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哪吒2》带着154亿票房转战流媒体时,网友们的弹幕集体刷屏"魂飞破散"——这个本该在后期制作中被消灭的低级错误,硬是在影院版里存活了整整半年。国产动画电影工业体系里的质检黑洞,远比我们想象得更深。
当《哪吒2》带着154亿票房转战流媒体时,网友们的弹幕集体刷屏"魂飞破散"——这个本该在后期制作中被消灭的低级错误,硬是在影院版里存活了整整半年。国产动画电影工业体系里的质检黑洞,远比我们想象得更深。
字幕出错在影视圈从来都不是新鲜事。去年《流浪地球2》把"空间站"打成"空间站",今年某都市剧满屏的"你门""在见",连央视纪录片都出现过"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千米"这种离谱单位错误。比起好莱坞成熟的"错误与遗漏保险"机制,国内制片方更依赖人工校对的传统模式,在赶工上映的死亡倒计时里,后期团队经常要为特效渲染让路。饺子导演曾在访谈里透露,光是哪吒元神出窍的3秒镜头就迭代了26版,但没人注意到"魄"字的偏旁在字幕文件里悄悄变了形。
院线转网播的二次修正已成行业潜规则。2019年《复联4》在内地上映时,"爱你三千遍"的经典台词被错译成"爱你到永远",迪士尼连夜更新了数字拷贝却遭影院抵制。反观《哪吒2》出品方,从春节档爆雷到流媒体修正用了六个月,这个响应速度在业内已算中上水准。真正值得警惕的是,当票房数字突破天际时,制作团队是否被资本裹挟着进入量产模式?隔壁《姜子牙》系列就因为赶工导致续集口碑崩塌,这个教训显然没被足够重视。
观众用1000万预约量证明了对国漫的支持,但宽容不该成为懈怠的借口。建议中影集团牵头建立影视文本智能审核云平台,把AI纠错系统接入后期流程。事实上字节跳动研发的文本校验系统,在新闻客户端已实现错别字拦截率99.2%,这种技术移植到影视工业并不存在壁垒。当我们在IMAX银幕上享受4K视效时,那些跳戏的低级错误就像仙丹里的砂砾,再好的故事都会被硌得生疼。
来源:松间弈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