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经历过风雨就会明白,很多人的真心经不起考验,不是谁都愿意陪你风雨同舟。
永远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
为什么?
没遇到事儿的时候,大家可能相安无事,甚至称兄道弟。
可经历过风雨就会明白,很多人的真心经不起考验,不是谁都愿意陪你风雨同舟。
人心复杂,世事无常。
作家刘震云也说过:
“世界上有3件事最愚蠢,一是把钱借出去,等别人主动还;二是闷头做事,等老板主动提拔;三是使劲对别人好,坐等对方感恩戴德。”
一味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难免会让自己受伤沮丧。
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心态放平,减少期待。
如此,才是人生最大的清醒。
1、把钱借出去,等别人主动还?
不过是高估了情谊
古人常说:“亲兄弟,明算账。”
可现实里总有人觉得,谈钱伤感情,不如凭着信任先把钱递出去。
却忘了,不是所有真心都能换来真心,不是所有承诺都能如期兑现。
民国作家鲁迅曾在日记里多次记下借钱的事。
有位叫“子佩”的朋友向他借了50元,说好周转几日便还。
鲁迅想着朋友急用,没写借条就把钱给了对方。
可过了大半年,子佩绝口不提还钱的事。
鲁迅家境并不宽裕,几番犹豫后还是主动开口催促,对方才不情不愿地还了钱,之后却与他断了往来。
后来鲁迅在信里感叹:
“钱这个东西,借出去往往不是生利,而是生怨。”
生活中,多少关系毁于“借钱”二字?
你念着情分把积蓄借出,他却抱着不催就不还的心思拖延;
你想着对方会主动体谅,他却觉得你小气、计较。
不是所有人都懂“有借有还”的道理,也不是所有情谊都经得住金钱的考验。
三毛也曾说:
“世界上的喜剧不需要金钱就能产生,世界上的悲剧大半和金钱脱不了关系。”
因此,借钱时不妨清醒一点。
写下借条不是不信任,而是给双方留一份体面;
适时提醒不是催债,而是守住自己的底线。
别让不好意思,变成日后的追悔莫及。
2、闷头做事,等老板主动提拔?
不过是高估了“被看见”
《菜根谭》里说:
“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可职场中,总有人信奉“是金子总会发光”,埋头苦干却从不主动展现,等着老板“慧眼识珠”。
却不知,职场从来不是“默默付出就有回报”的童话世界。
朋友小林在公司做设计,每次项目都熬夜改方案,作品质量远超同事。
可三年过去,比他晚来的新人都升了职,他还是原地踏步。
直到一次部门聚餐,他才从领导口中得知:
“你做的方案确实不错,但每次都直接交上来,我还以为是团队合作的成果,没想到你才是主力。”
小林这才明白,职场里做了和被看见做了,从来是两回事。
老板要管的事太多,不会时时刻刻盯着每个人的付出;
同事各有分工,也不会特意为你的努力“传话”。
你以为只要默默努力,是金子总会发光,殊不知在别人眼里你根本什么都不是。
早就有人说过:
“机会从来留给有准备的人,更留给懂得抓住机会的人。”
梦想,要靠自己成全;
人生,要凭自己圆满。
与其被动听命,浑浑噩噩浪费自己的时间,不如学会主动作为,积极争取每一件事,适当展示自己的价值。
如此,人生才会直挂云帆济沧海!
3、使劲对别人好,坐等对方感恩?
不过是高估了人心
看过一个故事:
有位老人每天给楼下的乞丐10元钱,乞丐每次都鞠躬道谢。
后来老人结婚生子,经济紧张,便把每天10元减成5元。
乞丐见了却怒道:“你怎么能拿我的钱去养你的家人?”
老人愣住了——
他从未想过,自己多年的善意,竟成了对方的“应得之物”。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你总帮同事带早餐,某天忘了带,对方就满脸不悦;
你总替朋友扛事,某天拒绝一次,对方就说你不够意思。
不是你的好不够真,而是你的好太满,让对方忘了感恩。
王阳明曾说:
“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
对人好,要留三分余地。
别把对方的需求当成自己的责任,别让自己的付出变成别人的负担。
毕竟,真正的情谊从来是双向奔赴,不是单方面的牺牲。
你给得越多,对方越容易觉得理所当然。
《增广贤文》里说: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这世间最复杂的是人心,最无常的是关系。
不是所有借钱的人都懂诚信,不是所有努力都能被看见,不是所有付出都能换来感恩。
真正成熟的人,都不会对世界抱有太大期待,而是——
借钱时守住底线,
做事时懂得展现,
对人好时留有余地。
不高估任何关系,不低估人性的复杂,才能在这世间活得更从容。
来源:闻心品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