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行业的突围:在喧嚣中坚守职业初心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8 13:22 2

摘要:近日,“团播”直播模式兴起,“扫腿舞”“PK打榜”……各路主播们深耕内容、优化互动,试图在看似是新一轮的流量红海中立稳脚跟;然而,近几年著名主播“塌房”事件频发、登上热搜的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于主播这一行业的审视:从虚假宣传、数据造假到偷税漏税、违背公序良俗,一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楼纯

当下的主播行业,正处在繁华与隐忧交织的十字路口。

近日,“团播”直播模式兴起,“扫腿舞”“PK打榜”……各路主播们深耕内容、优化互动,试图在看似是新一轮的流量红海中立稳脚跟;然而,近几年著名主播“塌房”事件频发、登上热搜的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于主播这一行业的审视:从虚假宣传、数据造假到偷税漏税、违背公序良俗,一次次冲击着公众对行业的信任。

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摆脱“流量至上”的迷思,坚守职业底线,成为每一位主播必须面对的命题。专注主播产业研究的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朱永祥团队所著《主播第一课》,正是基于对行业乱象的反思,以“五观”为框架,为主播群体提供了一份职业价值观的行动指南。

职业观:网络主播是有门槛的职业

网络主播并非“零门槛”的业余爱好。2024年7月,“网络主播”被正式纳入国家新职业范畴,覆盖所有“基于互联网提供网络表演、视听信息服务”的人员,这标志着其从“个人行为”转向“职业规范”的新阶段。

《主播第一课》概括了职业主播需具备三重核心素养:其一,扎实的职业素养,如同桥梁的钢筋水泥,要求主播对产品、行业有深入理解;其二,敏锐的行业洞察,需紧跟时代动向,为粉丝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其三,对粉丝的尊重与热情,这是维系长期关系的基础。“职业精神不是一时的热爱,而是深植于心的坚守,是对每一位观众的尊重与敬畏。”朱永祥强调,主播应超越“带货工具”的定位,以职业规范为底线,在底线之上追求更广阔的职业空间。

流量观:人心是最大的流量池

流量焦虑几乎是所有主播的共同困境,但流量的本质是“流动的注意力”,其魅力与脆弱性都在于“流”。

《主播第一课》指出,不少主播陷入“流量依赖症”,为博眼球刻意制造争议、跟风低俗内容,最终导致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流量只是起点,不是终点。”他认为,真正的流量观应回归“人心”——将短暂的流量沉淀为忠实粉丝,通过优质内容建立信任,而非被算法绑架。书中引用一位头部主播的话:“流量消退是必然,关键是在那之前,把社会关注转化为推动行业变革的资源。”朱永祥补充道,流量与内容并非对立,流量是机会,内容是抓住机会的密钥,“只有内容过硬,流量才能真正为己所用”。

粉丝观:粉丝是你的一面镜子

粉丝与主播的关系是相互筛选、共同成长的。粉丝不仅是观众,更是主播的“镜子”,其反馈折射出主播的内容价值与职业态度。

《主播第一课》认为,粉丝的“背叛”(取关)往往源于主播未能持续提供价值——或内容同质化、或忽视粉丝需求、或人设崩塌。“粉丝用时间和注意力换取价值,这种交换一旦失衡,关系便难以为继。”朱永祥强调,主播应站在粉丝立场思考,而非单纯迎合品牌商:“支撑主播成功的,永远是粉丝的信任。主播不仅是品牌的代言人,更应是粉丝的代言人。”同时,他也提醒,主播不必追求留住所有粉丝,“与价值观相符的粉丝共同成长,才是健康的粉丝关系。”

产品观:好产品是你给粉丝最好的礼物

主播推荐的产品不仅是商品,更是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载体。主播与产品的连接度——是否了解、是否使用、是否真心推荐——直接决定粉丝的信任度。

《主播第一课》分享了头部主播的选品流程:从商家筛选到资质审核,从试样检测到主播终审,多环节把关,且主播拥有“一票否决权”。“推荐产品前,主播要先问自己:我会把它推荐给最亲近的人吗?”朱永祥认为,产品推荐的核心是真诚,“粉丝不是消费者,而是朋友,主播是连接好产品与朋友的桥梁。”书中批评了“套路带货”“虚假宣传”等行为,指出“好产品需要主播用专业和真诚赋予温度,而非靠话术收割粉丝”。

成就观:主播可以实现很多人的梦想

真正的成就不在于流量大小或财富多少,而在于能否通过职业影响他人、推动社会进步。

《主播第一课》提出,主播的“不死”(不下牌桌)是成功的第一步,即避免因违背规则、丧失信任而被行业淘汰。“成就如建高楼,地基越稳,楼才能越高。”这里的“地基”包括专业素养、价值观、道德底线。书中引用了一位主播的话:“我希望墓碑上刻着‘我将一本好书卖出150万本’,这是比销售额更重要的成就。”朱永祥认为,主播的终极价值在于“传递能量”——普通主播传递信息,优秀主播传播观念,最好的主播则传递正能量与社会价值。

让职业价值观落地:一位研究者的行业坚守

《主播的第一课》并非凭空而来。朱永祥及其团队曾花半年多时间,走访浙江几乎所有头部直播企业和MCN机构,与头部主播深入访谈,形成20多万字的行业报告,最终提炼出主播职业价值观的“五观”框架,并首次提出主播要精致“五官”,更要正确“五观”。

朱永祥(前排右三)带领团队前往影视飓风调研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写这本书,是因为看到太多主播因价值观偏差而‘塌房’,这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是一个打击,同时也非常影响社会对主播群体的观感。”朱永祥提到,主播行业虽被国家认可为新职业,但主播的职业价值观并没有形成真正的行业共识,更没有成为主播的职业自觉。“浙江是主播经济的产业高地,也应该是主播经济的价值观高地,因此,我们作为浙江的传媒类高校写这本书就显得很有必要。”为让内容落地,他和团队搜集了大量一线正反案例,反复打磨书稿,“样稿改了不下5稿,就是想让高中生都能看懂,用聊天的方式而非‘爹味’的说教,化解主播的困惑,缓解主播的焦虑。”

他特别强调,成书过程中,团队坚持“三个原则”:看得懂、不说教、能实用。“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像辞典一样,放在主播的直播间,困惑时翻一翻,或许就能找到方向。一位试读的头部主播给我微信留言,整本书很有温度,像一位耐心的朋友,温柔而有力量。”这正是朱永祥的期待——让主播珍惜职业身份,守护用户信任,而非消耗行业根基。

在流量喧嚣的当下,《主播的第一课》似一剂清醒剂,提醒每一位主播:职业的长久,终究系于价值观的坚守。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