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还没访华,美方接连发出威胁,特朗普访印行程面临不确定性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8 20:46 1

摘要:8月刚过几天,南亚那边就开始“热”了起来,莫迪这边刚定好月底访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那边立刻连放三道“狠话”。

本文叙述皆有官方信源,为了读者有更好的体验放在了文章后缀,感谢您的支持!

刚要靠近中国,美国这边立马“翻脸”——这才是外交博弈的真实面目。

8月刚过几天,南亚那边就开始“热”了起来,莫迪这边刚定好月底访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那边立刻连放三道“狠话”。

对印度是一顿操作猛如虎,关税、制裁、羞辱全套上。

紧接着,原本计划的特朗普秋季访印也突然“黄了”,白宫话说得直白:不听话就别想见面。

看似是关税纠纷,实则是地缘角力。这波操作背后的信号已经不能更明显:中印靠近,美国急了。

8月6日,《印度斯坦时报》和新德里电视台双双确认:莫迪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访问中国,参加在天津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

这不是简单的国际会议“例行出席”,而是一次明显的政治姿态调整。

就在这个消息传出后短短两天,美国方面接连放出三道重磅威胁,给印度来了一个“外交高压氧舱”:

特朗普在一次公开场合中直接点名印度:如果不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美国就要大幅度提高对印度商品的关税。

这是啥意思?就是经济打压+政治施压的组合拳,一边掐你喉咙,一边掏你钱包。

这还没完,特朗普团队又宣布准备对所有进口芯片征收高达100%的关税。但——注意这个“但”——如果芯片是在美国本土制造的,就可以免税。

这一招赤裸裸地把“国产替代”四个大字贴到了世界面前,同时也明摆着逼着像印度这样的国家去美国设厂,去买“美国芯”。

最狠的来了:特朗普原计划9月访印参加“四方安全对话”峰会,还准备顺带签个美印双边贸易协定。

结果现在说——如果印度不在“关键议题”上松口,他就不去了。这哪还是“拉拢盟友”?这就是赤裸裸的“下马威”。

短短48小时,三招连发,方向各异但目标一致:掐住印度的外交命门,让莫迪不敢轻易靠近中国。

这不是小打小闹,是深层矛盾终于被“摊在桌面上”。俄罗斯的石油便宜,谁不想要?

尤其像印度这种90%石油靠进口的国家,能省下一笔是一笔。现在俄罗斯给的价格比国际市场便宜不止一点点,印度靠这部分油才能稳住国内通胀。

但美国哪管这些,非要印度跟着自己“断供”俄罗斯。问题是,美国不可能替印度买单,莫迪也不可能冒着国内物价暴涨的风险去配合这个“政治正确”。

美国盯上了印度这个大市场,尤其是农业出口,希望打开印度市场,把美国粮食、奶制品、肉类大量倾销进去。

可问题来了,印度的农民可是莫迪的票仓,农村人口众多,农业产业保护性极强,谁动他们饭碗,莫迪就得掉选票。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印度也是寸步不让。

于是你来我往,火药味越来越浓。特朗普骂印度是“死亡经济体”,美国财政部长也公开放话说印度“无足轻重”,美国智库都出来唱反调。

你这不是在搞经济合作,是在搞外交霸凌。这已经不是盟友关系了,更像是“翻脸不认人”。

就在美印撕得不可开交的同时,中印之间却悄悄搭起了“修复的桥梁”。

不仅如此,7月印度知名智库“印度转型国家研究所”甚至建议,应该放宽对中国企业在印投资的额外审查。

这可是疫情后中印经贸交恶以来极少见的“松绑”信号。还有更实在的动作:印度外交部透露,正与中国方面加快推进恢复直航航班。

这些动作组合在一起,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了一件事——中印都在找回那条“可控对话”的通道。

虽然两国之间仍有边境分歧和历史遗留问题,但大局层面,谁都不想彻底“撕破脸”。

澳大利亚洛伊研究所也发布了相关评论,研究员赛拉·巴诺指出:“印度现在对中国采取了更灵活、更实际的策略,而这种调整正是对特朗普政策的回应。”

简单翻译一下:美国逼得太紧,印度才转身“松口气”。

“四方安全对话”(QUAD),本来是美国近年来苦心孤诣想搞成的印太战略小集团,把日本、澳大利亚、印度拉在一起搞“包围中国”。

而现在,这个圈子可能要散摊子了。因为印度并不是“跟班型盟友”,它始终强调“战略自主”,想走的始终是一条“谁都不完全靠”的多边路线。

所以,当特朗普拿出“取消访问”这张牌时,打击的不只是莫迪政府的外交自尊,更是整个QUAD的政治可信度。白宫这次真是玩大了。

如果印度最终决定以“不合作”回应美国压力,那么这个印太小圈子的基本盘就会崩一角。

日本和澳大利亚再怎么“忠诚”,也抵不上印度这么一个庞大的地缘棋子“动摇根基”。而对中国来说,这何尝不是一个战略缓冲的机会窗口?

从这场外交风暴看得出来,现在的国际关系,已经不是过去那种“结盟就铁板一块”的年代了。每一个国家都在为自己“掂量利益的天平”。

美国以为靠关税和威胁就能牢牢拽住印度,结果却是一次“反作用”的教科书案例。

经济手段固然有威力,但在“主权与民意”的天平上,它并不总是压得过“国内饭碗”和“地缘选择”。

印度当然不是“倒向中国”,但这次外交风波,足以让它重新思考:在中美两极博弈中,是不是该有更多元的外交选项。

而中国一方也显然看准了这个窗口期,用“多边机制”稳住周边、用“务实外交”缓和关系,打的就是“战略缝隙”这张牌。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文 | 皓月杂谈

直新闻:特朗普调高对印关税至50%,时隔7年莫迪或再访华

看看新闻:特朗普再挥关税大棒!对芯片半导体行业征税100%

北晚在线:印度政府顶级智库提议,放宽额外审查中企投资的规定

观察者网:“要是美印谈崩,特朗普甩脸子取消访印,中国就拿下一局”

来源:老方医学杂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