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患者是典型的小病拖成大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叶红坚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高血压和肾脏的关系就像相互作用的破坏者,长期高血压会让肾小球毛细血管网持续承受高压,最终失去正常滤过功能,进展为尿毒症。
“才9个月,怎么就变成尿毒症了?”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诊室里,25岁的刘磊(化名)望着诊断书上“尿毒症期”四个大字,眼神瞬间空洞。
“患者是典型的小病拖成大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叶红坚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高血压和肾脏的关系就像相互作用的破坏者,长期高血压会让肾小球毛细血管网持续承受高压,最终失去正常滤过功能,进展为尿毒症。
作为自由职业者,刘磊不用朝九晚五,昼夜颠倒是他的日常,凌晨3点还在打游戏,中午12点才从床上爬起来,外卖软件里的订单记录显示,炸鸡、烧烤……一周难得吃一次新鲜蔬菜。
“患者在去年年底,因突然剧烈头晕被送到医院,血压达210/120毫米汞柱(正常血压应低于120/80毫米汞柱),尿常规显示尿蛋白阳性,血肌酐已达195微摩尔/升(正常范围约53~115微摩尔/升)。”叶红坚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回忆道,当时建议他必须立刻吃降压药,控制血压是保住肾脏的关键,但患者觉得自己年轻扛得住,依旧熬夜打游戏、顿顿外卖不忌口,仅仅9个月后,当他再次来就诊时,检查结果显示,血肌酐飙升至1058微摩尔/升,肾功能丧失90%以上,确诊为尿毒症。
为什么“控制血压就是护肾”?
叶红坚解释,健康的肾脏能调节体内水钠平衡,一旦功能下降,水钠排出受阻,就会导致血容量增加,升高血压。反过来,高血压会损伤肾脏,肾衰竭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肾脏的代偿能力很强,早期损伤往往没有症状,年轻人要早发现、早干预,才能避免肾脏功能在不知不觉中走向衰竭。”叶红坚建议,预防肾损伤,要从四方面入手。一是定期监测血压,建议18岁以上人群每年测一次血压,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者应每3个月测一次,发现血压升高及时就医。二是调整作息时间,尽量23点前入睡,保证7~8小时睡眠,让肾脏有修复时间。三是改善饮食习惯,少点外卖,尽量自己做饭,控制油盐糖摄入量,多吃新鲜蔬果和优质蛋白。四是定期进行肾脏检查,每年做一次尿常规和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检查,及早发现肾病隐患。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