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演员宗利群:74岁病逝,生前每天步行10公里,儿子是演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7 16:49 1

摘要:说起宗利群这个人,很多观众可能一下子想不起名字,但提起他在荧屏上那张熟悉的脸,尤其是演彭德怀的时候,那股子劲儿,谁看过都忘不了。他是国家一级演员,专攻特型角色,演了60多部戏里边的彭德怀,算得上是最像彭老总的演员之一。

说起宗利群这个人,很多观众可能一下子想不起名字,但提起他在荧屏上那张熟悉的脸,尤其是演彭德怀的时候,那股子劲儿,谁看过都忘不了。他是国家一级演员,专攻特型角色,演了60多部戏里边的彭德怀,算得上是最像彭老总的演员之一。

先说说宗利群的早年日子。他1949年出生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父母都是干活儿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没啥特别的背景。小时候他就对文艺有点兴趣,但那时候条件有限,也没啥机会深挖。念完中学,他就响应号召去当兵了。那年头,参军是很多年轻人的选择,他也觉得部队能锻炼人,还能减轻家里负担。进了部队,他从最基层的士兵干起,一步步往上爬。

部队生活苦是苦,但他适应得快,干活勤快,学习认真,很快就当上班长,后来升排长,再到团参谋长。说实话,这一路不容易,得靠真本事和吃苦精神。到1988年,他已经是汽车团的营长了,中校军衔,负责后勤运输啥的。部队生涯给了他一身硬骨头,也让他养成了严谨的作风,这后来在演戏上帮了大忙。

转行当演员这事儿,对宗利群来说挺意外的。198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女教官的报告》,需要部队帮忙运物资。他带队去现场,卸货的时候,导演一眼看中了他那军人的气质,就问他愿不愿意试个小角色。他演了个炮兵旅参谋长,虽然戏份不多,但演得像模像样,靠的就是部队那股子真实劲儿。从这儿开始,他接触了影视圈,觉得挺有意思的。两年后,1990年,他接了《大决战》系列的戏,第一次演彭德怀。这部戏是大制作,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部曲,他从头演到尾,观众反馈特别好。大家都说,他那身高173厘米、体重75公斤的体型,加上眼神和气场,跟彭老总特别像。从那以后,他成了彭德怀的特型演员,接了不少类似角色。

算下来,他演彭德怀有60多次,跨了好几十年。像1995年的《大转折》,他又演了这个角色。2005年的《亮剑》,那是部热播剧,他客串彭德怀,帮李云龙解围那段,观众看得热血沸腾。还有2009年的《建国大业》,他继续演彭德怀,跟一堆大牌明星搭戏。2011年的《东方》,他演得更细腻了点。其他作品里,《太行山上》、《抗日名将左权》、《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毛泽东》、《重生》这些,他都反复演这个角色。

为什么总找他?因为他不光外形像,还钻研历史,了解人物背景,演得有深度,不是光模仿表面。国家一级演员这个称号,就是对他专业的认可。除了彭德怀,他也演过其他角色,比如2016年的《荒村怨灵》,那是部惊悚片,他演吴父,换了个风格。还有纪录片《重生》,他又回彭德怀了。他不光演戏,有时候还当制片主任,帮着协调现场事儿。整个生涯,他没大红大紫,但稳扎稳打,靠实力吃饭,在圈里口碑不错。

宗利群的生活习惯挺值得一提的。他生前特别注重健康,每天步行10公里,这事儿不是吹牛,是圈里朋友都知道的。多年前他得过脑梗,那时候就意识到身体重要了。从那以后,他就坚持锻炼,不管多忙,都挤时间走路。10公里不是小数目,得走一个多小时,但他雷打不动。为什么这么坚持?因为演戏这行,身体是本钱,尤其是他这种中年转行的,得保持状态。步行不光练体能,还能放松脑子,对他来说是种调节方式。说实话,现在很多人坐办公室,动都不动,他这习惯接地气,提醒大家健康得靠自己管。脑梗那事儿让他警惕起来,后来几年他注意饮食和休息,但旧病还是有隐患。

家庭方面,宗利群娶了葛仲新,两人感情稳当,生了个儿子叫宗帅。宗帅小时候没直接进演艺圈,先在军乐团吹大号,那时候体重190多斤,挺壮实的。后来受爸影响,对表演感兴趣,就转行当演员。为了这事儿,他狠下心减肥,瘦了50多斤,考进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大学毕业后,宗帅正式入行,当了演员,还当导演。宗利群挺支持儿子的,帮他参演作品啥的。比如宗帅执导的《青出于蓝》,宗利群不光出钱当出品人,还亲自演了个角色。

晚年宗利群住在南戴河,那地方靠海,环境好。他减少了工作量,但还是偶尔接戏。脑梗旧疾一直跟着他,朋友们都担心,但没想到走得这么突然。2023年4月14日晚8点,他在家因病去世,74岁。消息传出,圈里很多人发文悼念,说他为人朴实,低调。

遗体告别仪式4月18日上午9点在八宝山梅厅举行,好多朋友去送最后一程。他的走,让人想到生命无常,就算坚持锻炼,也挡不住病魔。但他留下的那些角色,观众还能在电视上看到,算是一种延续。

来源:烟寒若雨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