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出版遇上研学①|神兽走进桌游,“占山采矿”“躲避异兽”让经典复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7 16:53 1

摘要:这个暑假,有的孩子仍在各类辅导班中延续内卷,有的孩子则把研学变成了走马观花的观光。而新华书店里,正涌动着一种别样的研学实践教育:在“五育并举”的实践中,于别开生面的活动里,重归阅读本质。比如,在趣味桌游的互动中“占山采矿”“躲避异兽”,在沉浸式体验里认识《山海

这个暑假,有的孩子仍在各类辅导班中延续内卷,有的孩子则把研学变成了走马观花的观光。而新华书店里,正涌动着一种别样的研学实践教育:在“五育并举”的实践中,于别开生面的活动里,重归阅读本质。比如,在趣味桌游的互动中“占山采矿”“躲避异兽”,在沉浸式体验里认识《山海经》中的各路神兽;在纸本图书构筑的信息丛林中穿梭检索,在层层推理间找寻答案、观照自我。近日,河南青年时报记者走进研学现场,探寻其中涌动的独特活力与别样色彩。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

7月29日下午,在中原图书大厦回声馆,20多个孩子围着一张巨大的地毯棋盘争论不休。地图上标记着鹿吴山、丹水等《山海经·南山经》中的神秘地名,孩子们手持卡牌,在“占山采矿”和“躲避异兽”的策略中穿梭。

这是“山海历奇——南山经寻奇”研学活动的现场。在当下研学项目同质化严重的时代,这个以《山海经》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在暑假期间成为全省多家新华书店的主打研学项目,受到许多家长和孩子的欢迎。

从一页书到一个山海世界,从一本典籍到一项研学活动,这背后是怎样一群传统图书编辑的转型突围?他们又是如何破译“文化密码”,让一部“上古时期的百科全书”在孩子们心中“活”了过来?

跨“山海”探“南山”,凭一部经典变身“大富翁”

“《山海经》大家看过吗?那里面是不是有很多山,还有很多神兽?”

“我们看这个地垫,绿色的代表山,蓝色的代表水,这上面分别印着《南山经》中的40座山24条水。”

“现在开始分组,8个小朋友分四组,大家两两组合,寻找自己的搭档。”

下午两点半,“山海历奇”研学活动正式上演。中原图书大厦“新华研学”辅导员宋亚倩做引导,孩子们迅速两两一组,找到搭档。

“柜山队”“青丘山队”“非山队”“鹿吴山队”……组队完毕,孩子们摩拳擦掌,立马进入游戏状态,一场“南山探宝”“占山采矿”的竞技就此展开。

“我已经是第二次玩了”,青丘山队王南劭对游戏规则了如指掌,在被问到是否有信心赢得这一局的时候,王南劭微微一笑,似乎对结果很有信心。

“根据你们抽到的终点,要知道如何规划路线,我们看哪一组最先到达自己的目的地,哪一组赢的金币最多……”宋亚倩既是裁判,也是引导老师,她在一旁不断提醒孩子们要注意游戏规则,要结合山和水中的特色特产及时调整路线。

“耶!”在又一次成功围住一座山,赢得20金的时候,鹿吴山队曹琬晴忍不住和队友张栩涵击掌庆祝。“我们运气一次比一次好,好运连连,挣了不少金币呢!”曹琬晴展示完她们的收获,又扭头和队友商量起接下来要走的路线。

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柜山队率先抵达终点,而自称“好运连连”的鹿吴山队不出所料,成为收获金币最多的“大赢家”。比赛结束,孩子们或欢呼或沮丧,他们相互探讨着游戏过程中的得失,意犹未尽。

曹琬晴告诉记者,自己之前读过有关《山海经》的书籍,但是这样的游戏还是第一次玩,感觉游戏中书里的山和水仿佛都活了,哪座山盛产什么矿石,有什么特产也更加清晰了。

“我给我的搭档打10分”,曹琬晴的队友张栩涵表示,游戏中不光是收获了金币,也学会了如何和搭档配合,如何规划路线,“这样的游戏真的让人还想玩第二次。”

王南劭在复盘得失时说,没有抽到最佳路线,在这场游戏中,他们队似乎缺了点运气,但是用游戏的方式去走进经典,他觉得“比单独读书要有趣多了”。

小队员王昱凯也表示,自己以前没有认真去读《山海经》,回去之后,一定会再读一遍。

据宋亚倩介绍,今年暑假,中原图书大厦共推出三期内容不同的研学活动,每一期都各具特色。其中,以“山海历奇”为特色的“南山经寻奇”活动已经举办了两场,每一场孩子们都很兴奋,结束后总是意犹未尽地要求“再来一局”。

当纸质书籍遇上研学红海,传统出版人如何跨越大山

让孩子们意犹未尽的“山海历奇”,源头是中州古籍出版社(简称古籍社)出版的图书《山海经:中国神兽图鉴》。

这是一本讲述和绘制山海神兽的科普生物知识类AR立体书,通过运用游戏引擎、编程、3D建模等先进技术,让古籍中的山海神兽“活起来”,为读者尤其是青少年带来全方位360°的沉浸式阅读体验。自2023年面市以来,该书上榜多个书单,2024年3月,曾在伦敦书展大放异彩,沉浸式元宇宙体验被央媒誉为中国展区最受欢迎的活动。

“其实,最初我们没想那么远,主要是想依托图书做IP拓展。”古籍社第二编辑室编辑、“山海历奇——南山经寻奇”研学活动的策划人之一何慧婷说。

从一本图书到一项具体的研学课程,传统的图书编辑要跨界新的未知领域,这其中想要突破的不仅仅是工作内容的转型,更多的是来自未知领域的压力。

“关于研学,未入局时你觉得是蓝海,一旦躬身入局,便会发现其实之前没看到的是红海。”何慧婷说,研学领域竞争的惨烈,是她之前想象不到的。

据中国旅行社协会发布《2024年中国研学旅游发展报告》显示,中小学生和大学生是研学游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报告引用艾媒咨询的数据,2022年中国研学游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909亿元,预计到2026年,中国研学游行业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422亿元,显示出市场发展的广阔空间。

然而,市场前景广阔的背后,是竞争的白热化趋势。根据企查查的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国内现存研学相关企业 4.07 万家,而自2023年以来研学企业注册数量为4728家,研学行业发展势头强劲的同时,竞争也在同步加剧。

如何在这片红海中做出特色,拥有一席之地?

近年来,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以“活化内容,触达用户,回归阅读”为核心理念,大力推进内容建设新机制,实施内容建设运营创新突破行动。古籍社以《山海经:中国神兽图鉴》为开端,打造“典籍里的神话世界”融合出版项目,通过跨界联合、技术迭代、全媒体传播等,在文创产品研发、研学课程开发方面发力。

项目启动初期,社里提出三个要求:内容上既要结合对应书籍,又要有足够吸引力;形式上既要成本可控、不容易被同行复制取代,又要便于目标客户快速落地推广;最后还要是“傻瓜式”服务,能够让大家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三个要求叠加,如同三座大山,团队成员又该如何翻越?

出了十几版方案接连被否定,转机就在一次偶然提议

“当时既要回归阅读,又想要酷炫效果,但所有‘想要’的都挺贵。”谈起研发过程,数媒部主任张斌苦笑着回忆。2023年5月,古籍社正式立项开发山海经主题研学。可这些“既要又要”,似乎是一道无解题。

从0到1,往往是最难的一步。从当年5月份立项,一直到10月份,整个项目组都在搞调研、做讨论。方案出了一版又一版,想法提了一个又一个,一遍遍推演,又一遍遍推翻。

打造沉浸式剧场?可单场景布置就需上万元;做剧本杀?需要专业NPC,人手不够根本无法推广;参照乐高让孩子们拼接神兽?市场上29.9元的手工材料包泛滥成灾,很容易被模仿……“我们出了十几版方案,不断被否定。”何慧婷直言,编辑们守着典籍,却找不到连接现代孩子的桥梁。

转机来自一次偶然的提议:“干脆做成大型版桌游?”可这个想法一提出来,立马遭到部分成员的反对:“家长怎么可能为玩游戏买单?”

“德国Haba、比利时Smart Games等世界知名益智玩具品牌都致力于用桌游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大富翁游戏被看作财商启蒙的工具,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通过寓教于乐的游戏走进典籍?”在一次又一次争论后,最终,大家觉得尝试用棋盘的形式让孩子们读懂《山海经》。

目标统一后,编辑们开始攻克“《山海经》的变形记”。

他们将《南山经》中的40座山、24条水系拆解为棋盘上的64个点位,设计出独特的“双目标”玩法:每个孩子抽取起点和终点卡牌,需先抵达地图对角线再折返至终点。通过占据山脉开发资源获取金币,同时需躲避“食人异兽”的惩罚。最终胜负不仅仅取决于抵达速度,还有财富的积累。

这个过程,既要制定经营策略,又要有团队协作精神,对孩子们来说既是挑战又是学习,可谓一举多得。

“要吸引孩子,得先通过他们的审美关”,图书《山海经:中国神兽图鉴》的画风偏写实风格,团队担心不足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在设计研学课程物料包时果断推翻。他们邀请专业的儿童画创作者创作Q版神兽,把神兽设计成“卡姿兰大眼睛”,为矿藏画出闪闪发光的标识。

而书籍中文言文转化是最难的坎。为了便于孩子们理解,项目组制定了“通关宝卷”,“我们校对了中华书局、上海古籍等近十个版本的《山海经》,给每一个生僻字标注准确拼音”,何慧婷说。

省内39家书店上演“山海历奇”,课程同步落地广州

童游山海,趣探南山。一切准备就绪,只待孩子们的检验。可是,当传统经典变形策略游戏,孩子们会喜欢吗?

2024年12月,古籍社创作团队来到南阳路三小,进行第一场校内测试。当四年级学生为“是否开发柜山”争论时,何慧婷惊讶地发现:孩子们会主动分工,查阅手册,寻找答案。

“结束后,孩子们追着问能不能再玩一次”,张斌记得,这个信号给团队吃下一颗定心丸。随后,团队根据老师、孩子们的反馈,进一步优化流程,还升级开发出迷你桌游版本。

2025年暑假,“山海历奇——南山经寻奇”研学课程通过新华书店系统在全省各地陆续开展。据古籍社发行二部主任李杰介绍,目前,该研学课程在省内39家新华书店都有开展,而且,课程不仅在河南,也在广州购书中心落了地。

而对于研发团队来说,“山海历奇——南山经寻奇”仅仅是一个开端,他们当前正在开发苏轼主题研学,将用同样的模式解锁宋词文化。“出版业转型从来艰难。” 张斌感慨道,但当孩子们为游戏策略吵着要查《山海经》原文时,他们知道所下的功夫没有白费,阅读的火种被点燃了。

这个暑假,当你走进省内某个新华书店,或许就能看到孩子们正在争论:“你绕过这条水能省10金币!”“但这座山有矿产啊!” ……他们争执的每座山名、每处矿藏,都来自两千年前的《山海经·南山经》。

当文化从试卷走进游戏,当编辑从书籍走向孩子,或许真正的研学突围已经开始。

来源 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

记者 蔡琳/文 赵墨波/图

编辑 张磊

校对 吕淑丽

审核 田震

来源:东风新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