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其中固然有真材实料的干货分享,但也混杂着不少鱼目混珠、只为蹭流量的「假专家」。
下过厨的人都懂,一口好锅对于炒菜来说有多重要!
中国人对炒菜的最高赞誉,往往浓缩成三个字:「有锅气」!
网络上随手一搜,各种选购指南、开锅养锅教程层出不穷。
这其中固然有真材实料的干货分享,但也混杂着不少鱼目混珠、只为蹭流量的「假专家」。
前几天,花爸就刷到一位号称山姆「锅专家」的博主视频,收获了7000多点赞。
然而细看内容,花爸差点笑喷——
从不粘锅有毒,到对国标的错误解读,又抛出「铁锅铝含量超标」的荒谬说法,再到前后矛盾、光速打脸的产品推荐……整个视频的槽点多到令人无语!
《目录》
「READING」
不粘锅不能用?
有些铁锅不达标?
铝含量超标?
套路简单点…
用铁锅还是不粘锅?
用锅小技巧
不粘锅不能用?
视频里的「专家」先是信誓旦旦地说:
「我不建议大家买所有的所谓的不粘锅,所有这种贴了涂层的不粘锅,其实都或多或少有化学原料,炒菜时一定会残留进食物当中。」
这无疑是在利用大家对化学成分的恐惧,制造「不粘锅有毒」的恐慌,要知道,铁锅的铁(Fe)都还是化学物质呢。
其实这几年以来,关于不粘锅,的确有一种观点愈演愈烈,那就是——不粘锅有毒!不能用!
很多花粉也受到影响,问过花爸类似的问题,这很大程度上是被一些危言耸听的伪科普带了节奏。
不粘锅安全吗?
几十年前的不粘锅,涂层里确实都会用低成本的原料PFOA(全氟辛酸),这种成分有生理毒性。著名的美国电影《黑水》,说的就是发现PFOA危害的历史。不过后来各国(包括中国)都禁用了PFOA。
现在的不粘锅用的特氟龙涂层,叫聚四氟乙烯,它能耐260℃高温(家庭炒菜的温度一般根本到不了260℃),同时耐腐蚀,化学稳定性超过陶瓷、不锈钢。
因此,只要选择正规品牌、符合国标的不粘锅产品,在正常使用中是安全的。
不粘锅不仅省心方便,不需要什么高超的厨艺技巧,其涂层本身也非常稳定,即使有微量的脱落,也不会被人体分解吸收,而直接排出体外。
有些铁锅不达标?
黑了把不粘锅,铁锅也没被放过。
该「专家」一开始还挺义正言辞地说:
「我一再强调所有接触食品的,各位一定要看它的国标执行标准,有没有去执行所谓的4806这样一个标准」。
接着他拿着锅举例,逻辑就是:包装上印了GB4806就是执行了标准,合格;没印就是没执行,不合格,不能买。
这位「专家」可能不知道,GB4806是强制标准!
强制性标准意味着,无论包装上是否有标注标准号,都必须符合该标准的要求。因为这是底线,而不是可选项,即使是农贸市场上没有包装的锅它也必须得执行。
因此,仅仅依据包装上是否印有「GB4806」来选择产品,不仅毫无意义,反而可能被不良商家利用——因为他们完全可以在劣质产品包装上虚假标注标准号。
铝含量超标?
视频中,该「专家」称:
「买锅的关键就要看铁的材料,材料一定要好,铁含量越高,纯度会高一些。但是现在我看到网上曝光出来很多产品,尤其是拼夕夕上销量很高的铁锅,它们铝含量都超标」。
这哪怕有点专业知识,也说不出这种话来。
铁锅根本就没有「铝含量超标」这一说,因为国标不管「铝含量」,管的是用标准实验试剂浸泡后的「铝溶出量」。也就是说,理论上,即使锅体含有再多的铝,只要铝的溶出量控制在安全限值内,就是合格的。
当然,实际上如果在铁锅中添加较大量铝,那溶出量肯定会超标,一抓一个准,所以品牌铁锅都不可能去加铝。
花爸测评的时候,都是按照国标检测过的。
套路简单点…
这位「锅专家」的买锅秘籍,也是让人啼笑皆非:
「去年我在线上平台买了一个,品牌也还不错,价格也不便宜,要好几百块钱,宣传是非常好的材料,就是出口日本级原料,还宣传表面有氧化技术能够防锈…结果刚用了一年多时间就生锈」。
「所以不要听商家的宣传,不要看商品页面所谓的文字宣传。」
紧跟着却又指着山姆某款锅的介绍说:「这款锅是我准备买的,因为它是日本进口的铁材,铁含量高于99.6。而且这款加了钛,然后是氮化双重工艺,五倍防锈,防锈工艺肯定是不错的」。
花爸差点笑出声,去年刚踩了坑,得出结论:不要看商家的宣传。后脚就将另一款锅的产品的宣传奉为圭臬。
不知道是不是帮山姆打广告的,可这样自相矛盾,未免有点太把观众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了…
氮化过的铁锅确实更不容易生锈,但氮化工艺已经很普遍了,不难做到,200以下足够买到好锅了。这个博主强烈推荐的日本、欧洲铁锅动辄大几百上千,都是品牌溢价了。
炒菜是中国人的长项,我们炒菜的时候,他们可能还只会烧烤吧。
而且,铁锅最终肯定会生锈,但是否容易生锈,工艺只是基础,关键还是要看怎么用,用不对肯定生锈。
如果使用习惯不当:
使用频率极低(一个月炒不了几次菜)
功能混用(炒、蒸、煮都用一口铁锅)
经常烹饪酸性食物(糖醋、醋溜等口味)
那再好的锅、再好的防锈工艺也扛不住造。
用铁锅还是不粘锅?
很多花粉都对自己家适合选什么锅、怎么养护炒菜锅很感兴趣,因此打假了「假专家」,花爸也结合粉丝们以前的评论,上点干货
哪种锅更适合,要看炒菜的频率。
如果你家经常炒菜,那就更适合铁锅,因为炒菜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养锅,锅里有油膜就更不容易粘锅、生锈。
如果是偶尔周末才炒个菜,平时都闲着,那铁锅里有油膜就可能会耗败,而把油膜洗干净了,闲置时间长了又容易生锈。
这种情况用不粘锅就更合适,不会生锈,还不需要什么使用技巧。
不过使用不粘锅也要注意两点:
一,不要空锅干烧。
干烧时间长了温度会过高,可能导致涂层分解失效甚至释放有害烟气。
二,不要用铁铲、钢丝球,会刮坏涂层。
虽然涂层人体吸收不了,会排出体外,但涂层破了,锅的基材会溶出重金属,危害健康。
用锅小技巧
生铁锅vs熟铁锅
饭店大厨都用生铁锅,锅体厚,导热均匀,炒菜能用大火,这样炒菜就好吃,不过缺点是特别重。如果你家厨师舍得花力气,当然生铁锅更能展现厨艺。
不过一般情况下,家庭炒菜更适合用熟铁锅,重量上更轻便,但因为锅底薄,用大火烧菜,锅底就容易糊。所以一般都是用大火热锅、中小火炒菜。
炒锅专用
炒菜的铁锅最好专门用来爆炒,如果要蒸煮食物时,最好另外用其他锅。因为铁锅经常水煮,油膜保不住,也更容易生锈。
热锅凉油
热锅凉油,是为了不让油过热氧化,少产生油烟和反式脂肪 。
如果你有点小洁癖,总觉得铁锅里的隔夜油膜挺膈应,也有其他办法养护。
用完锅洗干净,擦干后或者用小火烘干,下次炒菜先小火逛一点油润锅,等锅热了再放凉油炒菜,这样不仅不会粘锅,
所以没那么多可焦虑的,铁锅、不粘锅都能用,用哪种看你炒菜的频率和习惯。
同时,也要理性看待网络「科普」,别再被那些漏洞百出的「伪科普」牵着鼻子走了!
来源:小红花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