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人类将解决衰老?剑桥科学家预言成真,业内:线粒体是关键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7 13:14 1

摘要:这是剑桥学者奥布里·德·格雷在2010年向衰老下的战书。作为老年病学家,格雷教授相信,随着前沿生命科技技术的突破,人类将有能力修复衰老给机体带来的损伤,从而实现老而不衰的理想。

“20年内,人类就能攻克衰老这一难题。”

这是剑桥学者奥布里·德·格雷在2010年向衰老下的战书。作为老年病学家,格雷教授相信,随着前沿生命科技技术的突破,人类将有能力修复衰老给机体带来的损伤,从而实现老而不衰的理想。

而随着时间的临近,生命科技似乎突然迎来了拐点,人类也渐渐揭开了衰老的面纱。越来越多的研究都将衰老的矛头指向了线粒体,学术界也开始对干预线粒体功能展开研究。在一众研究中,剑桥大学线粒体生物学组负责人Mike Murphy发现了MitoQ分子,让人类首次对线粒体实现了靶向干预。

这会让人类离老而不衰的理想更进一步吗?

一、剑桥科学家发现MitoQ分子,实现靶向干预

线粒体作为人体细胞的“能量工厂”,为各项机体功能提供能量。在线粒体产能的过程中,会在体内产生自由基。随着自由基的积累,线粒体的产能效率会日趋下降,从而开始影响诸如免疫、代谢、神经、心血管等多个维度,开始出现衰老的表征。好比是长时间不做保养的汽车发动机,动力会越来越弱,要及时加以干预。

鉴于自由基在线粒体老化中的影响,如何实现靶向干预的难点落在了,如何将抗氧化剂直接送至线粒体内部,并在此处保持足够的浓度和活性。

Mike Murphy教授发现的MitoQ分子对此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MitoQ分子自身便带有正电荷,进入体内后,其与线粒体内膜中的负电荷相互吸引,进入线粒体内部自由基产生的核心区域。

为了验证靶向作用与传统干预方法的差别,剑桥大学专门开展了研究。结果显示,中老年人群每日受到20mg MitoQ干预3个月后,细胞能量代谢、衰老进程都发生一定改善。[1]

二、衰老是可干预的,逐渐成为共识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对于衰老我们都束手无策。然而,随着诸如MitoQ分子等前沿衰老干预技术落地后,人类对抗衰老的武器库已经越来越丰富。世卫组织也正式发声称,“衰老是一种疾病,可治。”

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尤其是中高净值人群,已经将衰老干预作为一项健康投资的刚需。《中国高净值家庭现金流管理报告》数据显示,年收入在300万以上的高净值家庭,每年在衰老干预上的费用接近30万。


而上述剑桥MitoQ分子已有900余篇文献证明其权威性,剑桥、哈佛、美国国家老龄研究所、梅奥诊所等研究所也陆续进行了100多项实验,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心血管、代谢等多个领域检验其干预的程度。


如今品牌方也已经在新西兰、美国、亚太地区等多地打开市场。在品牌方做出的用户回访中,不少用户表示,“MitoQ品牌方耗费6000万美元进行的大量科研,并对用户公开实验数据,很大程度上是自己愿意成为长期客户的主要原因。”

三、生命科技井喷式发展,“20年之期”或成真

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关于衰老干预的研究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突破边界。从哈佛医学院提出的NAD+,到剑桥大学Mike Murphy教授的MitoQ分子。曾被视为天方夜谭的的“20年解决衰老"的预言,正逐渐显露出清晰的现实轮廓。

全球老龄化浪潮的紧迫性,也恰为这些技术提供了最迫切的应用场景。联合国数据显示,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20亿,医疗、养老等社会成本将吞噬GDP的30%以上。而健康寿命每延长2.6年的愿景,绝非简单的数字游戏。

正如爱因斯坦医学院老化研究所所长所言:“这不是延缓衰老,而是重新定义'老年'的起点。”当诸如MitoQ这类生命科技技术,老龄化危机终将转化为人口红利的转折点。

[1]Mitochondrial-targeted antioxidant supplementation for improving age-related vascular dysfunction in humans: A study protocol - PMC

来源:家庭医生杂志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