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中科院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的研究显示:终身摄入尼古丁,可通过调节体内鞘脂代谢,进而帮助机体减慢年龄相关的运动能力衰退。此前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更是显示:尼古丁或能降低40%死亡率。
“吸烟有害健康”早已成为常识。香烟中的“尼古丁”不仅是烟瘾等不良习惯的“元凶”,还会诱发多种癌症,是公认的有害成分。
然而,中科院发表于《 Advanced Science》的研究显示:终身摄入尼古丁,可通过调节体内鞘脂代谢,进而帮助机体减慢年龄相关的运动能力衰退。此前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的研究更是显示:尼古丁或能降低40%死亡率。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尼古丁真的被冤枉了?
根据《Advanced Science 》刊载的论文,研究人员从8周龄开始,持续22个月令小鼠摄入尼古丁。实验中可以观察到,老龄小鼠运动能力衰退显著减慢,同时伴随焦虑行为减少。
处死小鼠后的解剖结果则显示,实验组小鼠体内脂肪分布模式明显趋近年轻小鼠。研究团队认为,鞘脂代谢或是尼古丁产生影响的核心机制之一。
而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刊载的早期研究中,研究人员还曾发现,尼古丁能够改善NAMPT活性、进而增加NAD+合成。后者在30岁后水平就会随年龄增长逐步下降,是线粒体三羧酸循环等生物活动的重要参与者,被认为关乎众多衰老问题。
那次实验中,研究团队持续以含2μg/ml(微克/毫升)尼古丁的水持续喂养6至12个月的小鼠。实验组不仅并未出现“毛色灰白”、“行动迟缓”、“反应呆滞”等表现,甚至年岁增加却更加“生龙活虎”,死亡率比对照组足足低40%。
鞘脂代谢和NAD+调节两大核心机制的探明,使得尼古丁研究在学界引起广泛关注。一些好事的烟民也欢呼,“这下有理由不戒烟了”。
对此,科学家特别提醒,吸烟是诱发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的主要因素之一,还会加速身体各项机能衰老。
2018年,《Science》刊文表明,烟龄越长、吸烟量越大,机体细胞损伤越严重。即便戒烟,恢复率也不足40%,且吸烟对细胞的影响是不可逆的。另有研究指出,吸烟会对肺部、心血管系统造成器质性伤害。
相较之下,同样围绕NAD+调节的“益I生I好”类成果,在实际应用中显然走得更远。其核心成分是NAD+前体物质,相关研究可以追溯到2013年的哈佛实验室。华盛顿大学、东京大学等跟进的小规模临床中,持续补充的受试者,可以观察到NAD+水平显著提升,骨密度、肌肉力量等也改善显著。
亮眼的实验数据,使得该物质一经亮相就引起重视。不过由于其早期克价高达2万,最初只在超级富豪中流通。港媒报道显示,李氏也曾亲自打飞的奔赴美国尝试,试后直接砸下1800万美元支持研究。
直至我国企业近年攻克量产壁垒,该物质落地为大众得以接触的“益I生I好”制品。品牌方TS还联合诺奖得主杰弗里·霍尔,调用10万亚洲人体数据库,精准复配PQQ、萝卜硫素推出PLUS版本。
京东商智数据显示,其上线后迅速吸引10余万用户,好评如潮。尤其是益I生I好PLUS,评论区常见“找回活力”、“比进口适合我”等字眼。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推进,或许几年后尼古丁也能实现这样子的应用,但相信一定不会是以香烟的形式。
卫健委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吸烟率高达50.6%,每年相关死亡人数超100万,受二手烟影响的人群占比达68.1%,约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10%。《健康中国2030》更是明确提出,要将全国无烟人口比例提升至80%。
自哥伦布在美洲发现烟草后,香烟便迅速流行全世界;然而随着科学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其中尼古丁、焦油等物质的危害,戒烟的呼吁也从未停止。
如今,大众对健康的重视与日俱增,连曾经被视为“恶魔”的尼古丁,也被纳入抗衰的研究领域。但为了健康,还是把烟戒了吧!
来源:青优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