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刷短视频时刷到王大刀的脱口秀,又在网上翻了翻她的故事,让人忍不住想聊一聊她是怎么靠一张嘴,从一个“怪小孩”变成舞台上最能自嘲的狠人。在《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王大刀一上台就被罗永浩点评为“有才而疯”,那劲儿确实能把人逗得忍不住乐。
最近刷短视频时刷到王大刀的脱口秀,又在网上翻了翻她的故事,让人忍不住想聊一聊她是怎么靠一张嘴,从一个“怪小孩”变成舞台上最能自嘲的狠人。在《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王大刀一上台就被罗永浩点评为“有才而疯”,那劲儿确实能把人逗得忍不住乐。
说起来,王大刀1996年出生在四川,就是那种天生野孩子。她小时候可不讲究“女孩子得怎样怎样”,在大街上想干啥干啥,有个好玩的动作立马现场表演,管别人看不看。家里氛围也挺自由,家人对她的各种花活都挺包容。她小时候最爱逗妈妈开心,经常演小品,感觉自己就像聚会那控制不住开关的灯,永远亮着。结果,妈妈唯一接受不了的也就是她在节目里扭胯的搞怪动作,让家长有点儿一言难尽。
但你别看她这样疯玩,她心里其实特细腻。小时候,一方面自信地觉得自己挺有意思,另一方面又羡慕那些神秘安静、话少的女生,想学着做个“高冷人设”,但往往没几节课就败下阵来。她老觉得自己显眼,是那种“即使是一条狗也不会被忽略”的那型。可当初中同学有天突然说:“那会儿大家觉得你挺怪的。”她内心的自信一下子塌了。自从那以后,她一直摸索,想明白“怪小孩怎么才能被喜欢”。直到遇上脱口秀,才开始学着慢慢接纳那些“奇怪”,还自嘲说,“搞脱口秀都是一帮疯子”。
其实,在家王大刀感受到的爱没少过。家里三代人都不爱讲那些“规矩话”,气氛总是顺畅自由。家人之间遇到不高兴,也总有人出来打圆场,“吵架”很快就能圆回来。她辞了第一份工作想歇歇,家里起初不理解,后来了解她的想法后也就放手支持了。正是这环境,让她敢于表达情绪,也懂得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选择。
说到她的职场起点,其实跟台上一点都不沾边。王大刀第一份工作是在审计事务所,说白了就是做那些逻辑缜密的事。她自个儿打趣,说自己做审计一点都没天赋,坚持三年纯粹是为了简历好看罢了。在这期间,她干过最离谱的活儿是去盘点养鸡场的鸡头数,有时候还得帮着吆喝吓鸡,让鸡散开点,别全挤一块——这场面也够戏剧性的,果然后来成了她人生第一个脱口秀段子。
真正开始脱口秀,是她2019年听同事说昆明有脱口秀俱乐部,于是试着第一次登台。她的艺名“王大刀”也是大学时女汉子脾气来的,“万万没想到”的那种痞帅劲配上她性格,大家都这么叫。刚开始讲的时候有点紧张,但她天生能整活,讲的生活段子很接地气,慢慢现场反应就越来越好。
脱口秀成了她排解矛盾、释放心里的那口气。她最爱那些纯生活、接地气的幽默,觉得没人能编得过生活自己;最有意思的往往是亲人日常的“嘴贫”,像外婆假装听不见她要零花钱,逗得全家乐翻。她觉得,啥是幽默?不是端着说学问,而是真情实感地告诉大家,一切烦心事其实也能糊弄成个笑话。
她的脱口秀风格,脑洞清奇、情绪外露,有种“不装了,摊牌就是要做自己”的决心。编段子的时候,也总爱琢磨“我到底想讲啥”,别人给建议她不一定都用,觉得自己的东西才最像话。她现场爆发的那段英文独白,其实就是一次长年累月对自我的思考和反抗情绪的释放,谁还没点藏着掖着不敢说的话?她想传递的,也就是——别管羞不羞耻,想哭就哭,想大喊就大喊,不必总憋着自己。
节目一播完,王大刀还会偷偷“半遮屏”点弹幕,怕看见反对声音,却又忍不住想知道大家有没有懂她。其实她更看重在舞台上那一刻的“永恒”:只要能把自己那些难以讲出口的情绪和故事用幽默包裹着端给观众,能有人会心一笑,有共鸣,对她来说就是胜利。
至于下一步,她要不要一直全职走脱口秀路线自己也没定数。她挂在嘴边的,更多是“想写点好东西”,别的暂时随缘。到底脱口秀算啥、幽默是啥、啥东西才算永恒,她也还在琢磨,不过敢追问总归是好事。谁说人生答案非得一两句讲清楚?能用段子把不完美展现出来,也算自我和解的办法。
文章图片取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端庄海风HZai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