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天,10个城市,穿越沙漠、湿地、草原、森林、平原,沿着中蒙、中俄边境线,行走超过1万公里,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广袤大地,用心感受华夏文明的人间烟火,走进产业了解百年招商局的发展活力——7月份,“华夏博览看今朝”第七期活动举行,来自香港英华书院、协恩中学、真光中
11天,10个城市,穿越沙漠、湿地、草原、森林、平原,沿着中蒙、中俄边境线,行走超过1万公里,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广袤大地,用心感受华夏文明的人间烟火,走进产业了解百年招商局的发展活力——7月份,“华夏博览看今朝”第七期活动举行,来自香港英华书院、协恩中学、真光中学、皇仁书院等21所学校的36名师生,在招商青年导师的带领下,开展“以梦为马、驰骋青春”主题研学,在招商局集团精心准备的暑期“人文地理课”上同学同研、共学共长。
在鄂尔多斯,研学团考察了毛乌素沙漠的地貌和构造。培侨中学李焯轩说,“荒漠和干草原的区别,一直是地理科必考的知识点,现在实地看过,有了直观的认知,就更容易理解。”在呼和浩特,研学团参观了内蒙古博物馆,在650件国家一级文物中,深入了解中国北方生态变迁史与草原文明发展史进程。在额尔古纳,刚刚在马背上穿越了草原和湿地的香岛中学吴狄恩,在河边打开了荣获茅盾文学奖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她说,“在行走中观察和思索,印证文学作品中的人文意象,令研学活动更有意义。”在根河,同学们考察了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使鹿部落,见证了长期生活在大兴安岭密林深处的鄂温克居民生活。在漠河,同学们来到中国最北邮局,纷纷为香港的家人邮寄明信片,英华书院罗挥杰说“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次活动的特别和丰富”,圣类斯中学黎健邦则在邮局购买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迟子建的《北极村童话》,他认为“这次研学带我们寻找的是属于中国人的‘人文极光’”。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同学们听取了主题讲座,并在参观后陷入了深思,圣类斯中学陈铖睿坦言,“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重温历史不是为了铭记仇恨,而是要激励今人更加发奋图强。”在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学团深入了解了国家军事工业发展和科研实力。
研学团一行还考察了招商局集团相关产业。在满洲里,同学们深入了解招商局物流产业在边境城市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天津,研学团参访天津药研院,并动手配制香囊,激发对医药学科的兴趣。汉华中学李源泰老师说:“能够走进央企深入了解和交流,是‘华夏博览看今朝’有别于同类活动的重要特色,可以让香港社会更广泛地了解中资机构的实力以及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研学团还在北京进行了研学成果分组交流。
“华夏博览看今朝”第七期研学活动由集团香港青年联合会主办,招商创科、招商工业、中国外运、天津药研院等单位协办。
来源:百年招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