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真实社交”平台公然发文:“英特尔CEO存在严重利益冲突,必须立即辞职。这个问题没有其他解决办法。”
8月7日,社交媒体上一则消息如平地炸雷,瞬间吸引全球目光。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真实社交”平台公然发文:“英特尔CEO存在严重利益冲突,必须立即辞职。这个问题没有其他解决办法。”
此语一出,舆论哗然,英特尔公司股价当日应声下跌3.14%。
被特朗普点名的陈立武,在今年3月18日才正式走马上任英特尔CEO。
这位在半导体行业摸爬滚打40多年的华裔精英,此前任职经历丰富,在业内声名赫赫。
如今,却无端被卷入政治旋涡中心,一场围绕着他,也围绕着美国科技产业走向的风暴骤然来袭。
陈立武是马来西亚华裔,后成为美国公民,拥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核工程理学硕士学位和旧金山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还曾在2022年荣获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最高荣誉罗伯特·诺伊斯奖。
他在半导体和软件领域耕耘超20年,2009年至2021年担任楷登电子首席执行官,还曾创办华登国际基金,投资了包括中芯国际、大疆在内的众多科技企业。
放眼当下全球半导体版图,华人精英的身影格外亮眼,英伟达的黄仁勋、AMD的苏姿丰、台积电的魏哲家等,皆是行业领军人物。
他们带领企业在全球市场开疆拓土,推动着AI和半导体技术迈向新高度,以黄仁勋的英伟达为例,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一骑绝尘,为全球科技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然而,这些华人精英的斐然成就,不但没让美国政客欣喜,反而令他们心生忌惮。
美国政客们将华人领袖的成功视为“中国影响力渗透”,觉得是对美国科技霸权的威胁,全然不顾这些华人早已深度融入美国社会,多年来为美国科技发展倾尽全力的事实。
于是,针对华人精英的“猎巫”行动暗流涌动,陈立武不幸成为首个被公开“开刀”的对象。
特朗普要求陈立武辞职,导火索是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此前的一封质询信。
科顿以“国家安全”为幌子,质疑陈立武曾向中资企业投资以及楷登电子涉及的出口管制案件与其有关联。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不过是毫无根据的政治操弄,在全球化商业环境下,陈立武过往的投资行为完全符合风险投资正常逻辑。
这一政治干预,对英特尔而言犹如雪上加霜。
英特尔近年来在行业竞争中本就处境艰难,先进制程技术落后于台积电,AI芯片市场被英伟达远远甩开,在数据中心和个人电脑市场,份额也不断被AMD蚕食。
陈立武上任后,果断推出裁员、精简业务、聚焦核心等改革举措,公司正艰难爬坡、逐步向好。
此刻特朗普的介入,使得英特尔内部人心惶惶,投资者信心遭受重创,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剧增。
从美国国家层面来看,此举破坏了美国一直标榜的“自由”国家形象,总统直接插手企业人事任命,严重违背自由企业制度原则。
更严重的是,这向全球人才传递出危险信号:在美国,即便你能力超群、成就非凡,只要族裔身份被政客盯上,就可能面临无端猜忌与攻击。
长此以往,还有多少国际人才愿意赴美,为美国科技发展添砖加瓦?美国科技产业的繁荣,本就建立在全球人才汇聚之上,如今却亲手将这些人才拒之门外。
事实上,特朗普政府打压华人精英、操弄科技产业并非首次。
早在2017年12月18日,特朗普发布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定义为“修正主义国家”“战略竞争者”,拉开全方位遏制中国发展的序幕。
2019年,以“科技网络安全”为由,特朗普将华为公司及其70家附属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供货,还要求全球企业配合,否则也将面临制裁。
在电信领域,美国自2019年起不断炒作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设备“威胁美国安全”。
先是出台法案禁止中国企业在美国销售设备,2021年又通过价值19亿美元的计划,补贴通信运营商拆除中国企业设备。
如今,美国众议院还将为电信公司提供超30亿美元资金,用于移除华为和中兴制造的设备。
可结果呢?美国小型电信企业因拆除成本过高、新设备价格贵且效果差而怨声载道,农村地区通信质量下降、费用飙升,美国纳税人的钱被白白浪费。
如今,特朗普勒令英特尔CEO辞职,再次暴露其短视与偏执。
在全球科技竞争白热化、人才流动频繁的当下,美国这种以政治手段破坏商业规则、打压人才的行径,只会让美国在科技竞赛中愈发孤立,加速其科技优势的丧失。
美国曾凭借开放包容吸引全球人才,铸就科技强国地位,如今却背道而驰,亲手破坏自身发展根基。
来源:五常融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