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榜单由ABC排名整理并发布,数据来自自然指数官网(2024年5月1日~2025年4月30日),我国共9所大学入围全球前10。
今天,来看看2025年最新自然指数中国大学排名100强。
榜单由ABC排名整理并发布,数据来自自然指数官网(2024年5月1日~2025年4月30日),我国共9所大学入围全球前10。
自然指数是统计各高校、研究院所(国家)在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研究型学术期刊上,发表顶尖论文数量的数据库,是国际公认的、能够衡量机构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高质量研究产出与合作情况的重要指标。
在2025年最新自然指数中国大学排名100强中,不仅大量985、211、双一流名校入围,许多优质双非大学也强势入选,下面就来具体看看。
2025年最新自然指数中国大学排名中,荣获第一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列全球第2名;浙江大学荣获第二,位列全球第3名。
中科大和浙大,分别位于合肥市和杭州市,都是“华东五校”的重要成员,综合实力非常强悍,在全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几乎仅次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第三,位列全球第4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第四,位列全球第5名;清华大学第五,位列全球第6名。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作为全国最顶尖高校资源,虽然无缘第一、第二,但均入围全国前五,也都入选全球前10。
全国前五中,只有中国科学院大学没有985头衔,国科大不仅无缘985,也无缘211,只入选了国家“双一流”。
不过,不是因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实力不够,实在是2014年才开始招收本科生,虽然没有985、211光环,但强悍实力已经明显超过一般985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第六,位列全球第7名;复旦大学第七,位列全球第8名;南京大学第八,位列全球第9名。
这三所大学,分别坐落于上海市和南京市,是“华东五校”组合的另外三位成员,综合实力非常强悍,且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中山大学第九,位列全球第10名,学校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是办学历史悠久的上流985工程大学。
我国这9所大学,凭借出色表现入选全球前10名,其中,除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外,都是985工程建设高校。
接着,四川大学第10,吉林大学第11,山东大学第12,南开大学第13,武汉大学第14,华中科技大学第15,南方科技大学第16。
这7所大学,除了南方科技大学外,都是985工程建设高校。
南方科技大学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只入选了国家“双一流”,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处境相同,但比中国科学院大学年轻得多,2012年才正式成立。
南方科技大学位于深圳市,虽然仅拥有十几年办学历史,但发展速度十分惊人,与深圳这座城市的发展速度相得益彰。
第17名是苏州大学,第18名是厦门大学,第19名是西安交通大学,第20名是中南大学,第21名是华南理工大学,第22名是天津大学,第23名是湖南大学,第24名是郑州大学,第25名是哈尔滨工业大学。
这9所大学,除了苏州大学和郑州大学外,都是985工程建设高校。
苏州大学和郑州大学,分别坐落于江苏省苏州市、河南省郑州市,都是纯211大学。
第26名是同济大学,第27名是深圳大学,第28名是北京理工大学,第29名是大连理工大学,第30名是东南大学。
这5所大学,除了深圳大学外,都是985工程建设高校。
深圳大学的表现非常惊人,既不是985、211,也不是双一流,只是双非大学,却能强势入选全国前30名,着实令人惊喜。
深圳大学的表现,已经超过了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大学等985工程建设高校。
除了深圳大学外,入选100强的双非大学还有许多,比如西湖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江苏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南通大学、常州大学、温州大学等。
这些大学的表现虽然不及深圳大学,但也已经超过了许多211和双一流重点大学。
来源:小月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