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医学典籍中,肝脏向来被称为“沉默的器官”,这一方面是指肝脏如果出问题的话,早期症状并不明显,这导致各类肝病一经发现就往往将很快进展到肝硬化甚至肝癌,给诊疗带来很大难度。就肝癌而言,早期接受治疗和晚期接受治疗的费用和生存率可是有天壤之别的。所以普及#肝炎早筛
作者/星空下的卤煮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绿豆汤
7月28日是第十五个“世界肝炎日”,今年中国的宣传主题是“社会共治 消除肝炎”。作为深受#肝炎 侵害的大国,尽快有效控制住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已势在必行。
在医学典籍中,肝脏向来被称为“沉默的器官”,这一方面是指肝脏如果出问题的话,早期症状并不明显,这导致各类肝病一经发现就往往将很快进展到肝硬化甚至肝癌,给诊疗带来很大难度。就肝癌而言,早期接受治疗和晚期接受治疗的费用和生存率可是有天壤之别的。所以普及#肝炎早筛 不仅能降低肝脏相关疾病的死亡率,而且还能显著减轻医疗系统负担,社会意义重大。
中国世界肝炎日口号 来源: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受相关政策推动,肝炎早筛市场扩容的大幕正徐徐拉开。 $万孚生物(SZ300482)$ 、 $金域医学(SH603882)$ 等检测试剂厂商以及 $福瑞股份(SZ300049)$ 这样的设备厂商已经手握不少创新产品,都有望在这波浪潮中搏得业绩再上一层楼的机会。
一、诊断率仍处低位
广义上来讲,肝炎包括因病毒、药物、酒精等各类原因所导致的肝脏炎症。其中,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肝和丙肝的威力最大。根据WHO的数据,全球有超过3亿人感染慢性病毒性肝炎,并带来每年过百万人的死亡。我国是肝炎高发国家,乙肝病毒携带者约莫有0.7亿人之多,肝炎相关肝癌病例也占了全球很大比例。
肝炎分型 来源:Slideshare,果壳
当然,疫苗和药物的可及性在大大提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教授侯金林谈到过,乙肝疫苗减少了0.3亿乙肝病毒感染新生儿,这是巨大成就。而越来越多的病毒性肝炎感染者也在接受规范治疗,发展至肝硬化甚至肝癌的比例逐年下降。
但我们做的依然还不够。
WHO提出2030年全球病毒性肝炎诊断率和治疗率要分别达到90%和80%,对比来看,目前我国慢性乙肝的诊断率和治疗率只有22%和15%。诊断和治疗比例不高的根源在于早期筛查率不足30%,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身患肝炎。如果想追上世卫组织的这个宏大目标,笔者认为非常需要在肝炎早筛上下功夫,把筛查率提一提。
二、筛查手段多样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新概念,肝炎筛查手段已经有很多了。
最传统的当然是血液检测,标志物主要是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这些,技术非常成熟成本也比较低。如果要进一步评估肝功能状态,那可以检测血清蛋白、胆红素等指标。而随着腹部超声和FibroScan肝胆检测等设备的成熟,现在的影像学检查甚至可以实现无创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基因测序技术支撑的精准诊疗也在不断迭代,能做到通过分析病毒基因组来识别病毒亚型,为后续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支撑。
肝炎早筛主要技术路径比较 来源:网络
技术日益进步,支付端的支持也在不断完善,肝炎早筛相关支出正逐步纳入各级财政支出或医保报销范围。
国家层面,“十四五”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每年安排了15个亿财政支出用于检测设备升级,《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2021-2030年)》也在肝炎的检测、药品供应和社会宣传保障等方面提出要求。省市层面,很多省份都已经把肝炎筛查纳入了门诊统筹报销。广东省2022年印发了《病毒性肝炎早防早治行动方案》,并为此投入了数亿资金推动医疗机构和三方检测中心的肝炎筛查合作。而浙江、江苏等地也启动了招标流程,预计今年新增省级检测订单约3亿元。
三、参与厂商不少
这自然会或早或晚地传导到A股市场相关公司的账面上。
比如国内POCT龙头万孚生物参与了以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为目标的“星火项目”,在广东佛山地区完成了千人规模的肝炎快速筛查。有望联动广东省相关政策方案,年内推广至全省57个县市。金域医学也在国内肝炎早筛领域的第一梯队,2024年在肝病领域已经掌握了约700万例的样本量。自2021年联手肝病药物领域巨头吉利德医学以来,金域医学在全国大部分省份开展了多次肝病筛查活动。
泛生子自主研发的一款肝癌早筛液体活检产品今年一季度获得了美国FDA的“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热景生物的参股企业翱锐生物的肝癌早筛产品利为安也获得了这一认证,而热景生物的肝癌早诊三联检产品在2018年上市后已在不少大型三甲医院得到临床应用。
此外,像#迪安诊断、#科美诊断等企业也都布局了肝病早筛相关业务。
除了试剂产品外,设备端也在创新。
福瑞股份在肝病无创诊断领域独有建树,其研发的FibroScan设备(中文名:福波看)截至2024年底在全球已经实现装机量651台,2025年一季度设备还成功打入了年均5亿人次的体检市场,潜力空间大增。受此推动,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3.49亿元(同比+16.93%),其中含福波看的器械业务整体销售额为9.23亿元,扣非净利润1.18亿元(同比+19.33%)。
四、市场空间广阔
虽然厂商众多,不过中国肝炎早筛市场的潜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京东健康(06618)发布的《2025科学护肝消费洞察报告》也显示,2024年护肝药品销售额同比增速为26%,人均花费超过1800元。而且肝病线上问诊也在近一年内呈现增长态势。
咱们也可以做一个简单的算术题。
假设全国7.8亿成年人中,在2030年前有70%的比例做一次肝炎早筛,平均客单价为90元,那么对应市场规模有491亿元,分摊到5年也有近百亿元。如果觉得这个模型太乐观的话,那么咱们先局限在70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基础筛查市场里,那么按照1次HBsAg检测15元计算,年均规模差不多10亿元上下,叠加其他几类肝炎的群体性筛查,合计也能超过30亿元。当然,这是客单价较低的一般筛查,如果是肝硬化患者等有很大可能进展至肝癌的高危人群,那么高客单价(1000元)的肝纤维化筛查市场预计还能贡献数十亿的营收。
除了国内市场之外,不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其实也是肝炎高流行区域,有些中国厂商已经在此有所布局。比如万孚生物的肝病筛查车已经在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启动,2025年与多个国家的卫生部门签约,多家企业的检测试剂盒等产品也在欧美等成熟市场获得认证。
肝炎早筛行业规模 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食品药品网,四川华西肝病研究所,世界卫生组织,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诊断率和治疗率的指挥棒在前,叠加稳步进军海外市场,肝炎早筛行业的扩容应是大概率事件。在投身这一领域的诸多检测厂商中,笔者认为可以重点关注在手政府端订单较多以及海外渠道稳健的玩家。
当然,除了思考资本市场走向之外,读者朋友们还是更应该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在快节奏的当代社会中,其实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大家如果经常感受到疲劳和乏力,这可能并不完全是因为工作压力,也许正是肝脏的求救信号。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来源:浩海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