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3则:古怪日记、书生异梦、姚生与狐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7 08:02 2

摘要:徐伯征,明万历四十七年进士,任扬州知府。庚寅年七月初一,徐知府家二公子徐仁振在街上捡到一个薄本子。里面是几则日记,并未署名,除了无关紧要的几篇外,其中一篇与徐家有关。下面就是那篇日记的原文。

古怪日记

徐伯征,明万历四十七年进士,任扬州知府。庚寅年七月初一,徐知府家二公子徐仁振在街上捡到一个薄本子。里面是几则日记,并未署名,除了无关紧要的几篇外,其中一篇与徐家有关。下面就是那篇日记的原文。

戊子仲秋八月十五:我(日记主人)坐在书房中,月色透过纱窗照射进来。我看了一会儿月亮,不觉伏桌睡着,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中我进入徐太守(民间对知府的俗称)家,在院子里徘徊。

不久,太守从室内出来,与我握手寒暄,随后热情邀请我来到客厅。主人坐在东面,我坐在西面,徐太守说:“我的宅子不是凡地,下面有泉眼直通大海,泉中又有锦鱼,金鳞赤尾。”我听了半信半疑,忽然间地面裂开,一条鲤鱼跃出,随即变成一条黄龙而去。

我正在惊叹,门外传来喧哗声,原来是徐家诸位公子在比试射箭。不觉间我也来到了门外,站在人群中看热闹。只见一个少年公子连发十箭,其中三箭中靶,听旁边的人说,这是徐家三公子。

忽然有人敲起铜锣,声音非常响亮。我猛然惊醒,原来夜色已深,我还趴伏在自家书房的桌子上。

回味梦中情节,我觉得很奇怪,我是一介小民,与太守素无来往,只是在其出巡时远远看到两次。况且,太守家的事与我没有分毫关系,为何梦中会得到他的热情接待,并告诉我宅下锦鲤的事?莫非我与太守有某种不为人知的渊源?又或者我将来平步青云,能与太守平起平坐?算了,不去想那些了,暂且记下来,以待日后验证。

徐仁振把捡到的日记拿给父亲看,徐太守怕黄龙之句惹来麻烦,遂毁去。半个月后,三公子得病去世。《枣林杂俎》

异梦

唐朝时,国子监有个书生白天睡着,梦中在国子监门口看街景。有个背着行囊的黄衣人路过,问书生姓名。书生如实奉告,黄衣人微笑说:“君明年会中进士。”书生又问他的同学谁能中榜,黄衣人说了三个人的名字,其中有两个是书生好友。书生很高兴,邀请黄衣人去吃毕罗(大概是一种高级点心)。

到了毕罗店,糕点端上来的时候,店家的狗忽然狂吠起来。黄衣人有些惊慌,叫声“哎呀”,走出店门不见。书生也一下醒来,还躺在自己的床上。他去找那三个同学,把自己的梦告诉他们。这时,毕罗店的伙计找上门来,说道:“郎君点了二斤毕罗,为何不给钱就走了呢?”书生大骇,脱下长衫抵押给伙计。

书生借了钱去赎衣服的时候,看到店铺的摆设,黄狗,都与梦里的一模一样。他问店主:“我们当时吃毕罗是怎么个状况?”店主说:“二位并未食用,听到犬吠即匆匆离去,我还以为毕罗里放了蒜,二位不喜。”

第二年春天,书生与那三个同学都中了进士。《酉阳杂俎》

(科举顺序是秀才、举人、进士,国子监是最高学府,就读学生的待遇各朝代不同,同朝代不同皇帝的规定也有差异。我多次查阅资料想捋顺,但最终还是有些糊涂。大概是通过考察的优等学生相当于大半个举人的身份,可以参加进士考试。)

姚生与狐

太和年间,有个叫姓姚的先生隐居在万安山南。他性情淡泊,钓鱼弹琴自娱,又宅心仁厚,多次买下猎人的狐兔放生。

姚生有所农庄,抵押给了附近的寺庙。庙里主事的和尚法名慧照,喜欢研究长生之术,慧照虽人在空门,但性情险恶,想用活人做试验。他在僻静处挖出一个深井,投入黄精上百斤,打算囚禁一个活人吃黄精试验效果。

恰逢姚生前来赎农庄,他就把其灌醉,扔到旱井里,上面盖了一片磨扇。姚生酒醒,无法逃生,只能吃黄精充饥。几天后,井口有人呼唤他的名字,说道:“我是狐仙,先生曾救过我的子孙,今日特来报恩。”随后磨扇掀起,一股力量把姚生吸了上来。

过了几日,姚生再次拜访和尚,慧照大惊,问他是如何逃脱的。姚生说:“我食用黄精几日,忽觉身轻如燕,从磨扇孔洞中飞出。”慧照大喜,让徒弟把自己放入井中,约定一个月后打开磨扇。徒弟一个月后来看,慧照已经成了一具干尸。

两个月后,有个女子来到姚生家,自称被不良少年拐骗离家,无法回去,愿给姚生做妻子,以得到一个容身之所。姚生喜其丽质,欣然接纳。女子自称夭桃,对诗书经史都很精通,深得姚生喜爱。

后来,姚生去京城出仕,带着夭桃去往京城,出发前,夭桃闷闷不乐,作诗一首道:“铅华久御向人间,欲舍铅华更惨颜。纵有青丘今夜月,无因重照旧云鬟。

半路住店的时候,店家猛犬挣开锁链扑向夭桃,夭桃化为狐与犬搏斗。搏斗中,狐狸跳上犬背,去抓犬的眼睛,犬负痛,背着狐狸跑出门外。等众人追上的时候,狗已经死掉,狐狸不知所踪。

夜间有老人带着美酒来访,酒后说道:“我对先生的报答到此为止了,我孙女没有受到伤害,请您不要挂念。”说完离去,此后再没有其它事情发生。《太平广记》

来源:沧海一粟古代志怪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