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间回到2025年8月6日,特朗普在白宫一纸行政令,把对印度的贸易战彻底升级。
印度这回真的急了,
买俄罗斯石油的那么多,为什么偏偏盯着他,又是关税又是惩罚?
就在特朗普签署对印度,征收高达50%的惩罚性关税的当天,
莫迪宣布将于8月底访问中国,这也是他七年来首次访华,
美国为何铁了心要给印度“颜色看看”?莫迪又为何急着见中国?
时间回到2025年8月6日,特朗普在白宫一纸行政令,把对印度的贸易战彻底升级。
他在命令中写道:“印度仍在直接或间接购买俄罗斯石油,这等于是在资助俄罗斯的战争机器。”
也就是说,印度继续买俄油,就是“间接帮俄罗斯打仗”,
于是,特朗普直接加码——在原先25%的基础上,再加25%,总关税率达到50%。
这一决定将在21天后正式生效,也就是8月下旬。
50%的关税是什么概念?
这将使得美国从印度进口的商品价格翻了一倍,成本激增,企业叫苦,出口商直接崩溃。
也让印度一下子成了全球被美方加税最重的国家之一。
特朗普签字后,印度方面迅速作出强烈反应。
印外交部第一时间回应:“此举不公平、不合理、不公正,我们坚决反对。”
印度行长马尔霍特拉也罕见公开表态,反驳特朗普的“死亡经济”说法,
称:“印度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美国,为18%。美国只有11%。印度经济很健康,也会继续努力。”
印度国大党的议员沙希·塔鲁也站出来说:“50%的关税对印度是打击,对美国也是。
美国人以后将买不起印度商品。”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还直指美国“双标”,
外交部质问道:“为什么中国、土耳其、巴西都在买俄罗斯石油,你们就不管?偏偏盯着印度?”
事实上,这场争端本来是有机会缓解的,最后却变成了彻底谈崩。
原来,早在几个月前,印度就与美方展开谈判,提出希望美国取消对印度钢铝、汽车产品的关税。
印度以为自己是“印太战略”的关键国家,美国会让步。
没想到,美方压根没打算“网开一面”,特朗普拒绝让步后,谈判气氛一度非常紧张,
随后,特朗普又在印巴冲突中发表一些偏袒巴基斯坦的言论,让印度外交团队彻底失望。
谈判直接中止,双方团队互不搭理,外交关系,进入“冰封期”。
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印度不得不重新盘算出路。
首先,莫迪派出高级代表团赶赴莫斯科,与俄方谈判稳定石油供应——不愿被断油。
更引人注目的是,8月6日,也就是特朗普签署关税令的当天,
印度外交部突然宣布:莫迪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访问中国天津,参加上合组织峰会。
这将是莫迪七年来首次访华,时间敏感、意义重大。
不过,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印方公布的行程中,莫迪将不会前往北京,
将缺席9月3日的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
为什么避开?很简单:印度还不敢完全和美国撕破脸。
毕竟,印度还是“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QUAD)”成员,如果莫迪高调参加中国阅兵,势必让美日不满。
所以这次访华,印度的态度很微妙,既想修复中印关系,又不想刺激美国。
换句话说,这是一种“有限亲华”,试图借中国缓冲美国压力。
根据最新报道,莫迪此次访华虽时间不长,但成果不会不少,
在天津峰会期间,莫迪将与中国高层进行闭门会谈,双方初步就“中印新能源合作框架协议”,
未来将在绿色能源、油气替代、储能设施等领域探索联合开发。
印度媒体普遍认为:“莫迪访华,是试图拉拢中国,共同对抗特朗普的关税暴力。”
说白了,印度并不是突然“亲中”,而是被逼得没得选。
尽管特朗普对印度痛下杀手,但白宫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
据彭博社最新消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正在评估对印度在农业和乳制品领域提供一定豁免,
表示:“印方若有诚意,可以单独就部分商品进行谈判。”
但话锋一转,美方强调:“能源问题是红线,印度必须减少俄油进口。”
也就是说,美国愿意在贸易领域松口,但在对俄立场上,绝不退让。
特朗普此举也是释放信号——“印度你要做选择了。”
有趣的是,印度国内对于莫迪的这波操作,也不是全体支持。
印度国大党和多个反对党抨击莫迪“朝三暮四”,外交策略摇摆不定,一会亲美一会亲中,没有长远战略。
有媒体甚至讽刺道:“一个月前还在跟美日开会要对抗中国,这个月就飞去天津谈合作,印度的立场到底在哪里?”
也有声音认为莫迪做得对:“现实就是现实,国家利益最重要。”
毕竟,中国和印度加起来近30亿人口,互为邻国,谁都搬不走。
关键时刻,不找中国找谁?
当特朗普将关税升到50%的那一刻,印度终于明白了,
靠美国,不可靠;得罪中国,不明智。
面对特朗普的贸易重锤,印度不得不向中国靠拢,寻找突破口。
在全球博弈越来越激烈的当下,中印这两个亚洲大国的互动,也将在未来地缘政治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文编辑:X
美对印加征关税,总体税率将增至50%!印度: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 2025-08-07 08:54·环球网
印媒:印度总理莫迪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访华,出席上合组织天津峰会
2025-08-07 12:30·中国青年网
来源:靳律法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