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你还在为运动耳机到底选入耳式还是骨传导纠结吗?2025年十大运动耳机品牌早已跳出非此即彼的困局。现在的运动耳机早已进化,开放式设计兼顾音质与环境感知,AI算法把心率监测藏进耳骨,IP68防水让冲浪时也能单曲循环。
2025年你还在为运动耳机到底选入耳式还是骨传导纠结吗?2025年十大运动耳机品牌早已跳出非此即彼的困局。现在的运动耳机早已进化,开放式设计兼顾音质与环境感知,AI算法把心率监测藏进耳骨,IP68防水让冲浪时也能单曲循环。
当汗水渗入听筒导致短路,当摆臂转身等动作让耳机滑出,当外界噪音严重影响运动体验时,你失去的不只是音乐,更是突破极限的动力。一款好的运动耳机,是能适应你所有场景的变形金刚——健身房里是降噪神器,夜跑途中是安全警示灯,泳池中又化身水下音乐厅。下面,给大家推荐2025年十大口碑超赞的运动耳机,帮助大家选购适合自己的“运动搭子”。
一、运动耳机首选骨传导
骨传导耳机(推荐指数⭐⭐⭐⭐⭐)
骨传导耳机是一种通过震动骨头传递声音的耳机,它不通过耳道传导音频,而是通过耳朵周围的骨骼将声音直接传递到内耳。
优点:无需塞入耳道,保持耳道开放,既能避免长时间佩戴的闷热胀痛,又能自然接收环境音(如汽车鸣笛、他人提醒),提升户外安全性;挂耳式设计搭配防滑材质,稳固性极强,剧烈运动时不易脱落;防水抗汗能力突出,多数达到IP55及以上等级,适配高强度训练。
缺点:音质受传声方式限制,低音表现较弱;机身相对于入耳式耳机厚重。
总的来说,骨传导耳机在各种性能上都是运动耳机的佼佼者,特别是在安全性和舒适性方面。如果你经常运动,骨传导耳机是个不错的选择!
开放式耳机(推荐指数⭐⭐⭐)
优点:是不堵塞耳道,舒适性较好,能保留一定环境音,且重量较轻,佩戴负担小。
缺点:开放式耳机不能很好地隔绝外界声音,在嘈杂环境中使用效果较差,音质容易受到外界噪音的干扰,而且音量过大时会有漏音。稳固性略逊于骨传导,剧烈运动时存在滑落风险。
适合低强度运动,如瑜伽、散步、居家健身等。
入耳式耳机(推荐指数⭐)
优点:音质密闭性强,低音和细节表现出色,适合对音质要求高的场景。
缺点:入耳式耳机深入耳道,长时间佩戴易导致耳道闷热、胀痛,甚至引发炎症;过度隔绝环境音,增加户外运动风险;一些低质量的入耳式耳机可能会出现声音失真或音质不稳定的情况。
适合居家通勤,对音质要求较高的人群,运动可能不适合。
二、防护等级IPX5及以上
防护性能以IPXX标准为核心参考,首位数字代表防尘等级(6级为完全防尘),次位数字代表防水等级(4级防溅,7级可短时浸水,8级支持水下使用)。比如IP68就是防尘6级防水8级,是防护等级较高的,游泳爱好者想要在水下享受音乐,推荐入手防护等级IPX8的运动耳机,防止耳机泡坏。
按照各大运动耳机官网上的描述,室内健身选择IP54及以上即可应对汗水;户外跑步、骑行需IP65级以上抵御雨水;游泳等水下运动则需IP68级认证,确保在5米水深内稳定工作。当然,生活中的运动场景只会更复杂,推荐选购IPX5及以上的防护等级,还要注意部分耳机充电接口无防水设计,需擦干后再充电,避免短路损坏。
三、专业运动耳机品牌更值得信赖
专业运动耳机品牌在技术上更贴合运动需求,其研发重点集中在佩戴稳定性、防水耐用性等核心场景。例如南卡:专注骨传导耳机多年,从佩戴结构、振子调音、防水耐用等多个维度进行精细打磨,真正适合跑步、骑行、健身等高强度运动使用。
此外,专业品牌还会在细节上做文章,像防汗涂层、动态音质调节算法等专利技术,这些设计能够显著提升耳机在高频运动使用中的表现。专业品牌通常也会提供更完善的售后体系,针对运动场景的保修服务,让用户在长期使用中更加放心。
推荐2025年十大口碑超赞的运动耳机
第一款 南卡Runner 4
南卡(NANK)是一家多年专注于音频产品研发和创新的品牌,尤其在骨传导耳机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南卡耳机以其高性价比、优秀的音质表现、舒适的佩戴体验和强大的防水性能广受好评。
南卡Runner4采用成熟的骨传导技术,机身仅重26g,符合人体工学的贴耳式设计和柔韧耳挂,做到即使长时间佩戴也无负担。运动时稳固不掉,是骨传导耳机中的“战斗机”。
音质方面,Runner4采用南卡旗舰级高性能骨传导振子,搭载OT闭合防漏音技术3.0,有效减少漏音问题,强化低频表现,使声音更加饱满自然。骨传导特性让耳朵保持开放,既能享受音乐,又能兼顾周围环境音,提升户外运动安全性。
防水性能方面,Runner4达到了IP68级防水,能应对汗水和雨水,甚至支持水下使用,是少数支持水下运动的骨传导耳机之一。续航时间单次8小时,足以满足长时间运动需求的用户,磁吸式充电,靠近耳机自动吸附,简单快捷。
总结就是一句话,高音质、轻盈佩戴、防水耐用,且定价亲民,南卡Runner4是运动人群的第一选择。
第二款 飞利浦 TAA7607
佩戴体验上,耳机整体设计轻巧,配备柔软亲肤硅胶材质和稳定贴合的耳挂结构,即便剧烈运动中也能保持稳固佩戴。
音质方面,TAA7607采用17mm跑道型骨传导振子单元,音效表现清晰自然,但低频稍显薄弱,在嘈杂环境下音量略显不足。AI数字降噪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漏音尴尬,在安静环境下也可以使用。
支持IP56防尘防水,能轻松应对汗水和小雨,日常运动环境下使用无忧。同时,耳机续航表现不错,单次可使用约9小时,支持快充,日常使用更便利。
总结,飞利浦 TAA7607在总体性能上表现可以,但是定价在千元耳机还是有点不够的,特别是防护方面,只能应对普通运动汗水或雨天,并不支持游泳使用。
第三款 cleerARC 5
佩戴体验上,cleer ARC 5延续其开放式挂耳设计,采用轻盈机身与柔性硅胶耳挂,贴合耳廓无压迫感。整体佩戴非常稳固,即便在跑步、健身等激烈运动中也不易移位,同时保持较高的舒适度,长时间佩戴几乎无疲劳感。
音质表现上,ARC 5是首款获得THX认证的开放式立体声耳机,并内建THX Spatial Audio处理技术,带来更宽广的声场和高度沉浸感。官方称音质高保真,频响均衡,具备清晰通透的人声表现与较厚实的低频基础,相比前代ARC有更全面的声学提升,使得听歌体验更加接近现场听感。
防护性能方面,这款耳机支持IPX7防水,有一定抗汗防泼溅能力,但不支持游泳或深度水下使用。耳机盒子是不防水的,使用时候需要注意。
第四款 小米开放式耳机
佩戴体验方面,小米开放式耳机采用开放式挂耳设计,单耳重量约9.6 g,轻盈舒适。耳挂内嵌柔性镍钛记忆合金丝,外覆亲肤液态硅胶,贴合耳廓自然、稳固,即使高强度运动也不易移位,长时间佩戴基本无疲劳感。整体设计透明不入耳,可全天使用同时感知周围环境。
音质方面,配备17×12 mm超线性动圈单元,支持LHDC编码,实现HiRes Audio无线认证音质,针对低频进行优化处理,低中高频层次平衡且声场自然清晰。
防护性能方面,支持IP54防水,日常运动、出汗及小雨中使用无忧,但不支持游泳或高强度浸水环境。续航方面,单次充电可连续播放约7.5小时,搭配充电盒使用时总续航可达38小时。
第五款 开石 OpenRock X 开放式耳机
佩戴体验方面,OpenRock X 采用开放式气传导挂耳设计,每只耳机重量约11g,配合升级版硅胶耳挂和特制合金双轴心转轴结构,支持垂直和水平的自由调节,能够适配多种耳型,实现贴合稳固,激烈运动中也不易脱落,长时间佩戴舒适度极佳
音质方面,内置 14.2 mm 大动态动圈单元,结合BassDirect™低音聚能腔技术和LISO 2.0算法,提供更集中有力的低频表现,同时整体频段清晰通透,尤其在人声及低中频表现上具备高度解析力。支持三种预设音效模式及空间音效模式,用户可通过专属APP实现个性化EQ调节。
支持 IPX5 防尘防水等级,可应对运动汗水和小雨,不建议浸入水中使用。续航方面,耳机单次使用可达12小时,搭配充电盒总续航48小时;支持快充5分钟播放1小时,快充效率高。
第六款 索尼FloatRun运动耳机
索尼FloatRun运动耳机采用非入耳开放式结构设计,通过耳挂式悬浮佩戴实现稳固贴合,兼顾运动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机身重量为33g,通过轻量化材质降低运动负担。索尼FloatRun运动耳机不入耳,佩戴时不会堵塞耳朵,保持耳道畅通,不捂热不闷汗,开放式听音可随时留意身边环境,在安全性上更胜一筹。
这款耳机搭载16mm大型驱动单元,声场开阔,三频清晰,节奏感满满,保证音质表现。避免运动时耳塞与耳道或空气摩擦,而产生的噪音。
单次续航可达10小时,对于每天运动时使用1-2小时的用户来说,完全能满足一周的需求。它还支持快充功能,只需充电10分钟,就能听歌1小时,非常适合时间紧迫的情况。
总结,如果你优先考虑佩戴舒适、安全性和全天候环境感知,Float Run 的表现值得关注;但若你对音频深度和降噪性能有更高要求,可能还需考虑其他类型的耳机。
第七款 三星Buds2 Pro
三星Buds2 Pro是一款入耳式耳机,每只耳机重量仅5.5g,小巧轻盈,佩戴无感。触控操作设计灵敏,适合日常使用与通勤。
音质效果上,这款耳机采用24bit Hi-Fi音频编码技术,支持杜比全景声,搭配同轴双扬声器,实现三频均衡。提供丰富细节和音频层次感,人声与乐器层次分明,细节丰富,实现沉浸空间感音效。此外,三星Buds2 Pro可以无缝切换三星设备,支持多设备自动连接,支持通话实时翻译 (需联网及三星账号),适配三星手机的同传技术,可实现跨语言对话翻译。
防护等级为IPX7,可以防御运动的汗水侵蚀,雨天使用也无压力。充电盒支持18小时总续航(单次5小时+充电盒补充13小时)。
总结,这款耳机在音质方面表现出色,缺点是依赖三星生态设备,如果你不是三星用户,可能无法完全发挥其智能功能。
第八款 BoseUltraOpenEarbuds
佩戴体验上,硅胶耳套在耳部的贴合度表现十分出色,哪怕是在跑步或是进行其他剧烈的运动过程中,它也能牢固地保持在位,不易脱落。此外,由于它的高回弹特性和人体工程学设计,即使在长时间佩戴中也保证了舒适度,不会有压迫感或不适感。
音质方面,开放式音频技术能够更精确地控制声音波的传播方向,显著减少音频泄露,这也间接地提高了耳机的音质。并且采用四麦克风阵列的波束成形技术,配合AI识别的咳嗽/喷嚏过滤算法,更精妙的是人声增强模式——当检测到用户压低音量时,自动补偿200-800Hz频段,能被准确识别,这个功能在安静环境下通话使用也毫无压力。
续航方面上,单次7.5小时,实测发现其充电盒的「保底供电」模式独具匠心:当电量低于10%时自动切换为仅维持基础连接,确保重要通话不被中断,快充15分钟,续航90分钟。
第九款 OladanceOWSPro开放式耳机
耳机接触皮肤的位置用的是亲肤材质,质感细腻,即便是较为敏感的人佩戴也不会有不良反应。耳挂采用特殊的三点一弧面的设计,可以贴合不同人的耳廓,确保稳固佩戴。
音质方面,Oladance OWSPro开放式耳机采用Ola自研的高精度叠层喇叭,将两个振膜跟两套磁路组装在一起,并采用主芯片+功放芯片双芯片驱动,辅以Ola特调的环绕式立体声,带来了非常震撼的听觉享受。 此外,OWSPro为每个耳机搭载了6个麦克风,配合Ola自研的抗风噪技术,在开启抗风噪功能之后,即便是在骑行状态下也能做到非常不错的拾音效果。
IPX4级防水,在同价位产品中有点不够看,这点有待升级。续航方面,单次充电可续航16小时,配合充电盒总续航可达58小时,支持快充模式,耳机充电15分钟就能听6个小时。
第十款 南卡不入耳式骨传导耳机-CC4
这款耳机以25g的轻量化机身+亲肤硅胶材质的耳挂,稳固性得到保障,足以应对中等强度运动,舒适度高。
音质效果上,这款耳机搭载的“響”科技专利技术与OT闭合防漏音技术3.0形成合力,在减少声音外扩的同时提升传导效率,能满足大多数用户对音质的追求。
防护方面达到IPX6级,8小时续航搭配磁吸式充电,覆盖全天运动与日常使用;内置4G内存支持离线储歌,做到轻装出行。
综合来看,南卡不入耳式骨传导耳机-CC4功能全面、性价比极高,是百元骨传导耳机中值得推荐的一款。
来源:三川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