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3日下午,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指导,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深圳市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市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宝安区美术馆承办,深圳市宝安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支持,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
8月3日下午,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指导,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深圳市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市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宝安区美术馆承办,深圳市宝安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支持,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深圳、珠海、中山、佛山)研创基地协办的“物之维一一2025广东省综合材料绘画邀请展”在深圳宝安1990馆负一楼美术馆展厅开展并举办学术交流会。展览将持续展至8月28日。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主任许炀,深圳市宝安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黄世斌,深圳市宝安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叶慧明,深圳市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张琼,深圳市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主任梁海洋,深圳市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明军,中山市文联副主席、中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山市美术馆馆长肖伟,中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油画艺委会主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中山)研创基地主任钟春琛,珠海市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珠海画院副院长黄剑波,珠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珠海画院副院长席湖,揭阳画院副院长陈晋,中山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油画艺委会秘书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中山)研创基地副主任肖力强,广州市荔湾区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主任孟贤军,中山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油画艺委会委员、中山市西区美术家协会主席贺锋,中山市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罗涛,江门市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主任孙才球,江门市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副主任李东辉,佛山市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顺德区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主任钟长春,中山市黄圃镇书画协会副秘书长黄炬昌,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委员、深圳市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副主任许晓鹏,深圳市宝安区美术馆馆长王文舵,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张振江,广州美术学院教师陈科,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深圳)研创基地主任、宝安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官振彬,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深圳)研创基地副秘书长王笛,深圳市盐田区美术家协会原主席郭雯,深圳市龙岗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新风,深圳市宝安区戏剧家协会原主席黄永珍,香港艺术家杨虎男、杨佳慧等及艺术界的同行朋友们参加展览活动并出席学术交流会。
学术交流会现场
此次2025广东省综合材料绘画作品邀请展览,汇聚了省内众多优秀艺术家的114幅精彩力作。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家个人创作才华的集中体现,更是广东综合材料绘画领域发展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示。它们承载着艺术家们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的思考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映了当代广东的文化风貌和精神内涵,生动诠释了“物之维”的学术理念与实践活力。
展览现场
在本次展览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们对材料语言(即“物”的维度)的深入挖掘和创新运用。有的作品巧妙地利用材料的质感、纹理和色彩,营造出丰富的视觉层次和独特的空间感;有的作品则通过对材料的解构与重组,赋予其全新的意义和价值,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寓意;还有的作品将科技元素融入其中,运用新媒介、新技术拓展了综合材料绘画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展现出强烈的时代感和先锋性。这些实践,无不彰显着艺术家们拓展“物之维”边界的努力与智慧。
展览现场
同时,这些作品也体现了艺术家们对地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关注与回应。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多元的艺术氛围。艺术家们在创作中,充分汲取岭南文化的丰富营养,将其独特的审美观念、艺术风格和人文精神融入到作品之中,使作品既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又展现出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时代风貌。他们以敏锐的艺术感知力和社会责任感,关注当下社会的发展变化,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对时代问题的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使其在“物之维”上的探索具有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部分嘉宾发言(左右滑动)
本次展览不仅是一次艺术作品的展示,更是一次围绕“物之维”展开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的盛会。它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了不同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在材料探索维度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综合材料绘画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及其核心命题——“物之维”,激发广大观众对当代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推动广东综合材料绘画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学术交流会现场
艺术的发展永无止境,综合材料绘画作为当代艺术的重要探索方向,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我们期待艺术家们能够继续保持创新的精神和探索的热情,不断深耕挖掘材料的深层潜力,拓展艺术的表达边界,创作出更多具有思想深度、艺术价值和时代特征的优秀作品,为广东乃至中国的当代艺术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览现场
部分展览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许炀《剑谱之六》
190×125cm
吴一函《北冥有鱼》系列1、2
68×68cm×2
李育勤《关于相生的混境-长》
160×100cm×2
许晓鹏《时光的证言》
120×120cm
王少浩《字里行间》
6×138cm
颜景亮《曳月》
60×90cm
肖映河、雷婼乔《大树下》
200×160cm
官振彬《卷帘》
170×170cm
张静《湾区之声》
200×160cm
陈定根《湾区风景》
180×100cm
林杨杰《侵·越》
170×170cm
陈志艺《往昔系列—启航》
200×185cm
刘春霞《青山应如是》
200×160cm
夏铠熙、吴泽锋《有容乃大》
200×180cm
徐飞《纸纹》
200×100cm
肖伟《夏的记忆》
80×60cm
孙才球《物华天宝》
100×140×4cm
夏金旺《烟江叠嶂渺千里》
200×180cm
王永才《山水境之二十》
40×40cm
王笛《浮生织梦》
160×160cm
游清波《微尘2》
70×50cm
罗仲文《光境·B205-》
180×180cm
林洋《陕北印象》
160×120cm
黄云飞《北方人在南方海边》
180×200cm
黄剑波《梦里那片林》
150×150cm
官晖胜《逐梦》
100×120cm
席湖《休渔的日子》
152×152cm
王春华《白桦之眼》
50×180cm
钟春琛《粗粝的秩序》
100×80cm
肖力强《蕴系列之十五》
60×100cm
冯宇泽《岁月》
180×200cm
陈自豪《棉线、蛋壳线与铜粉》
50×50cm
陈晋《拂尘千年》
200×200cm
谭志亮《醒狮》
60×60cm
梁蓝波(特邀)《Corona3CruseW》
76×111cm
澳门
卢伟旋《东方既白》
42×37cm
李新风《漓江泛舟》
120×80cm
孟贤军《昔日印象》
80×60cm
张振江《史记之五-锄翻大地甲千张》
90×110cm
李喜军《头绪》
115×115cm
罗章泽《听雨》
100×122cm
袁荟珽《鱼干铺里》
125×95cm
陈宝仪《余霞成绮》
68×68cm
郭慈《流淌的幻域》
60×80×2.5cm
杨虎男(特邀)《梦回敦煌之二》
100×200cm
香港
张雪琪 《筑梦》
80×120cm×2
罗涛《城市的角落之二》
80×60cm
卢伟杰《褶皱城市系列·孤鸟》
70×135cm
罗仁军《小城记忆》
120×200cm
梁倩婷(特邀)《女性美·自在》
103×114cm
澳门
魏新《殇一纪念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
150×120cm
杨佳慧(特邀)《迹象》
100×150cm
香港
黄荣浩《火树银花》
200×200cm
郑润楷《园游会》
钟长春《出土》
吴武彬《殇》
汤韩清《守望》
200×200cm
陈小武《迷离之境》
150×150cm
练威鹏《筑魂:碎与凝》
150×150cm
张宏《混沌生长》
罗婵《蓝漾鱼迹》
180×200cm
矫凌奕《江南组画》
来源:艺术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