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巾帼大学习大宣讲,依托《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等教材,开展全国两会精神宣讲、巾帼普法乡村行等活动800余场次。举办“武小宣”巾帼理论微宣讲比赛、“家教启
“小板凳课堂开讲喽!党的好政策,快板一打咱全明了!”在武威的乡村(社区),这样的“小板凳课堂”深受欢迎。这是武威市妇联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个生动缩影。
2025年以来,武威市妇联以“巾帼五大工程”为抓手,在思想引领、家风培育、创业赋能等领域精耕细作,绘就了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文化新画卷。
思想领航
凝聚乡村文化振兴共识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巾帼大学习大宣讲,依托《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等教材,开展全国两会精神宣讲、巾帼普法乡村行等活动800余场次。举办“武小宣”巾帼理论微宣讲比赛、“家教启新航·家风润廉心”演讲比赛,发掘培育一批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扎实、深受群众欢迎、宣讲效果好的巾帼宣讲员,通过“小板凳课堂”进村(社区),以快板串联案例、“三句半”要点概括等新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两会精神、法律知识等转化为妇女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通过“巾帼翰墨情·光影颂华章”妇女书画摄影大赛,征集展出优秀作品160幅,生动展现武威女性投身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风采,相关活动被学习强国、《中国妇女报》等媒体聚焦报道。
深耕家庭
厚植乡村文化振兴沃土
深耕家庭主阵地,开展“传承家庭美德·培育文明家风”活动,征集书写好家风好家训178条,常态化寻找“最美家庭”,推荐省级“最美家庭”1户。联合团市委举办520“青·遇见你”青年交友联谊活动,示范带动县区妇联开展“幸福联线·聚爱暖家”婚恋交友公益活动14场次,倡导健康婚恋观。依托“周五有理·小板凳课堂”,开展“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移风易俗”微宣讲,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组织开展“家风润武威”公益宣讲、“书香飘万家”亲子阅读、第二届“亲子嘉年华 幸福进万家”亲子趣味运动会、暑期关爱研学夏令营等活动61场次,1.2万人参与其中,以系列特色活动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立体网络。
服务赋能
激发乡村文化振兴动力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咱武威的人参果,又甜又多汁......”镜头前,甘肃小白支书格外认真,她的直播间里,网友在线下单,逐渐增长的交易额让乡亲们尝到了电商的甜头,越来越多的“甘味农产品”通过巾帼主播走向全国。
申请注册“武小妹”工作品牌,开展线上直播带岗招聘活动4期,提供就业岗位3100多个,吸引2.1万人在线参与。举办家政服务培训班16期,3280名妇女学到了养老护理、母婴照顾的新技能。“武小妹”电商培训班上,短视频拍摄、平台运营课程让妇女姐妹变身“带货达人”,成为乡村文化的“云端”传播者。“巾帼科技助农直通车”开进15个乡镇,78场科普活动、1000余份科普资料,将科技知识转化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实用技能。
暖心护航
夯实乡村文化振兴根基
“三八”维权周里,11场专题讲座同步直播,法律专家详解妇女权益保护知识;111场次“巾帼普法乡村行”扎实开展,2万余份法治宣传资料送到群众手中。各级妇联依托婚调室、“12338”热线及基层妇联干部、执委走访摸排,联动化解婚姻矛盾纠纷521起,妥善处理群众来访73件,以暖心调解织密家庭和谐守护网。
5138名巾帼志愿者与“爱心妈妈”累计开展学业辅导、安全教育、科普宣传、亲子阅读及心理抚慰等关爱活动340场次,惠及家长儿童1.3万人次;HPV疫苗接种覆盖5639名女童;“家家幸福一元捐”筹集的35.1万元善款向287户困境家庭伸出援手。点滴关爱,让微光成炬、爱心如海。
组织强基
延伸乡村文化振兴触角
持续推进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在“三新”领域新建妇联组织46个,累计达286个。深化娘家人暖“新”行动,线上发布暖“新”码,线下建成暖“新”角35个,开展专场活动109场次。创新实施执委轮值制度,采用“群众点单+执委接单”模式,常态化开展“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活动,各级执委领办实事1.5万余件,切实当好妇女姐妹贴心“娘家人”。
从理论宣讲到家风培育,从产业赋能到关爱服务,武威市妇联正带领广大妇女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下一步,市妇联将持续打造特色品牌,创新服务模式,让巾帼之花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来源:甘肃省武威市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