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一次,苏东坡和老友王巩相聚,席间,他问起那日气氛组里一位名叫寓娘的女子有关岭南风土人情以及这些年他们是如何走过来的事,寓娘答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东坡听后,心生钦佩,提笔作词以赞。
那一瞬间,一个男人仿佛被一个女子点化了[太阳]。
女子有灵,东坡有笔,成就了千古名篇《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后来,这部作品又多多少少地点化了世间许许多多的人。
寓娘,本名宇文柔奴,是北宋官员王巩的侍妾兼歌妓,因聪慧机敏、精通音律而颇受家主器重。
元丰年间,王巩因苏东坡的乌台诗案遭贬谪至岭南宾州(今广西宾阳)五年,当时他的妻妾、下人,大多都走了,唯独柔娘愿意随行,陪伴左右,期间历经瘴疠困苦,仍保持豁达心境,度过了二人一生中最凄苦的一段时光。
后来,对仕途已无雄心壮志的苏东坡47岁了,他一直对王巩被自己牵连一事很内疚,经常写信问寒问暖,直到二人再次相见叙旧,把酒言光阴。
上学时读一些诗词,只是觉得朗朗上口,不懂其背后的历历艰辛。
人至中年再读,才感受到其间心境的流转,虽时过境迁,但物非人是[太阳](不是物是人非)。
寓娘只是一位普通的歌妓,她对身世境遇的安然以待,如同她爱得坚贞一样。
原来,一个人,不管什么身份,从事什么职业,其道与术、德与业是可以并驾齐驱,共浮沉的。
苏东坡后来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文坛首席,不仅是他文笔好,而且心地更好。
来源:大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