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改威力有多大?国军士兵正在打仗,听到老家分到土地后纷纷倒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9 15:12 1

摘要:中国作为有着数千年农耕文明的国家,土地对农民而言,无疑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生存与希望的寄托。

解放战争时期,战场上曾惊现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

国民党士兵正与解放军激烈厮杀,突然听闻老家分到土地、还有了耕牛,不少人瞬间倒戈。

这看似匪夷所思的转变,其背后最大的助力其实就一个:土地改革。

中国作为有着数千年农耕文明的国家,土地对农民而言,无疑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生存与希望的寄托。

但到了近代,封建土地制度的弊端暴露无遗:

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牢牢掌控着70%-80%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约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仅拥有20%-30%的可耕土地。

农民们终年在土地上辛勤劳作,却连基本温饱都难以维持,生活苦不堪言。

孙中山先生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伟大主张,试图改变这种不公的局面,然而,这一主张在蒋介石背叛革命后,并未得到有效践行。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作为重要使命,持续探索土地改革的道路。

1945年,历经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国终于迎来抗战胜利。

但此时国家经济已千疮百孔,人均国民收入仅27美元,远低于亚洲平均水平,甚至不及印度的一半。

造成这一落后局面的关键因素,正是腐朽的封建土地制度,它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阻碍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为改变这一困境,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渴望,1946年5月4日,我党发布《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正式在解放区大规模推行土地改革。

东北解放区在土地改革方面,行动最为迅速。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在东北,通过各种恶劣手段大肆掠夺土地,并从国内移民进行耕种,为其侵略战争服务。

日本投降后,这些土地又被当地地主与伪满官员大量兼并,农民依旧处于被奴役的悲惨境地。

东北野战军派出的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动员贫苦农民,为他们提供武器,支持他们与地主展开斗争。

到1947年2月,全东北共分配土地3160万亩,400多万人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在土改过程中,妇女群体积极参与、加入土改工作队。相应的,土地改革也极大地提升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土地改革让解放区的农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为了保卫来之不易的土地,农民们踊跃参军。山东广饶县的“商家连”,便是典型例子,全村青壮年集体报名入伍,以实际行动守护胜利果实。

商家连

淮海战役期间,解放区百姓全力支援前线。

山东“沂蒙六姐妹”带领村民,在半个月内赶制出5000多双鞋、15万斤煎饼,及时送到前线。

山东莱阳的唐和恩推着独轮车,行程4000多公里运送军需物资,即便有人劝他休息,他也坚决拒绝,坚持继续支前。

据统计,淮海战役中共有543万民工参与支前,为战役胜利提供了坚实保障。

国民党军队中的士兵,大多出身贫苦农民,很多人是被抓壮丁入伍的,他们对土地有着本能的渴望。

当得知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老家分到土地的消息后,内心开始动摇。

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通过广播向国民党阵地宣传:

“你们的家乡已经实行土地改革,家人分到了土地和耕牛,正等着你们回家务农呢。不要再为蒋介石卖命,解放军会优待投诚士兵。”

这样的宣传直击国民党士兵的内心,当晚就有数十名士兵偷偷投奔解放军,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甚至出现整营、整团集体投诚的情况。

孙元良的第16集团军,更是几乎全员溃散,解放军未费太多力气,便接管了阵地。

除了淮海战役中的这些例子,在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起义、投诚的情况屡见不鲜。

1945年10月30日,高树勋率新编第8军在河北邯郸起义;

1946年1月,郝鹏举率第6路先遣军在山东台儿庄起义;

1946年5月30日,潘朔端率第184师一部在辽宁海城起义。

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的战略决战期间,起义事件更是对战役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吴化文率整编第84师在济南起义,使攻城时间大幅缩短;

曾泽生率第60军在长春起义,为和平解放大城市开创了先例;

何基沣、张克侠率第59军和第77军的三个半师,在江苏贾汪等地起义,助力解放军,迅速完成对黄伯韬兵团的战役包围;

廖运周的第110师于淮海战场起义,给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黄维兵团的突围行动以沉重打击。

这些起义投诚的国民党士兵,很多都是听闻家乡土地改革的消息,内心向往新生活,从而做出了改变阵营的决定。

其实,土改的发生、以及相关影响,也不止在解放战争期间有体现。

1938年,冀中群众为了让夜间行动的八路军,不被日军发现,主动打死自家的狗,使得八路军行军百里都没有狗叫声,为部队行动提供了极大便利。

1947年,在运城攻坚作战中,部队需要木料,方圆几十里的百姓,几乎家家卸下门板送到前线,总数多达17万块。

还有在山东,当地百姓为支援解放军作战,自发组织起来,不仅提供物资,还帮忙运送伤员、修筑工事等。

许多村庄的妇女们,主动承担起为部队做军鞋、缝补衣物的工作,为战士们解决后顾之忧。

土地改革不仅为解放军补充了大量兵源,还极大地瓦解了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

国军士兵

解放战争期间,约200万国民党士兵投向解放军。淮海战役初期,华东野战军仅有36万人,到战役结束时已发展至50余万人。

历史已经充分证明,土地改革是解放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

它让农民获得了土地,赢得了农民的衷心拥护,为解放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和物力支持。

这一历史进程深刻表明,谁能解决人民最关心的问题,谁就能赢得人民的支持,最终走向胜利。#夏日旅行攻略#

来源:盛世守护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