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他动力Vbot:重塑机器狗“生命力”,丢掉遥控器后的智能陪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9 19:37 1

摘要:在北京亦庄的世界机器人大会A区,一只昵称为“大头”的智能伴随机器人Vbot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这只四足机器人在人群中自由穿梭,时而跟随展区人员,时而挤进人群卖萌,吸引了不少观众的注意。这是维他动力(Vbot)继WAIC后再次将自家的智能机器人带到真实人流中进

在北京亦庄的世界机器人大会A区,一只昵称为“大头”的智能伴随机器人Vbot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这只四足机器人在人群中自由穿梭,时而跟随展区人员,时而挤进人群卖萌,吸引了不少观众的注意。这是维他动力(Vbot)继WAIC后再次将自家的智能机器人带到真实人流中进行展示。

维他动力是一家成立仅半年的公司,却已经带着3亿元的融资和一支由60多位工程师与设计师组成的跨界团队,试图重新定义家用机器人的存在方式。他们的答案就是这款名为Vbot的智能伴随机器人。联合创始人赵哲伦表示,他们希望用工程科学的思维控制精度,同时用艺术的思维为机器人注入灵魂。

“大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机器狗,它没有那种工业气息和机械感,而是采用了圆润的外观,充满了亲和力。它的定位是智能伴随机器人,可以作为家庭的小跟班、小跟拍和小跟护。赵哲伦描述说,它可以跟随家庭成员出行,帮忙拿包;利用AI能力,成为比家人更懂抓拍时机的摄影师;甚至可以在家人忙碌时,照看老人和孩子。

那么,为什么是现在推出这样的四足机器人呢?维他动力创始人余轶南认为,过去的产品之所以没有成功走进家庭,主要是因为价值交付、成本以及售后维护等方面的问题。而现在,随着智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算力芯片、控制器和电机的成本大幅降低,品质也得到了提升,这为机器人的制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设计上,维他动力也力求跳出传统机器人的窠臼。他们希望Vbot既具备强大的运动能力,又能在外观上保持友善和可爱,不会让人觉得是个玩具。为此,团队引入了迪特-拉姆斯式简约设计,并遵循“Less, but Better”的核心理念。在材料选择上,样机的腿部甚至用到了与Apple Watch同款的材料,以提升整体品质感。

在技术架构上,Vbot也采用了全新的设计。它摒弃了传统的路径,通过对算力的理解和应用,实现了更高效的结果。Vbot采用了拟人的可运动双目摄像头设计,大幅提升了视野范围。这种设计不仅降低了对传感器数量的依赖和硬件成本,还带来了更高的算力密度,使其在端侧能够运行更大规模、更复杂的AI模型。

Vbot还配备了机器人专用的360°激光雷达,确保在全场景下都具备可靠的避障能力。它的双系统设计使其能够高效处理感知、决策、规划、动作以及显示、语音、光效与通信等任务。这种高度集成的中央计算架构也带来了节省空间的优势,使得Vbot的电池容量达到了600Wh以上,较行业上限提升了38%。

除了强大的感知和运动能力外,Vbot还注重交互体验。团队为它设计了一套全新的Agent架构,抛开了遥控器和预设的图形界面。它的核心是视觉-语言-行动(V-L-A)模型,统一了“看懂-听懂-做对-解释清楚”的全链路。用户输入指令后,Agent大脑会利用思维链和反思等机制来理解意图、拆解任务,并调度各种工具来完成。

为了让交互变得自然、温暖,Vbot还注重情感表达。它不仅有屏幕上的表情,还有肢体、扬声器和指示灯的协同表达。团队聘请了动画师,将迪士尼动画的十二法则融入到机器人的动作设计中,使其能够生动可信地表达情绪。Vbot还拥有“长期记忆”,能够记住家庭环境布局、家庭成员以及用户的偏好和习惯。

目前,维他动力已经完成了种子轮和天使轮融资,累计融资规模达3亿元人民币。他们计划9月启动制造工厂,10月到12月开启早鸟内测,年底正式上市。他们有一个长远的目标:5年内让机器人大规模进入家庭和办公场所;10到20年内成为全球前三的智能机器人公司。

余轶南表示,智能手机与非智能手机最大的区别是没有物理按键,无人驾驶与辅助驾驶最大的区别是没有方向盘。而Vbot正在做的,就是拿掉机器人的“遥控器”,推动其向一个更自主、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来源:ITBear科技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