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一县留守老人云端赶集玩出花,这样的集市你见过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7 15:17 1

摘要:每周一至周五,普安县总会有一个村寨的院坝化作“云上乡场”——留守在家的老人们纷纷带着自家的土特产品凑到手机前,屏幕那头订单如雪片纷飞。这场传统农耕与直播经济的奇妙碰撞,正由一支平均年龄28岁的“助农直播队”悄然点燃。

每周一至周五,普安县总会有一个村寨的院坝化作“云上乡场”——留守在家的老人们纷纷带着自家的土特产品凑到手机前,屏幕那头订单如雪片纷飞。这场传统农耕与直播经济的奇妙碰撞,正由一支平均年龄28岁的“助农直播队”悄然点燃。

“请你们把我这只鸡卖了。”盘水街道河边村村民岑兴美说。

“马上,马上。4.2斤的一只乌骨鸡,号码牌是69号,想要这只鸡的家人先截屏再去拍。”兴中镇助农直播队队员温娟说。

话音刚落,岑大娘的两只乌骨鸡就被网友买走。

“以前拿去街上卖不走还要贴午饭钱、贴车费这些,来这里方便。”盘水街道河边村村民岑兴美说。

“看到他们的微笑,心里面暖洋洋的,感觉自己也是一个能干的人。”兴中镇助农直播队队员温娟说。

直播队的作用远不止代卖。李本发大爷曾对微信收款心存疑虑,这着实影响了老人的收入。队员们成了老人们的“数字导师”,教部分老人学会了用收款码,甚至帮助丁富相老人卖了8头牛。

“以前去赶集人家叫扫微信我不敢扫,怕把钱扫飞了。现在也会用微信了,钱也到账了。”盘水街道河边村村民李本发说。

“以前拉牛去街上卖,有时候卖不走。后面宰了请他们来卖肉,一头牛差不多两个小时就卖完了,一头牛多卖几百到一千块钱。”兴中镇养牛户丁富相说。

年轻的直播队员们在工作中吃了不少苦,也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曾经被我们老乡家的狗追得到处跑,被鸡啄伤过,像我手上的这个伤口就是昨天下午直播的时候被鸡啄的,刚开始讲话也有一点点发抖,但是现在好多了,我们一般都能凭借自己的技巧去分辨鸡的品质和年龄。”兴中镇助农直播队队员于钘说。

2024年9月以来,兴中镇自筹28万元,并争取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16万元将助农直播队扩建至28人。开播才一个多月,兴中镇的大宗农产品就卖断了货,直播队只得转战其他乡镇,最远到了晴隆县的中营镇。这也让部分头脑灵活的村民迅速嗅到了商机,开始规模化发展菱白、乌洋芋、红米等产业。近两年来,这支“新农人”团队共在2个县7个乡镇直播300多场,帮助1500多户村民卖出300多万元的山货。

“到明年3月份,我从事电商行业就是10周年了,积攒了很多的经验,在我们运作的过程中就能避免去踩很多的坑。兴中镇党委对我们电商的工作板块也是非常支持,我感到最自豪的就是把我们兴中的党委书记也带上来一起做直播,这样下面的公职人员就会更加努力。”兴中镇助农直播队领队邓倩说。

“我去年种了一部分茭白,他们助农直播队帮我们销,效果很好。今年发展到70多亩,我又发动上面那个组的群众发展了40多亩。”兴中镇红岩村村民谭化福说。

“未来我们要把好直播间的品质,真正打响“云上兴中”的品牌,最终达到以销带产,用直播间的流量来影响和调整兴中镇的产业布局。同时,进一步让更多的村民参与直播,助力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兴中镇党委书记岑家祥说。

来源:小园农村导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