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2025中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圆满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家楼宇经济组织推荐了近30个城区参与了本次优秀城区案例评选,长宁区荣获“2025年中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区”称号,是上海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区。
近日,“2025中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圆满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家楼宇经济组织推荐了近30个城区参与了本次优秀城区案例评选,长宁区荣获“2025年中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区”称号,是上海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区。
产业集聚赋能楼宇发展
通过强化企业招引和重点企业转化,2019—2024年,重点商务楼宇经济贡献年均增长率达23.5%,2024年楼宇经济贡献占全区比重近60%;楼宇单位面积产出效益不断提升,重点商务楼宇平均亩产位居全市前列,彰显强劲发展韧性。
临空园区
航空服务优势突显,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集聚东航系、春秋系等航空龙头企业,以及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等航空功能性机构;数字经济势头强劲,“虹桥之源”在线新经济生态园、金虹桥国际中心等园区、楼宇,集聚6100余家数字经济企业;时尚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上海虹桥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科技与时尚、文化充分融合,长宁德必易园入选市级示范文创园区;人工智能产业集聚成势,“上海硅巷”科创街区集聚了新微智谷等10余家创新载体、50余栋商务楼宇以及500余家科技企业;金融服务创新发展,长宁金融园、西郊国际金融产业园两大金融特色载体集聚各类金融企业和机构千余家;生命健康产业加快发展,大虹桥生命科学创新中心集聚了国药集团、上生所、丹纳赫等知名企业,“生命元山”等载体项目建成。
载体空间有序提质扩容
全区楼宇园区载体资源总量达282处,合计建筑面积约700万平方米。载体资源供给充沛,包含商务楼宇、创意园区、老洋房等多种载体形式,形成了规模可观的优质载体集群。从布局来看,这些载体集中分布在东部中山公园、中部虹桥、西部临空三大功能区,各区域依据产业定位形成差异化载体布局,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发展需求。
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近年来,新建载体持续入市,IM长宁国际广场、光大安石虹桥中心、东虹桥中心等一批高品质楼宇已相继投用,进一步丰富了区域商务载体类型。“十四五”以来,新建商务楼宇项目累计18幢,其中15幢已建成;2025年,虹桥上城、晶耀虹桥、AFA融侨中心3个新建项目将陆续推出,预计释放办公及商业空间超过100万平方米,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空间支撑。
新建(改建)商务楼宇
楼宇信息管理精细规范
优化“营商通”平台,构建专业化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健全涵盖楼宇载体、注册企业、办公企业等信息的数据库,为招商引资、楼宇协调、企业服务等工作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平台强化投资促进资源数据集成运用,在楼宇资源统计分析、招商进度统计展示、三维产业地图、企业诉求分级分层流转等方面实现升级,打造出科学有效、清晰全面的楼宇数字档案。
同时,构建商务楼宇综合评价体系,聚焦硬件设施、经济效益、营商环境、绿色环保、智能管理等维度,选取楼宇面积、入驻率、重点行业聚集度、物业服务等指标,科学评价楼宇经济发展质效。通过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展对楼宇企业的精准排摸、精准招商和精准服务,实现对重点商务楼宇企业的分类监管与服务,确保楼宇管理的精细化和高效化。
中山公园地区
楼宇经济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长宁作为“虹桥品牌”发源地,是全市最早发展楼宇经济的中心城区之一。接下来,长宁区将持续优化楼宇经济生态,提高亩产率,集聚产业“上下游”为办公“上下楼”,聚焦楼宇经济从“高楼林立”走向“高效联动”,进一步以精准服务激发企业成长动力,以创新理念书写长宁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活动由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指导,中国投促会楼宇经济工委会和中信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来源: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