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6日21时8分,北京市气象台发布雷电蓝色预警。当晚,北京夜空仿佛被大自然的神奇画笔勾勒,雷暴云团悄然登场,一场震撼的“光影盛宴”拉开帷幕。不少网友纷纷化身记录者,用镜头捕捉下这奇妙的瞬间。
8月6日21时8分,北京市气象台发布雷电蓝色预警。当晚,北京夜空仿佛被大自然的神奇画笔勾勒,雷暴云团悄然登场,一场震撼的“光影盛宴”拉开帷幕。不少网友纷纷化身记录者,用镜头捕捉下这奇妙的瞬间。
在众多网友拍摄的视频中,奇异景象令人惊叹。闪电似乎偏爱局部云层,一道道耀眼的电光在那里肆意闪烁,而周边却如同被施了“平静咒”,毫无闪电的踪迹。更让人诧异的是,雷暴云团中电光不断,却听不到一丝雷声,仿佛一场没有配乐的华丽演出。与此同时,云团旁那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悬,月光如水,与闪电交相辉映,宛如梦幻之境,让网友们直呼“活久见”。
图来自极目新闻
为何会出现如此奇特的景象?一位不愿具名的气象学家揭开了谜底:“这些都是正常的天气现象。”当晚天空中只有局部云层有闪电,是因为此处形成了雷暴单体。雷暴单体,就像是天空中特立独行的“舞者”,是一种孤立的雷暴系统。它由大气中强烈上升气流孕育而生,直径通常在几公里至几十公里之间,“个性”十足,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施展独特的“闪电绝技” 。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进一步解释,雷暴单体的影响范围十分有限,不会大面积扩散。这就好比一场小型派对,只在特定区域热闹非凡,而周边地区依旧保持宁静。所以网友们看到只有局部云层出现闪电,附近天气未受到雷暴系统的“打扰”,自然就能清晰地看到旁边皓月当空,享受这“一半闪电,一半宁静”的奇妙景象。
至于只见闪电不见打雷的现象,许小峰表示这同样不足为奇。当云层内部发生放电过程,如果云层较多,就如同给雷声披上了层层“隔音罩”。在云层的重重遮挡下,雷声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衰减,最终消失在我们的耳畔,所以人们也就听不见明显的雷声,只能欣赏那划破夜空的闪电光芒。
部分网友在视频中记录下闪电照亮夜空时,云雾中疑似有黑影出现。这黑影形状奇特,酷似武侠剧中站在剑上飞行的侠客,一时间,闪电里有不明黑影“御剑飞行”的说法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和各种奇思妙想。
图来自红星新闻
这个奇特的黑影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上述不愿具名的气象学家给出了科学的解答:“黑影肯定不是谁在‘御剑飞行’,实质就是雷暴单体里出现云闪现象后,云层在放电过程中不断移动偶然形成。”在雷暴过程中,云层云顶上形成正电荷,云底下则形成负电荷,放电过程中形成电压差,就会出现闪电。而云层就像一群调皮的孩子,在不断移动中偶然组合出各种形状,所谓的“黑影”便由此诞生,给这场闪电奇观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
来源:珞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