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神通,乃初唐名将,身为李渊堂弟,曾获封淮安王,并出任山东道安抚大使。其征战之路崎岖坎坷,进攻宇文化及时,因决策失当而战败,致使部将被俘。虽一度占领三十余州,可在与刘黑闼的交锋中,再度遭遇失利。在饶阳城南之战中,李神通率领五万唐军迎战,起初占据上风,然而风向陡
1、李神通
李神通,乃初唐名将,身为李渊堂弟,曾获封淮安王,并出任山东道安抚大使。其征战之路崎岖坎坷,进攻宇文化及时,因决策失当而战败,致使部将被俘。虽一度占领三十余州,可在与刘黑闼的交锋中,再度遭遇失利。在饶阳城南之战中,李神通率领五万唐军迎战,起初占据上风,然而风向陡然转变,局势瞬间逆转,最终遭遇大败,兵马和军资损失过半,只能率领残部仓皇逃窜。
2、罗艺
罗艺同样是初唐名将。在饶阳之战中,他首次与刘黑闼对阵。彼时,他与李神通合兵五万,却因风雪骤变而大败,兵马与军资损失惨重,部将薛万均、薛万彻被俘。尽管在徐河之战中稍有建树,挽回了些许颜面,但他与李世民产生了矛盾,认为李世民故意放水,致使自己的精锐部队被淹。此后,因支持太子李建成,他与李世民关系愈发紧张。玄武门之变后,罗艺内心恐惧不安,最终举兵反叛,却被部下所杀,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3、李勣
李勣,作为初唐名将,在窦建德旧部刘黑闼起兵反唐时,奉命前往征讨。他起初驻军宗城,然而面对刘黑闼的进攻,选择弃城,退守洺州。刘黑闼紧追不舍,在追击战中,李勣的军队惨败,五千步兵阵亡,他仅以身免。《资治通鉴》对这一战况有所记载,显示刘黑闼以数万大军逼退李勣,使其狼狈逃离。
4、薛万均
薛万均在隋末时,随罗艺割据幽州,后归降唐朝,屡立战功。他曾率军在幽州击溃窦建德部。但在饶阳之战中,他与罗艺、李神通联兵对抗刘黑闼,却因风雪导致局势逆转,遭遇大败,与弟弟薛万彻一同被俘。兄弟二人凭借胆识成功逃脱,重返唐营。尽管再次败于刘黑闼之手,薛万均并未气馁。后来在唐贞观年间,他跟随李靖平定梁师都,进攻吐谷浑、高昌,再度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初唐名将。
5、薛万彻
薛万彻亦是初唐名将,曾跟随罗艺、李神通征讨刘黑闼。在饶阳之战中,唐军因风雪突变而大败,薛万彻与兄长薛万均被俘,遭受 “截发驱之” 的侮辱。后来薛万彻效力于太子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中,他率军攻打李世民,失败后逃入终南山。李世民即位后,薛万彻归降,被任命为右领军将军,跟随李靖征讨突厥、吐谷浑、高昌,屡立战功,成为唐朝名将。
6、李玄通
李玄通为初唐名将,曾归顺李渊,担任定州总管。刘黑闼起兵反唐,攻陷定州,李玄通被俘。刘黑闼敬重其才能,想要招揽他为将领,但李玄通忠于唐朝,坚决拒绝。被囚禁期间,旧部前来送酒食慰问,李玄通感念旧情,与之痛饮。饮酒间,他借刀舞剑,抒发心中的悲愤。舞剑完毕,他感叹自己未能保卫疆土,无颜苟活于世,于是剖腹自尽,以死明志。
7、罗士信
罗士信,初唐名将,曾效力于隋将张须陀,后投奔唐朝,被拜为陕州道行军总管。在参与李世民征讨刘黑闼时,他主动请求守卫战略要地洺水县。面对刘黑闼的猛烈进攻,他率领 200 士卒坚守了 8 昼夜,即便大雪阻碍援军,仍顽强抵抗。城破之时,罗士信英勇奋战,身负重伤后被俘。刘黑闼欣赏他的勇猛,想要劝降,罗士信宁死不屈,痛骂敌酋,最终惨遭杀害,年仅 23 岁。
8、李道玄
李道玄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勇猛善战,深受李世民信任。十五岁时被封为淮阳王,授予右千牛卫大将军之职。在虎牢之战中,他率领伏兵击败窦建德,冲锋陷阵,李世民称赞其英勇,还与他同乘一匹战马作战。后来担任洛州总管,独当一面。然而,在讨伐刘黑闼时,副将史万宝不服这位年轻的主帅,按兵不动,致使李道玄孤军深入,最终战败阵亡,年仅 19 岁。
9、麹棱
麹棱为唐朝初期冀州总管,肩负着守卫冀州的重任。刘黑闼大军压境,麹棱决心坚守,却遭到女婿崔履行的干扰。崔履行自称身怀奇术,让守城者静坐,声称能让攻城者自行溃败。他搭建土坛、设置符咒祈祷,穿着丧服登上城楼恸哭,还让妇女抖动裙子,行为荒诞不经。刘黑闼攻城时,麹棱想要出战,却被崔履行阻止,导致防守混乱,士气大受影响。刘黑闼趁机猛烈进攻,冀州城破,麹棱战死。
来源:晨阡陌慕寒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