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单上这几项异常,或提示肿瘤风险,医生未明说,但你得懂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6 23:08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1970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体检报告拿到手,密密麻麻的数据让人一头雾水。一些指标后面标着“↑”、“↓”或者“异常”,却没人告诉你到底严重不严重。很多人以为,只有CT、核磁共振等影像检查才能看出癌症,其实一些常规化验指标,也可能悄悄透露出癌的蛛丝马迹

医生不说,并不是隐瞒,而是这些结果往往“不能直接诊断癌症”,但它们可能是早期信号。如果你识别得早,或许能帮自己争取宝贵的时间。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化验单里几个值得警惕的指标,尤其是反复异常、持续升高的那几项,真不能当作“没事儿”看。

你可能听说过 CEAAFPCA125 这些名字。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肿瘤标志物。很多人在体检时会查这些指标,一旦升高,就开始恐慌。但其实,肿瘤标志物并不等于癌症

CEA(癌胚抗原) 为例,它在吸烟者、慢性炎症病人身上也可能升高。但如果你不吸烟、没有感染,CEA却持续升高,那就要高度警惕了。尤其是CEA大于10 ng/ml时,研究发现与结直肠癌、胰腺癌等概率显著相关。

再比如 AFP(甲胎蛋白),它是肝癌的一个重要提示指标。AFP超过400 ng/ml,且长期不降,结合肝脏B超异常,就很有可能预示肝细胞癌的发生。

另外,CA125 常用于卵巢癌的检测,但它也可能在月经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时升高。如果你是绝经后女性,CA125升高,就更要引起注意。

重点提醒:肿瘤标志物不用于确诊,但持续升高+临床表现+影像异常,三者合力之下,癌的可能性就不能忽视。

很多人以为血常规只是看看有没有贫血、炎症,查个感冒发烧。其实,一些癌症的早期线索,也会从血常规中“冒头”

比如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这些指标的异常组合,有时候是血液系统肿瘤的信号。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常常白细胞数目异常升高,可达几十甚至上百 ×10⁹/L。

还有一种情况更容易被忽视——血小板升高。2023年《中华肿瘤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血小板增多症与肺癌、胃癌、肝癌的发生风险相关。尤其是持续性血小板大于400 ×10⁹/L,排除感染、创伤、药物影响后,建议进一步筛查隐匿性肿瘤。

血常规异常≠癌症,但如果没有明确原因,又反复异常,千万别轻忽。

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是反映体内炎症水平的指标,但它们也可能成为某些癌症的“温度计”

尤其是血沉持续升高而无感染病灶时,需要警惕。研究发现,在患有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肾癌的患者中,血沉常常异常升高。如果血沉大于50 mm/h,且超过1个月不降,建议进行更深入的排查。

CRP的升高也有类似意义。2022年《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刊文指出,癌症患者CRP升高与肿瘤进展、转移密切相关。这就意味着,不是所有的“炎症指标高”都能归咎于感冒,特别是反复无因的升高,必须警惕慢性病变甚至肿瘤。

肝癌最可怕的一点,就是早期几乎没症状。有的人甚至是体检发现转氨酶异常升高,才开始进一步检查

ALT、AST 是肝功能的核心指标,如果你没有喝酒、没吃药、也没有病毒性肝炎史,却发现转氨酶反复升高,那就不能轻易放过。尤其是伴随 GGTALP 也升高时,提示肝脏结构可能受到损害,甚至是肿瘤压迫胆道造成的。

此外,如果胆红素(TBIL、DBIL)升高,皮肤或眼白发黄,又没吃什么特殊药物或感染史,也要考虑胆道肿瘤或肝癌的可能。

肝脏是沉默器官,异常指标常是唯一信号。别等症状出现才重视。

“尿里有点潜血,不疼不痒,应该没事吧?”——这是很多人的想法。但如果多次检查都有尿潜血,尤其是男性或绝经后女性,就得提高警惕了。

泌尿系统肿瘤,如膀胱癌、肾癌、输尿管癌的首发表现很可能就是无症状性血尿。有研究发现,超过70%的膀胱癌患者,在确诊前都有尿潜血表现,但因为没痛感,往往被忽视。

特别是红细胞形态异常的“位相镜检查”结果提示非肾性来源,更要进行膀胱镜或B超检查。

化验单上的这些指标,单独异常不等于癌,但如果反复异常、持续升高,且没有明确良性解释,就不能轻视

我们不能用它们直接下癌症定论,但也不能因为“医生没说严重”就掉以轻心。医学的底线是证据,但生活中我们的底线应该是对自己身体变化的敏感和警觉

多一分了解,少一分风险。

参考资料:

[1] 《中华肿瘤杂志》. 血小板增多症与肿瘤的相关性研究综述, 2023.

[2] 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癌症统计年报2024.

[3] 《Healthline中文版》.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与局限性, 2024.

[4]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RP与多种实体瘤预后相关性分析, 2022.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娟讲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