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能还有不少人记得,10多年前英国知名汽车节目《巅峰拍档》(Top Gear)的某一期中,主持人前往中国评测当地生产的汽车,节目组当时的评价极为苛刻:装配工艺粗糙、发动机动力不足,安全标准更是形同虚设。不过,他们当时有一点说得很准,那就是中国汽车最终会涌入全球
可能还有不少人记得,10多年前英国知名汽车节目《巅峰拍档》(Top Gear)的某一期中,主持人前往中国评测当地生产的汽车,节目组当时的评价极为苛刻:装配工艺粗糙、发动机动力不足,安全标准更是形同虚设。不过,他们当时有一点说得很准,那就是中国汽车最终会涌入全球市场。这一刻已然到来。如今,中国汽车不仅大量出口,还在设计、性能,尤其是安全方面树立了新的标杆。
近日,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 NCAP)发布的最新测试报告显示,2025年迄今为止,Euro NCAP测试的28款车型中,有18款获得了最高的五星安全评级,且中国制造的车型以13席占据绝对主导。从动力类型来看,获得五星评级的车型中,共计有11款纯电动汽车,且大多为中国品牌。“这一惊人的数据彰显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巨大进步。”外媒如此评价道。
01中国产电动汽车安全性能亮眼
长期以来,欧洲碰撞测试被视为安全方面的黄金标准。作为全球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汽车安全测试机构之一,Euro NCAP的成员包括欧洲各国政府交通部门、汽车俱乐部、消费者组织及研究机构等。根据官方政策,每个成员组织每年至少赞助评估1款车型,优先选择销量高或技术创新的车型,且必须为通过欧盟型式认证的量产车型。为确保公正,测试车辆由Euro NCAP匿名采购,或从早期生产批次中随机抽样。
近年来,Euro NCAP的测试项目均围绕四大核心板块展开,包括成人乘员保护、儿童乘员保护、弱势道路使用者保护、安全辅助系统。从今年的测试结果来看,中国制造的汽车在安全性能上表现突出,13款车型获得五星安全评级,其中11款为电动车型,占据主导地位。不仅包括极氪、岚图、吉利等中国品牌,也涵盖了在中国生产的特斯拉Model 3、MINI Cooper E等车型。
具体来看,特斯拉Model 3(中国制造)综合得分位列榜首。吉利系则是2025年Euro NCAP的最大赢家,五星阵营中共有5款车型上榜。其中,领克02、极星3、极氪7X分别占据第二至第四的位置,不容小觑。极星4、吉利EX5则分列第七及第八位,同样比较靠前。其他上榜的五星车型还有岚图知音、欧萌达9、比亚迪海狮07、Jaecoo 7 PHEV、名爵S5 EV、红旗E-HS 9以及MINI Cooper E(中国制造)。
值得一提的是,某些车型的单项评分比不少国际传统汽车品牌还要高。以成人乘员保护项目为例,领克02、极星3、极氪7X、岚图知音、极星4、欧萌达9、名爵S5 EV得分均在90%及以上,超过同为五星得主的西雅特Cupra Terramar、大众探岳、奥迪Q5、起亚EV3等车型。
儿童乘员保护项目中,特斯拉Model 3、极星3、比亚迪海狮07得分最高,为93%,而极氪7X为90%,同样高于诸多车型。
弱势道路使用者保护项目中,特斯拉Model 3、领克02、极星4、吉利EX5、欧萌达9、名爵S5 EV等车型表现突出,得分均在80%以上。
至于安全辅助系统这一项,领克02得分最高,为89%;其次是特斯拉Model 3和岚图知音,为87%;之后是极星3、极氪7X、吉利EX5,均为83%,而红旗E-HS 9为82%。其他车型在该项目上的评分多为80%及以下,由此可以看到中国汽车在安全辅助系统方面的领先性。Euro NCAP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制造的车型在主动安全技术(如自动紧急制动AEB、车道辅助系统)的应用和性能表现方面尤为突出,这是其获得高分的关键因素之一。”
多次在欧洲碰撞测试中斩获佳绩
对于Euro NCAP的上述测试报告,外媒《Cars and Yachts》评价道:“10年前,中国汽车在欧洲可能是个笑话:设计毫无新意,技术笨拙粗糙,安全标准几乎是一纸空谈。而今,这样的局面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如今,中国制造的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在欧洲碰撞安全测试榜单中已跻身评分最高的车型之列。这一转变绝非偶然。这是快速创新、全球合作以及坚定致力于在汽车领域成为重要参与者的成果。”
事实上,不只是Euro NCAP,德国最大的非营利性交通协会——德国汽车俱乐部(ADAC)前不久也发布一份测评报告,对中国汽车给予了高度评价。“正如ADAC汽车测试所显示的那样,中国汽车有了显著的进步。”ADAC指出。
ADAC同样采用的是Euro NCAP的测试规程。其报告显示,参与测评的中国车型中,仅有两款未能在严格的Euro NCAP测试中获得最高的五星评级,其余车型均取得了顶级安全成绩。操控性能方面,中国车型同样表现亮眼。ADAC指出,在避障等关键项目中,许多欧洲车企的车型表现甚至不如部分中国车型。
ADAC还肯定了中国汽车在制造工艺上的进步。“在设计精美的车身之下,大多搭载的是纯电驱动系统,电池技术看起来已经成熟,续驶里程也还算不错。即便不考虑较为丰富的标准配置,其扎实的生产质量也足以与许多老牌竞争对手相媲美。而且,长期的质保也旨在增强消费者的信任。”ADAC表示。其还指出,已有多款中国车型通过了ADAC的测试,所有车型都获得了“良好”的总体评分,因此“值得推荐”。
很显然,从欧洲各机构的测试结果来看,中国汽车堪称实现了质的飞跃,令外界大为改观。“从电动动力系统、信息娱乐系统到安全性能,中国汽车产业已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具备了强大的竞争力。”外媒《Autopost》评价道。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也就是2023年10月,Euro NCAP官网就曾发布这样一篇报道《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掀起波澜》,公布了比亚迪海豹、小鹏P7、比亚迪海豚3款车型的测评结果,均为五星评级。当时Euro NCAP这样写道:“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欧洲汽车市场,中国制造商迫切希望证明其车型足以与那些历史更悠久的品牌一较高下。而今的测试结果显示,安全性正是他们的一大竞争优势领域,这对欧洲消费者来说也是一大利好。”
五星评级加持下加速突围
可以说,一个个五星评级的斩获,正让欧洲消费者对中国汽车的固有印象逐渐改观。毕竟,获得Euro NCAP五星评级的难度并不低。此前,Euro NCAP 2023版新规测试标准全面升级,难度也直线飙升。除传统的正面、侧面碰撞测试外,还新增了一系列复杂但又实用的评估维度,例如车辆在交叉路口时,对行人、骑行者及摩托车的检测与避让能力;夜间行车时主动防护性能;驾驶员注意力监测;将柱碰远端乘员保护升级为必测项目;引入水淹试验等,每一项都直击日常行车安全痛点。
对此,中国汽车品牌选择迎难而上,勇往直前。近年来,多家中国车企纷纷携最新产品走出国门,登陆欧洲,主动接受Euro NCAP的碰撞测试,其中斩获五星评级的车型不胜枚举。这不仅为“中国制造”正名,更成为中国汽车叩开欧洲市场的重要“敲门砖”。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欧洲市场销售的中国汽车品牌已有30多个。获得Euro NCAP的五星评级,显然为中国汽车品牌在当地市场赢得了极具分量的信任背书。
从销量来看,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欧洲乘用车新车销量为681.5万辆,同比微降0.9%。其中,上汽集团上半年在欧洲的销量达到15.3万辆,同比增长18.6%,与其他微增甚至下滑的欧美及日韩车企形成了鲜明对比。
另外,Jato Dynamics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品牌在欧洲汽车市场的份额几乎翻了一番,达到5.1%,尤其是比亚迪、Jaecoo、欧萌达、零跑、小鹏增长强劲。其中,比亚迪上半年销量达到7.05万辆,同比增长逾3倍。
当然,在Euro NCAP的碰撞测试中,也有不少短板暴露出来。例如,ADAC根据Euro NCAP规程进行的测试显示,很多中国汽车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即部分驾驶辅助系统的功能不够可靠。车辆的操作体验同样受到批评,很多功能都要通过触摸屏来操控,实体按键所剩无几。还有一些车型存在显示屏字体偏小、菜单结构繁琐复杂、软件漏洞等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在一定程度上,这些问题也与国内和欧洲消费者需求存在差异有关。
因地制宜改进产品、进一步优化细节,中国汽车将在欧洲走得更顺、扎得更深、行得更远。
文:张冬梅 编辑:万莹 版式:王琨
来源:中国汽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