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全面实施,湖南省永州市、张家界市近日通报的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追责问责情况引发关注。两地共对54名责任人启动问责程序,其中3名副市长被诫勉谈话,暴露出生态治理中的深层次问题。
随着《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全面实施,湖南省永州市、张家界市近日通报的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追责问责情况引发关注。两地共对54名责任人启动问责程序,其中3名副市长被诫勉谈话,暴露出生态治理中的深层次问题。
永州市36人问责全景
扬尘治理失守:冷水滩区城管局渣土中队中队长周吉亮因对施工许可证核查不力被记大过,5名职能部门领导被责令检查。
铸造业转型滞后:蓝山县科工局党组书记邱运成因上报虚假整改结论被警告处分,村支书刘辉林因协助企业造假遭党内严重警告。
园区基建短板:祁阳市3名副市长因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同步被诫勉,成为本次问责最高级别官员。
越界采石乱象:永定区一碗水村原党支部书记李启伍因假借防火道名义采石被免职并处分,自然资源局执法副队长杨春林同受严重警告。
新能源车推广不力:市交警支队4名干部因高排放车辆限行执行不严被集体问责,暴露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梗阻。
虚假整改痼疾
蓝山县铸造企业使用淘汰设备长达3年未被发现,监管部门竟在申报材料中集体"盖章背书",反映出形式主义整改的典型特征。
监管链条断裂
祁阳工业园污水厂处理能力不足问题早有预警,但住建、环保、园区管委会等多部门推诿扯皮,最终导致副市长层级被问责。
政绩观偏差
张家界"设施农用地"变相采矿、永州生物质锅炉整治拖延等案例,凸显部分领导干部仍存在"重发展轻环保"的思维定式。
穿透式问责:从村级组织到市级领导,实现责任追究全链条覆盖;
精准化量纪:区分直接责任与领导责任,对虚假整改者从严处理;
整改动态评估:永州已建立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张家界启动新能源车三年替代计划,彰显"问责-整改-提升"闭环管理成效。
中南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彭某指出:"54人问责案例释放出强烈信号——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领导干部履职的刚性约束。"随着中央与省级环保督察常态化,这种"长牙齿"的监督机制将持续压实绿色发展责任。
来源:朴华环保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