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劳动范”——萌娃在烟火气里感悟生活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7 10:54 1

摘要:蝉鸣接替了上课铃,暑假中的同学们被一股“劳动风”吹得干劲十足。厨房里,“小卫士”顶着满脸泡沫洗碗,笑声比水流声还亮;房间里,一年级萌娃踮着脚尖给书架“排队伍”,小脸上写满认真;灶台边,热油淋进调料碗“滋啦”一响,香气勾得全家人都围过来。这个夏天,兰州市城关区多

蝉鸣接替了上课铃,暑假中的同学们被一股“劳动风”吹得干劲十足。厨房里,“小卫士”顶着满脸泡沫洗碗,笑声比水流声还亮;房间里,一年级萌娃踮着脚尖给书架“排队伍”,小脸上写满认真;灶台边,热油淋进调料碗“滋啦”一响,香气勾得全家人都围过来。这个夏天,兰州市城关区多所学校把劳动课搬进了生活的角角落落,让孩子们在洗碗、理房间、做美食的点滴里,用双手触摸生活的温度,悄悄攒起成长的底气。

云麓山学校:烟火气中的“劳动小能手”

“妈,今天我包的饺子能当‘金元宝’不?”云麓山学校的厨房里飘出同学们清亮的童声。这个暑假,学校发起的“家务劳动实践”,让每个家庭都成了劳动“练兵场”。曾经吃完饭就溜的小家伙们,如今主动扛起家务“责任区”,在烟火气里悄悄长大。

厨房永远是最热闹的“战场”。同学们系着爸爸妈妈的大围裙,站在水池前给碗筷“搓泡泡”,泡沫溅到鼻尖也顾不上擦,还仰头宣布:“我是厨房小卫士!”妈妈偷偷拍了照片发朋友圈,“现在收拾餐桌比抢遥控器积极多了。”跟着妈妈学包饺子的同学更厉害,指尖捏出的褶皱均匀得像用尺子量过,饺子在案板上排起队,他们举着成果问:“是不是比超市买得还精神?”切黄瓜的男生攥着小刀小心翼翼,切好后先端给爷爷“验收”,爷爷直点头,男生小脸上写满“求表扬”。最暖的是一对姐弟,饭后一个擦桌子哼着歌,一个摆椅子踮着脚,餐厅很快亮堂堂,妈妈笑着说:“看着他们分工干活,比考100分还让人心里甜。”

书桌和衣柜成了“整理实验室”。“我的书桌我做主!”一位女生在劳动日记里贴了两张对比图:左边是“文具迷宫”,右边是分类归位的“学习乐园”,连抽屉里的橡皮都按颜色排了队,她得意地画了个笑脸:“整齐的桌子,写作业都变开心啦!”挑战整理衣柜的男生更有成就感,一开始他把衣服胡乱塞进柜子,第二天找T恤翻得满头汗;用上老师教的“小妙招”后,上衣、裤子、袜子各就各位,现在他拍着胸脯说:“找衣服?10秒钟搞定!”爸爸故意考他:“蓝色运动裤在哪?”他“嗖”地拉开抽屉,果然一秒找到,得意地差点蹦起来。

还有群“家庭小管家”在责任田里长出新本事。承包“绿植角”的男生,每天给绿萝浇水、给多肉晒太阳,还认真记“浇水日记”。有盆多肉因为浇水太多烂了根,他急得先问智能助手,又追着爸爸问“秘诀”,总算学会了“见干见湿”的养护法。如今那盆重新栽的多肉冒出新芽,他每天早上都要蹲在阳台数新叶,像守护着宝贝。跟着家长去菜市场的同学也有新发现,踮着脚看摊主称菜,把价格记在小本子上,回家后还像模像样给妈妈“报账”;帮弟弟整理玩具的女孩说:“教弟弟分类,比自己玩还开心,原来照顾人是这种感觉呀。”

“让孩子做家务,不是替我们分担,是让他们懂责任、会珍惜。”老师的话点透了活动的初衷。从家长晒的照片里能看出,孩子们从“手忙脚乱”到“得心应手”的变化:洗碗时溅起的水花,整理时额头的汗珠,都是成长的印记。正如一位妈妈说的:“看着他认真擦窗户的样子,突然发现——我的小不点,真的长大了。”

宁卧庄小学:萌娃的“房间变形记”

“老师你看,我的书架会‘站队’啦!”宁卧庄小学一年级(2)班组织开展了“争做整理收纳小达人”的综合实践活动,孩子们争着展示,让一群刚入学的小家伙,在家长的帮带下,把自己的小房间改头换面,长出了自理的本事。

书桌先迎来“大变样”,以前蜡笔滚到桌角,练习本折着角堆成山,橡皮“失踪”是家常便饭。在妈妈的引导下,孩子们先踮着脚擦桌面,抹布在手里转着圈,连缝隙里的铅笔屑都抠得干干净净;再给文具“找新家”,铅笔跳进笔筒站军姿,橡皮住进小盒子排好队,课本练习本叠得方方正正。一位男生对着整洁的书桌说:“以后我们就是好朋友啦!”

书架成了“分类小课堂”,面对高低不一的书本,孩子们学着按“大小个”“种类”分组。女孩给《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贴了同款贴纸,“它们是好朋友,要挨在一起。”男孩把恐龙百科放在最上层,“这样恐龙就能‘保护’所有书啦!”当东倒西歪的书终于排好队,孩子们叉着腰绕书架转了三圈,自豪的笑容比贴画还亮眼。

铺床叠被堪称“大挑战”,床单总在脚下溜,被子像条不听话的毛毛虫,妈妈们示范时,小家伙们瞪大眼睛盯着:“先把长边对齐,再折成小豆腐块……”尽管叠出的被子歪歪扭扭,像块“软乎乎的云朵面包”,但他们仍小心翼翼拍平边角,把心爱的玩偶摆在床头,轻声说:“今天辛苦啦,晚安哦。”

“整理的是物品,长的是心智。”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当孩子们琢磨着给物品分类,其实悄悄懂了“分类”的门道;当他们看着自己收拾的房间,心里会升起“我的天地我做主”的底气;当汗水滴在地板上,也慢慢读懂了爸妈每天做家务的辛苦。这些看似琐碎的劳动,正在给他们的未来攒本事。

红山根小学:凉拌藕片香飘劳动课

“滋啦——”红山根小学五年级(4)班同学家的厨房里,热油淋进调料碗,瞬间激发出蒜香和芝麻的浓郁气息,孩子们的欢呼差点掀翻屋顶。这个小暑,学校把节气文化和劳动教育拧成一股绳,开了堂“凉拌藕片”家政实践课,让孩子们在做传统美食时,摸透节气里的老智慧。

“古人说‘小暑食藕清热’,就像给夏天降降温呢。”屏幕里,莲藕从池塘到餐桌的旅程看得孩子们入迷,凉拌藕片的分步视频更是让他们摩拳擦掌,有人在笔记本上画步骤图,连“加白醋防氧化”的小细节都标了重点。

厨房里的“小厨神”们各显神通,选藕时,孩子们捏捏藕节,敲敲表皮,学着摊主的样子判断新鲜度;切藕片更考验功夫,有人切得厚如硬币,有人薄如纸片,大家笑着互相打趣:“你的藕片能透光啦!”

最紧张的是焯水环节。把切好的藕片倒进沸水,孩子们盯着表倒计时,生怕煮过头。捞出后立刻投入冰水,瞬间变得脆嫩。调制料汁时,蒜泥、小米辣、白芝麻列队站好,滚烫的热油一淋,香气“嘭”地炸开。

当翠绿的香菜和黄瓜丝撒上,一盘盘凉拌藕片摆在眼前,酸香扑鼻。孩子们夹起自己做的藕片,有的先敬给爸妈,有的迫不及待塞进嘴里,脆爽的口感让眼睛都眯成了月牙。“原来自己做的菜,比零食还好吃!”一位男生边吃边说。

这个暑假,城关区的劳动教育没有课本,却比课本更生动。从云麓山学校的家务责任区,到宁卧庄小学的整理小天地,再到红山根小学的节气美食坊,孩子们在动手干活里,懂得了分担,学会了坚持,摸透了生活的道理。这些在汗水里长出的本事,终将成为他们未来最扎实的底气。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纪敏

来源:阿英健康育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