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次阅读关于我们华夏的文史类读物,我都会忍不住说一句:中国太大了。太大意味着地大物博的同时,也意味着发展不均衡。
中国太大了。
每次阅读关于我们华夏的文史类读物,我都会忍不住说一句:中国太大了。太大意味着地大物博的同时,也意味着发展不均衡。
比如1980年代,很多人觉得那个年代距离帝制乃至民国那会儿,都已经几十年了。但其实,即便如此,在1980年代的一些落后地区,还是出现了不少民间人士复辟帝制的闹剧。
当然这样的文章我以前写过,但还是打算继续写。在这里,还要感谢诸位读者的捧场。
今天本文要说的是一个叫晁秀芳的农村妇女称帝做女皇的故事。
1、赤脚医生晁秀芳是山东人。
山东其实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沿海部分,包括烟台、威海、青岛这些区域。这些区域的经济条件比较发达。实际上对于山东沿海地区的企业,我还真买过一些股票:比如青岛银行、渤海轮渡这些。另一个就是内陆部分。山东的内陆部分主要是农业为主,经济方面比不得沿海地区。
晁秀芳生于1950年代的山东农村地区。那个年代的农村女子,其实大多数都是到了一定的年纪以后嫁人,然后务农。毕竟那个年代的生产力有限,所以,多数人都需要务农——其实决定历史走向的,很大程度是生产力。但很多人理解不了这一点。
晁秀芳是一个有想法的人:对于面朝黄土的生活自己很厌倦,更别说干一辈子了。所以自己得改变这一切。
那个年代,在农村,工作性价比最合适的就是赤脚医生。当然赤脚医生这个词汇可能现在很多青年人觉得陌生:在新中国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为了解决农村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相关部门培训了一些速成的医务人员,用来解决农村居民的一些日常疾病。功能差不多类似现在的诊所医生。
当然说到这有人要说了:这速成班的培养出来的,管用么?现在社区医院招聘医生,可能都要硕士了。
但是别忘了,本文说的是几十年前了。
晁秀芳就想当赤脚医生。
晁秀芳有了目标以后,积极学习医学常识。当然如果故事到此为止,那就是一个村姑励志做赤脚医生的故事。
那个时候有了医学常识以后,也可以主动申请做赤脚医生。晁秀芳通过申请审核,于是做了赤脚医生。一开始晁秀芳对这份职业兢兢业业——因为晁秀芳觉得自己有了这份工作,就不用种地了,所以格外珍惜。
其实说到这我想起身边的一些有趣事情:比如我认识一个女生,高考成绩130分(满分750),然后这女生的父亲建议女生还是别上学了,去社会打工吧。然后这女生发帖控诉她父亲是在搞“上学无用论”,剥夺了自己上学的权利,并声称自己爱上学。
当然我也相信这个女生确实爱上学。因为多在学校里混一天,就能少在社会上打一天工。
此外,在乡村,教师和医生的地位也要比其他人高一些。晁秀芳也因为在乡村当医生,而获得了尊敬。
也因为这种尊敬,让晁秀芳的心理出现了变化。
3、巫医在1990年代之前,多数老百姓对外界的了解是依靠收音机。
当然说到这有人要说了:不是报纸么?
宛如现在的人爱看短视频,不爱看图文一样,过去的人也不爱看报纸,而是喜欢收音机。毕竟音频、视频的传播力度,历来比图文高。
1980年代的一天,晁秀芳从收音机里知道了一个历史人物:武则天。
或许是日有所思的缘故,晁秀芳居然梦见自己成了武则天,做了女皇帝。
其实这个情况很好理解:我最近一边写稿,一边收听某茄app的末日小说和科幻小说。因为这些小说听多了,所以前些日子,我还真梦见世界末日降临,而有的人提前囤货,还到了地外星球躲避末世——其实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但是晁秀芳不这么理解。
晁秀芳觉得自己能从村姑当医生,必然是不平凡的。所以自己当女皇帝,也不是没可能。
所以从梦里醒来,晁秀芳打算付出行动:为自己当皇帝而奋斗。
当然从这可以理解是一个梦毁了晁秀芳。当然,我个人觉得,其实是不大正确的三观,毁了她。
1982年,晁秀芳开始向村里人暗示,自己其实是天上的公主转世,是天女。
当然晁秀芳虽然文化不高,但是还是有点营销头脑的。他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那就是掌握看病的能力。
其实从人类医学历史角度来看,最早的巫师、医生乃至部落首领,都是一体的——也就是说,如果会看病,掌握一定的医学常识,如果包装成巫术,就能让部落成员畏惧,最终实现上位。
晁秀芳未必知道这段历史,但她意识到了这个原理。所以晁秀芳开始把自己的医学技能包装成巫医模式,并且对得到医治的患者讲,是自己请来的神仙给治好的病。
当然那个年代村里人普遍文化不高,倒也不少相信了晁秀芳的说辞。
所以水到渠成的时候,晁秀芳才说自己是天女。
当然可能2025年的人觉得晁秀芳的宣传很搞笑。但是在1982年的农村,很多村民还是相信晁秀芳的:因为晁秀芳能够治病。
4、从癫狂到覆灭晁秀芳依靠医学这个硬通货,确实制造出不小的影响力——当然说到这得说一句,人生在世想要混得好,手里一定得有硬通货资本。
随着晁秀芳的势力不断做大,晁秀芳索性成立了一个叫“青华圣教”的组织,自己则以教主自居。
在发展教徒的同时,晁秀芳还培养了一些亲信。
1986年,晁秀芳宣布登基称帝,国号叫“大圣”。
晁秀芳听说武则天改名叫武曌。所以晁秀芳觉得自己也该和武则天一样,于是称帝以后,改了名字叫晁正坤。当然,为了发文方便,本文统一将其称之为晁秀芳。
晁秀芳称帝的闹剧,居然得到了周边乡民的支持,而晁秀芳听说书的声称做皇帝以后需要分封文武百官,所以晁秀芳也这样册封自己的亲信。不过,在“大圣朝廷”做官,是需要自带干粮甚至倒贴的:因为“大圣朝廷”的官员,需要自己种地谋生,还得给“女皇帝”缴纳赋税。所以,这些“大臣”还得继续当农民。
转眼间到了1988年。
晁秀芳此时距离做“皇帝”已经两年时间了。此时晁秀芳不满足于继续在农村做关门皇帝,而是打算在全国确立自己的统治。甚至晁秀芳还打算到北京的紫禁城举行登基仪式。
从此时晁秀芳的精神风貌来看,我个人觉得,晁秀芳此时已经处于一种癫狂的状态了,否则不会这么狂妄。
晁秀芳认为,想要让全国百姓支持自己当皇帝,还得扩大“青华圣教”和“大圣朝廷”的影响力。所以晁秀芳派人到全国各地散发传播“青华圣教”的资料——甚至部分信徒还去四川等地传教。
晁秀芳在农村胡搞,当时没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但是在城市发放“青华圣教”和“大圣朝廷”的宣传册,很快引起了办案部门的重视。于是相关部门通过调查,发现了晁秀芳和她的这些组织的存在。
所以相关部门对晁秀芳的组织进行了打击处理。晁秀芳等人也遭到了逮捕。
1990年,晁秀芳被执行死刑。
5、结语如今的人读到晁秀芳的故事会觉得可笑。但其实,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因为存在社会氛围作为孕育环境和土壤的缘故。
比如在1980年代,因为科学普及、现代教育的力度不大,所以,才会导致晁秀芳这样的闹剧。如今虽然农村依旧很落后,但因为传播技术的发达,民众无意中也有了法律、科学的初步意识,所以,晁秀芳这样的情况,在当下绝迹了。
来源:人文之光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