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就有所谓人体五大感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说法。当然,现代科学阐释了更多更微妙的感觉类型,如平衡觉,再如对饥饿或疲劳的感知能力。
关注,从此你的世界多点科学~
在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就有所谓人体五大感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说法。当然,现代科学阐释了更多更微妙的感觉类型,如平衡觉,再如对饥饿或疲劳的感知能力。
随着研究深入,各种证据将我们引向一种专门对消化系统信号作出反应的感官——“肠道感官”。
此前有科学家发现:人体肠道内壁存在某些感觉神经元,它们能感知特定刺激,并直接联系位于其附近、与其建立起突触连接的特殊神经细胞;后者被称作“神经荚”(neuropods),通过与迷走神经形成的突触连接大脑,故可将肠道感知的刺激传给大脑。
至于那些刺激具体是什么,发现上述现象的其中一位学者玛雅·凯尔伯勒(Maya Kaelberer)表示:“我们原先了解到,小肠里的神经荚细胞会感知并快速响应营养物质。由此我们联想到,或许结肠内的神经荚能感知肠道微生物群?于是着手验证假设,并成功通过实验证实了理论。”
2025年7月,感觉神经胃肠病学家凯尔伯勒与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于《自然》杂志发表文章,进一步扩展“肠道感官”的功能——
实际上人体一直都在直接感知消化道数以万亿计的大量细菌并与它们交流,我们的神经细胞总在实时响应肠道菌群的信号,包括那些告诉大脑“该抑制食欲了”的信号。
研究团队重点关注了许多肠道细菌鞭毛里存在的一种古老蛋白质,即鞭毛蛋白(flagellin)。他们发现,当人体进食时,肠道细菌似乎会分泌更多鞭毛蛋白,而神经荚细胞能通过一种TLR5蛋白质(全称“Toll样受体5”)的来检测鞭毛蛋白。
鞭毛蛋白是构成细菌鞭毛的主要蛋白质,呈丝状或球状。多个鞭毛蛋白分子聚合形成空心螺旋状、能高频率旋转的鞭毛,从而帮助细菌运动。
Toll样受体5属于模式识别受体,主要表达于免疫细胞和上皮细胞(例如肠道黏膜上的)表面,具有识别细菌鞭毛蛋白的功能。
小鼠实验还表明,这种相互作用可能是调控饥饿感的关键机制:当凯尔伯勒等人直接通过结肠向禁食小鼠注射鞭毛蛋白时,小鼠的进食量较平时更少。随后,他们敲除小鼠神经荚细胞的TLR5受体并重复实验,结果小鼠持续进食,体重增加。
研究团队最终得出结论:细菌鞭毛蛋白水平的提升,会作为实时信号传至大脑以抑制饥饿感。在此过程中,神经荚细胞扮演核心角色,通过TLR5受体捕捉信号,然后经由迷走神经快速向大脑报信。
如果此前我们将小肠神经荚感知营养物质的能力称为“第六感”,那么现在新发现的结肠神经荚探测肠道微生物的技艺,或许可视作“第七感”。
当然,我们需要更多研究来进一步确证并深入理解这种“神经生物传感”(neurobiotic sense)机制在人体内的运作方式。假若确凿无误,它将产生深远的科学和医学影响。
例如,某些健康状况,抑或饮食与环境之类的因素,可能改变肠道细菌、神经荚细胞及大脑之间的信息传递,但基于对微生物感知的认知,未来我们或可安全地调控该机制以治疗、预防相关疾病。
凯尔伯勒打了个比方:
想象你生活于一个目力所及皆为蓝色的世界:蓝天蓝云蓝街道,从蓝轿车上下来一身蓝衣的你回到蓝色小家……突然发现蓝色餐桌上摆着颗橙色柑橘——如此对比会带给你的感官以强烈冲击、深刻印象。“而我们所期待的,就是在不使用橙橘的情况下,通过调控感知机制创造类似的体验。”
杜克大学团队已经开了个好头,下一步计划是揭示肠道神经荚细胞是否也能检测免疫相关信号。
资料来源:Newly Discovered Gut ‘Sense’ Could Change How We Think About Hunger and Health
月刊定价
15元/期
全年订阅价
180元
全国各地邮局订阅 邮发代号:4-263
机构订阅,请拨打
021-53300839;
021-53300838
来源:世界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