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占比仅0.8%!汤臣倍健上半年营利双降,董事长承诺或成空谈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09 17:12 1

摘要:或许正如梁允超致股东信中反复提及的"以攻为首",汤臣倍健真正的进攻不应停留在口号,而需要体现在研发费用的真金白银、渠道改革的壮士断腕,以及对产品质量的耐心打磨之中。唯有将战略进攻性转化为组织执行力,方能在保健品行业深度变革期行稳致远。

或许正如梁允超致股东信中反复提及的"以攻为首",汤臣倍健真正的进攻不应停留在口号,而需要体现在研发费用的真金白银、渠道改革的壮士断腕,以及对产品质量的耐心打磨之中。唯有将战略进攻性转化为组织执行力,方能在保健品行业深度变革期行稳致远。

8月8日晚间,国内膳食营养补充剂龙头企业汤臣倍健(300146.SZ)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32亿元,同比下滑23.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37亿元,同比下降17.3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6.93亿元,降幅达16.59%。基于当前经营状况,汤臣倍健董事会决定暂不进行利润分配、送红股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图片来源于:汤臣倍健2025年半年报

本土品牌全线低迷,经销商或正加速“逃离”

从品牌运营表现来看,核心业务呈现结构性分化特征:主品牌“汤臣倍健”实现收入18.88亿元,同比下滑28.32%;骨关节健康品类“健力多”收入4.11亿元,同比下降30.35%;益生菌品牌“lifespace”国内业务收入1.38亿元,降幅达34.43%。而境外子公司LSG则实现收入5.34亿元,同比增长13.46%。由此可见,除海外业务板块呈现增长态势外,汤臣倍健旗下其他核心本土品牌的业绩均显著承压。

值得关注的是,汤臣倍健已连续七个季度呈现营收同比下滑态势。从宏观市场视角审视,鉴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老龄化趋势以及民众健康保健意识的逐步提升,保健品行业本应具备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至2030年中国保健食品行业调查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预测,至2025年,中国保健食品市场规模将突破3600亿元大关。汤臣倍健业绩的持续低迷,或折射出企业战略与市场环境错配的深层矛盾。

近年来保健品行业新兴品牌异军突起,无论是精准锚定肠道健康场景、以“小蓝瓶益生菌”打开市场的万益蓝,还是借助头部主播直播带货实现单场销售额破亿的诺特兰德,均充分把握电商发展的红利期,通过差异化定位与创新型营销策略,成功俘获大量年轻消费群体,持续蚕食着汤臣倍健的利润空间。欧睿数据显示,2024年,汤臣倍健在中国维生素与膳食补充剂行业零售市场的份额为9.3%,虽然仍位列第一,但同比下跌1.1个百分点。

然而,汤臣倍健管理层,似乎仍深陷于对传统规模优势渠道模式的路径依赖,在行业变革浪潮中表现出明显的战略滞后性。根据2025年半年报披露,公司线下渠道实现营业收入16.38亿元,同比下降33.85%;线上渠道实现营收6.06亿元,同比减少16.75%。线下渠道营收规模约为线上的2.7倍,但其营收降幅显著高于线上渠道,反映出传统经销体系正面临较大挑战,渠道运营难度持续攀升。

此外,继2024年全年经销商数量减少200家之后,仅过去半年时间,截至2025年6月30日,汤臣倍健经销商数量再度锐减147家,当前仅余640家。经销商队伍的持续收缩,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渠道合作伙伴对品牌发展前景的信心动摇。

管理层决策滞后,言行不一

早年汤臣倍健之所以能在维生素与膳食补充剂这一领域迅速崛起,并非偶然。它凭借进入市场的先发优势,建立起了强大的线下药店渠道网络,并且通过持续不断地重金投入广告,成功抢占了消费者的心智,从而奠定了其行业龙头的地位。

然而,随着市场环境与政策导向的深刻变革,汤臣倍健的既有优势逐渐式微。自2020年医保改革政策落地,明确限制个人医保账户资金用于养生保健消费后,以线下药店渠道为核心竞争力的汤臣倍健,其传统护城河效应显著削弱。面对行业生态的剧变,汤臣倍健的转型步伐却显得迟缓——直至2023年才着手布局抖音直播等新兴电商渠道,显然已错失电商红利窗口期。

值得注意的是,董事长梁允超曾在2024年年报的致股东信中提到,2025年的首要任务是以“以攻为首”,要更用心、躬身、聚焦在产品研发和创新上。然而纵观汤臣倍健2025年半年报,其在研发上的投入却显得微不足道。上半年研发费用为3039万元,较2024年同期大幅下降56.45%,仅占总营收的0.8%。

根据天眼查显示,汤臣倍健2025年上半年新增授权专利仅7项,与2022-2024年期间年均70余项的专利产出形成断崖式落差。尤其是当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产品实际功效而非品牌营销时,汤臣倍健研发投入的持续收缩与创新能力的滞后,或将成为其突破现有市场格局、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核心制约因素。

图片来源于:天眼查

此外,在2023年年报的致股东信中,梁允超也曾掷地有声地承诺,“一方的繁荣不应只以另一方的萧条为代价,更不能以消费者利益伤害为代价。”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汤臣倍健的产品品质问题频频曝光,与其高层的庄严承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根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有多名用户反映其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无论是发黄、破裂的叶黄素,还是含有虫子的蛋白粉,动摇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基本信任。

图片来源于:黑猫投诉

或许正如梁允超致股东信中反复提及的“以攻为首”,汤臣倍健真正的进攻不应停留在口号,而需要体现在研发费用的真金白银、渠道改革的壮士断腕,以及对产品质量的耐心打磨之中。唯有将战略进攻性转化为组织执行力,方能在保健品行业深度变革期行稳致远。

来源:新民周刊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