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数字经济加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正深刻重塑农产品营销格局。借助数智化手段,农产品营销得以打破时空限制,减少中间销售环节,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构建数字经济驱动下的农产品电商营销新模式,各关联主体应协同发力,充分利用数字平台资源和技术优
核心提示
随着数字经济加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正深刻重塑农产品营销格局。借助数智化手段,农产品营销得以打破时空限制,减少中间销售环节,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构建数字经济驱动下的农产品电商营销新模式,各关联主体应协同发力,充分利用数字平台资源和技术优势,通过强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精准培育农村电商人才、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等措施,有效提升农产品营销效率,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品牌化建设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那彭鸡的成功实践为例,当地参照相关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结合那彭鸡林下放养的独特养殖模式,打造特色品牌,推动区域特色农产品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比如,从鸡苗选育、饲料配方、养殖环境、疾病防控到出栏标准……对全链条各环节进行了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实现标准化养殖。同时,当地充分利用广袤的林地以及林下的草叶和昆虫等资源,养殖出来的肉鸡品质优良、口感独特,成为无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为进一步提升那彭鸡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钦南区积极打造“岭头鸡”品牌。该品牌深度融合本土非遗节庆“岭头节”的习俗,通过标准化养殖、品牌化营销和产业链延伸,显著提升了那彭鸡的附加值。如今,“岭头鸡”品牌已经深入人心,那彭镇高峰期养殖量可达2000多万羽,销售额超20亿元,带动饲料、运输产业增收超10亿元,实现了显著的品牌溢价。
在溯源体系建设方面,钦州市积极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那彭鸡的全过程进行智慧追溯管理。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对那彭鸡的养殖环境、饲料使用、养殖过程以及销售终端进行全过程信息记录与管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农产品溯源平台,实现“一物一码”全流程追溯,让消费者能够清晰了解那彭鸡的“前世今生”,从而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此外,钦南区还建立了肉鸡产业现代化养殖基地和屠宰加工冷链基地,确保“岭头鸡”加工成品达到供港标准。通过溯源体系建设,消费者对那彭鸡的信任度不断提升,复购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在电商平台上,消费者对于那彭鸡的品质和口感给予了高度评价,进一步推动了那彭鸡的品牌发展,扩大了市场规模。
此外,为建设特色农产品品牌以及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农产品生产商可通过讲述种植历史、传统工艺等内容讲好农产品品牌故事,赋予品牌以独特的文化内涵,以此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农产品生产商还可加强与知名品牌的合作,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拓展市场,提升农产品的品牌竞争力,拓宽销售渠道。
加强人才培育
农产品生产商、政府机构、高校应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可组建MCN工作室,鼓励电商专业的学生投身农村电商事业,为农村电商发展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设立内部创业孵化项目,为有想法、有能力的人才提供支持,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活力;秉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建立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对农村电商人才进行科学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给予相应奖励。例如,“中国荔枝之乡”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依托“青年荔站”人才服务平台,创新开展“百名网红千名主播”电商培训工程,充分发挥青年人才在产业振兴中的纽带作用,助力全县荔枝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目前,阿里巴巴数字乡村、顺丰冷链等平台构建的现代化物流体系,将荔枝销往全国乃至全球,电商销售额在产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显著提升,持续巩固了其作为全国第二大荔枝主产区的地位。除此之外,灵山县还积极推动荔枝产业三产融合,通过举办荔枝文化节、开发荔枝饮品等措施打开销路,其中电商板块贡献率显著提升,较传统销售模式收益更高,真正实现了“一颗荔枝富一方百姓”的产业振兴目标。
培育农村电商领头人。农村电商领头人应具备扎实的电商知识,熟练运用各类电商工具并制定有效的电商营销策略。同时,需了解农产品的特性、质量标准以及生产加工流程,精准把握农产品的核心卖点与优势,从而为消费者提供专业、可信的产品介绍与服务。农村电商领头人应与当地农民、供应商、物流企业、电商平台等各方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系统整合内外部资源,协同推动农产品电商事业发展。
推进高质量电子商务平台与农村电商融合。农产品生产商可与电子商务平台深入合作,建立集培训、运营、物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电商服务中心,系统提升农村电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在此基础上,双方可围绕农产品供应链展开合作,共同制定生产标准、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引入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以此拓宽农产品电商服务人员的视野。
创新销售模式
精准分析消费者需求,系统收集消费者数据,并采用Pandas、NumPy等数据分析库和Tableau、Power BI等商业智能工具挖掘消费行为数据背后的潜在信息。基于此,制定差异化竞争策略,引进或培育独特的农产品品种,拓展农产品消费新空间,抢占市场先机;优化种植技术和生产工艺,全面提升农产品品质与口感;设计独特、吸引人的包装,融入地域文化与环保理念,提升农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与市场吸引力。
利用社交媒体矩阵进行直播带货。可实施“淘宝+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全域布局,依托其庞大的用户群体,借助平台推广,吸引粉丝关注,实现对农产品的营销推广。着力提高直播带货效果。组建包括主播、助播、运营、策划等人员在内的专业化直播团队。作为团队核心人员,农产品主播应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销售技巧,更要对农产品的产地、种植或养殖过程、营养价值等信息了如指掌,并在直播中生动、全面地展示农产品的外观、品质与独特卖点,提升直播内容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此外,可通过生动有趣的知识讲解、现场试吃等方式提高直播转化率;将不同种类的农产品进行搭配组合,推出优惠套餐,提高客单价;通过会员制度、积分兑换、定期回访等方式,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和互动,建立良好的用户关系。
完善配送体系
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实现农产品的高效配送。农产品生产商在打造物流信息平台时可嵌入全方位信息采集功能,借助传感器、射频识别等技术,实时获取农产品的位置、状态、温度、湿度等关键信息;引入智慧物流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订单信息处理系统管理流程,设置涵盖订单接收、处理、分配、跟踪在内的订单管理功能,实现订单流程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提高订单处理的效率与准确性;增设仓储管理功能,实时掌握仓库库存数量、位置、出入库记录等,通过智能化库存管理系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打造稳健的技术架构,促进物流信息平台稳定运行。拓展冷链物流网络,评估冷链运输环节的覆盖率,对比行业标准找出差距,提高冷链运输服务水平。农产品生产商还应采用云计算技术,根据业务量的变化,灵活调整计算和存储资源,实现平台资源的弹性扩展与按需分配。
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快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历史订单、客户购买行为等海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准确预测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农产品需求趋势,为制定物流决策提供精准依据。结合实时交通信息、路况数据和配送车辆的位置信息,利用智能算法为配送车辆规划最优路线,避开拥堵路段,减少运输时间与成本。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货物自动分拣、上架和盘点,提高仓储作业效率;根据订单信息、车辆状态、司机工作时间等内容,自动进行任务分配和车辆调度,确保整个配送流程的安全、高效与协同。同地方物流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配送服务质量水平。
(作者单位: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继续教育学院;本文系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四大工程”行动计划〈钦幼专发〔2022〕88号〉的成果)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