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预警更精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07 09:28 1

摘要:当前正值防汛关键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天气形势,宁夏气象部门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通过构建精密监测站网、推广智能预报技术、强化风险预警联动、畅通信息发布渠道,不断提升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为全区防汛救灾决策和行动提供坚实的气象保障。

当前正值防汛关键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天气形势,宁夏气象部门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通过构建精密监测站网、推广智能预报技术、强化风险预警联动、畅通信息发布渠道,不断提升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为全区防汛救灾决策和行动提供坚实的气象保障。

依托风云气象卫星、全区11部天气雷达以及1000多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点,构建起“空天地”一体化综合监测体系。“利用分钟级高频更新的观测数据,结合先进的‘风雷’AI模型等技术,对暴雨、强对流等高影响灾害性天气进行滚动监测和预报预警。”8月5日,宁夏气象台副台长何劲夫告诉记者,这种高密度、高频次的监测能力,显著提升了捕捉突发性、局地性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能力,为提前预警争取了宝贵时间。

预报精准度的跃升,核心在于智能数字预报技术的深度应用。近年来,宁夏气象局持续攻关,成功研发并应用了暴雨多模式自适应集成、聚类分析等多项核心技术。这些技术的集成应用,显著提升了数值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精细化水平。目前,宁夏已能提供未来10天空间分辨率达5公里,24小时内逐小时、1天至10天逐3小时的精细化网格预报产品,对关键期和转折性天气的预报能力明显增强。

“尤其针对预报难度大的短时临近灾害性天气,宁夏气象部门着力建设高分辨率气象预报模式系统。”何劲夫介绍,该系统融合地面、卫星、雷达等多源精细化观测资料,深入解析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动力热力过程,通过逐小时循环同化更新,生成了水平分辨率高达1公里、未来24小时逐小时更新的快速预报产品,有效提升了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但是气象科学属于预测科学,本身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加之监测网点并没有精细到每个区域,而且天气预报是概率预报,比如在夏天,强对流天气多发,受地形等因素影响,局地性的降水较多,此时产生预报误差的可能性会增大。

依托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丰硕成果,宁夏气象部门系统收集并深入分析了干旱、暴雨、高温、大风、雷暴、冰雹、低温、沙尘暴、暴雪等九类气象灾害的历史致灾因子数据,建立了相应的致灾危险性和风险评估模型,摸清了全区气象灾害风险隐患底数。“这为精准化、靶向化的风险预警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针对近期多发的暴雨洪涝灾害,我们探索建立了不同历时、不同风险等级的暴雨致灾临界阈值和极端强降水重现期数据集。”宁夏气候中心首席服务专家王素艳告诉记者,气象部门根据未来不同时间尺度降水量预报,结合风险点位,实现对极端强降水及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风险的早研判、早识别、早预警。

宁夏气象部门已建立起一套立体化、广覆盖的预警信息发布体系。通过宁夏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等多种渠道向各级应急责任人和社会公众发送预报、预警信息及风险提示;利用区域电子围栏技术,针对高风险区内的公众全覆盖“靶向”发布风险提示;对高影响天气高级别预警,加强临灾“叫应”,采用“闪信”霸屏强制弹窗提醒技术,确保信息直达应急责任人手机屏幕。与此同时,宁夏气象部门与水利、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建立了高效的数据共享渠道及风险预警联合发布机制,紧盯天气变化,及时开展联合会商和风险研判,联合发布山洪、地质灾害、城市暴雨积涝等气象风险预警,形成了跨部门协同防御灾害的合力。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