒二人松了一口气。郭亮擦了擦汗,背起工具包,带着徒弟奔向下一趟列车。
来源:太原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