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7月25日至8月3日,第二十六届"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总决赛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作为教育部认可的中小学生竞赛"白名单"赛事,本届比赛吸引了全国74支代表队、5137名选手参与,规模创传统项目组历史新高。
2025年7月25日至8月3日,第二十六届"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总决赛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作为教育部认可的中小学生竞赛"白名单"赛事,本届比赛吸引了全国74支代表队、5137名选手参与,规模创传统项目组历史新高。
绵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派出9名学生代表,在袁宇、李香橙两位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两周集中训练,在比赛中表现优异。经过激烈角逐,刘珂麟、刘奕辰同学凭借精准操控与创新设计荣获全国一等奖;杨尚与、谭景宸同学凭借扎实的理论应用和稳定发挥获得全国二等奖;胡峰源、苟苒珂等5名同学分获全国三等奖及优胜奖。
据介绍,近年来,绵阳外国语学校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体系建设,建成400平方米的科技创新实验室,开设“模型设计-3D打印-飞行测试”特色课程,并邀请航天专家开展科普讲座。参赛队员通过市、省级赛事层层选拔,在模型调试与飞行优化中不断精进,最终在全国舞台上取得突破。
绵阳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漆高明表示,此次赛事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充分体现了绵外"科技启智、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赛事落幕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绵外将持续完善“小学-初中-高中”贯通化科技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课程衔接、资源整合、实践拓展等方式,为学子搭建更优质的成长平台。让我们共同期待,今日在无锡播下的科技种子,未来将绽放更绚丽的创新之花。(来源/绵阳外国语学校)
以赛促学,让科技梦想展翅高飞
绵阳外国语学校在全国青少年航模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9名学生斩获多项大奖,展现了学校科技教育的丰硕成果。从创新实验室到贯通式培养体系,该校通过课程优化、专家指导和赛事历练,为学生搭建了科技成长的阶梯。这不仅是一次竞赛突破,更是基础教育阶段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生动实践。期待更多学校以科技赛事为契机,激发青少年探索热情,让创新之花开遍校园。□ 苏东华
来源:读听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