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500%关税!中美谈判结束,美国发出威胁,中国必须要听?中方表态一句话亮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7 09:59 2

摘要:华盛顿的政客们又开始了他们的老把戏——挥舞关税大棒,试图用经济胁迫让世界屈服。这一次,他们的目标不仅是中国,还有印度,甚至整个全球能源贸易体系。



据报道,华盛顿的政客们又开始了他们的老把戏——挥舞关税大棒,试图用经济胁迫让世界屈服。这一次,他们的目标不仅是中国,还有印度,甚至整个全球能源贸易体系。

此前,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高调宣布,他推动的一项对俄制裁升级法案预计将在国会复会后审议通过,而特朗普已经表示支持。这项法案的核心内容极为强硬:任何国家如果继续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天然气或铀等战略资源,却“不帮助乌克兰”,那么美国将对它们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加征最高500%的关税。

特朗普(资料图)

格雷厄姆毫不掩饰地宣称:“印度和中国购买俄罗斯的石油,他们维持着普京的冲突机器运转。”在他看来,中印的能源贸易成了俄罗斯经济的“生命线”,而美国要用极端关税手段强行掐断这条线,迫使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贸易摩擦,而是一场赤裸裸的经济讹诈——美国试图用单边制裁逼迫中印改变外交政策,甚至不惜以全球经济稳定为代价。但问题是,这种极限施压真的能奏效吗?

格雷厄姆的这项法案并非临时起意,而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政治操作。早在今年4月,他就公开提出要对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实施惩罚性关税,如今法案已在参议院获得84位共同提案人的支持。考虑到参议院由53名共和党人和47名民主党人组成,这意味着该法案已经具备跨党派共识,通过的可能性极高。

但有趣的是,法案本身却给特朗普留了一个“后门”——总统豁免权。格雷厄姆透露,他在与特朗普打高尔夫球时明确表示:“总统先生,法案中有豁免条款。是否执行由你决定,你说了算。”换句话说,特朗普可以随时以“国家利益”为由,选择不对某些国家实施制裁。

特朗普(资料图)

这种设计暴露了美国政治的两面性:一方面,政客们需要展现对俄强硬姿态,迎合国内反俄情绪;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敢真的把制裁推向极端,以免引发全球经济动荡。毕竟,500%的关税一旦落地,不仅会重创中印对美出口,还会扰乱全球供应链,推高美国通胀,最终伤及自身。

更耐人寻味的是,美欧在对俄制裁上的分歧正在扩大。就在格雷厄姆高调推销其法案的同时,特朗普政府却对欧盟强化制裁的请求持保留态度。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6月明确表示,特朗普不会支持欧洲的制裁升级计划,因为担心这会破坏俄乌谈判。这种矛盾表明,美国的制裁政策并非纯粹出于“道德正义”,而是充满了战略试探和利益权衡。

对于美国的威胁,俄罗斯的反应既冷静又犀利。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直接点明:“格雷厄姆属于根深蒂固的恐俄分子群体。这种行为本身是否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这是发起者必须自问的关键问题。”

俄方的态度很明确:制裁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局势更加复杂。事实上,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对俄实施了多轮经济围堵,但俄罗斯经济并未崩溃,反而通过深化与亚洲国家的合作稳住了能源出口。中印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自然成为俄罗斯石油的重要买家。如果美国强行切断这一贸易链,只会让全球能源市场更加动荡,甚至可能推高油价,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

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中国外交部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别。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被问及“美财长称中国若继续购买俄油或面临更高关税”时,仅用一句话就点破了问题的本质:“关税战没有赢家。”

特朗普(资料图)

这短短七个字,背后却蕴含着多重含义:

• 中国不会接受胁迫:中方明确表示,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基于市场原则和国家利益,不会因外部压力而改变。

• 美国终将自食其果:历史已经证明,单边制裁和贸易战只会扰乱全球经济,最终损害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的利益。

• 劝和促谈才是正道:中国始终主张通过政治谈判解决乌克兰危机,而非用经济武器加剧对抗。

所谓加征500%关税,更多是格雷厄姆这类政客的政治表演需要。中俄、俄印之间的能源合作历经长期战略互信构建,岂会因为美国的威胁而轻易动摇?

回顾过去几年的贸易战,美国的极限施压策略从未真正成功过。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关税,结果美国企业承担了大部分成本,消费者物价飙升,最终不得不部分取消。如今,格雷厄姆等人又想复制同样的套路,但现实可能更加残酷。

来源:军武亮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