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9名游客被司机扔在服务区暴晒6小时,任凭多方协调,对方硬是铁了心不“接人”。
花三四千报的“私人订制高端团”,竟成说甩就甩的“糟心局”?
129名游客被司机扔在服务区暴晒6小时,任凭多方协调,对方硬是铁了心不“接人”。
本想体验诗和远方,却遭遇如此糟心对待,云南文旅口碑再遭重创。
官方已严肃通报介入,这一次,涉事旅游团惨了......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7月30日,129人被迫滞留高速服务区6小时,事件一经曝光便迅速发酵。
要知道,他们不是什么低端旅游团,而是公司组织的高端定制团,36万费用早已提前全额结清,为的就是能玩的开心。
可没想到,这场本应精心策划的旅程,竟在最后关头翻车。
当天下午3-4点,行程的最后阶段,四辆大巴车在安宁市读书铺服务区集体停运。
当时司机们一个接一个下车,聚在一起商量着什么,然后集体表示拒绝继续服务。
游客们起初还以为是车辆故障或者司机需要休息,但随着时间推移,大家意识到情况不对劲。
从下午三四点一直等到晚上九点多,整整六个小时,129名游客就这样被晾在那里。
服务区里的便利店早就被买空了水和食物,老人们坐在花坛边上,孩子们哭闹不止。
有位70多岁的老人血压升高,家人急得团团转。
还有个5岁的小朋友中暑呕吐,妈妈抱着他在阴凉处不停地扇风。
这哪里是什么高端旅游,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当大巴车停在服务区不走的时候,所谓的“高端定制”、“品质保证”都成了笑话。
从满怀期待的风光出游,到狼狈不堪的被困服务区。
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比任何经济损失都让人难以接受。
出事后,游客们第一时间找官方部门解决。
可昆明旅游局的投诉电话打了一个多小时,不是占线就是无人接听。
12345市民热线倒是接通了,工作人员记录完情况后表示会转交相关部门,然后就不了了之。
无奈之下,游客们只能选择报警。
警察倒是来了,可看了看情况后表示很无奈:
“这属于经济纠纷,我们没法强制要求司机开车。会联系旅游部门来处理。”
等了又等,旅游局的工作人员终于姗姗来迟。
可他们含糊其辞地说:“我们正在了解情况,请大家耐心等待。”
最后,还是靠游客自己。
有人把现场视频发到了网上,配文“129人被困服务区6小时,云南旅游还能更差吗?”
视频迅速传播,网友们的愤怒如潮水般涌来。
巨大的舆论压力之下,相关部门才真正重视起来,连夜安排车辆把游客送回。
等到调查后,才知道是旅行社没有按时支付大巴车费。
司机们说,工资已经拖欠两个月了,这次说好的车费又没给,油钱都是自己垫。
可问题是,游客的36万多团费早就全额付清了。钱去哪了?
原来,旅行社们收到钱后,并没有支付给下游,而是先挪作他用。
反正游客的行程还有好几天,先把钱用来周转,等下一批游客的钱进来再补上。
这次事件中,旅行社就是因为资金周转不灵,才导致司机拿不到钱。
而这种“三角债”,在旅游行业并不少见。
游客觉得自己付了钱就该享受服务,司机觉得自己没收到钱凭什么要干活,旅行社则在中间打太极。
最后游客成了“人质”,被当作谈判的筹码。
深入了解会发现,整个旅游行业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套一层。
一个看似简单的旅游团,背后可能有四五个公司在分利润。
组团社收100块,转手80块给旅行社,旅行社再60块给车队,车队给司机可能就剩40块。
每个环节都要赚钱,最后真正用在游客身上的成本少得可怜。
而有些旅行社根本就是空壳,注册一家旅行社门槛很低。
有些公司就是租个办公室、雇两个人接电话,连固定资产都没有。
接到生意就转包出去,出了事就关门走人。
对此,监管部门也很头疼,规则摆在那,再怎么罚都有“胆大之徒”。
要说最可怜的,还要是那些正规的旅行社。
正经的旅行社反而因为成本高、价格贵而失去竞争力,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直至8月1日,虽然视频发布者称所有乘客已经安全返回,旅行社也承诺赔偿10万元并公开道歉。
可直到现在,涉事旅行社却没有作出任何正面回应,其电话也是无人接听。
10万元赔偿分到129个人头上,每人不到800块钱。
但游客们的工费、精神损失费、老人孩子因此产生的医药费,哪一项不比这多?
游客们的诉求是很明确的:
吊销涉事旅行社的经营资质,全额退还团费并给予合理赔偿。
可从目前的处理结果看,这些诉求恐怕很难实现。
按照以往的经验,顶多是罚款了事,涉事公司改头换面继续经营。
况且,这已经不是云南旅游第一次出事了。
今年3月15日,“699元云南双人游遭强制购物”事件就闹得沸沸扬扬。
游客爆料称,导游凌晨就把他们拉去购物店,不买够金额不让走。
类似的投诉层出不穷,强制购物、辱骂游客、甩团弃团,这些词汇几乎成了云南旅游的标签。
而这种“甩团”事件,不止是在云南,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发生。
4月底,张家界也发生了160位老人被甩在服务区的事件,情节如出一辙:
旅行社拖欠费用、司机罢工、游客被困、求助无门、网络曝光、草草了事。
本来大家选择高价团,就是想花钱买个安心,结果钱花了,罪也受了。
这种背叛,比低价团的套路更让人寒心。
连高价都买不来好服务,那游客们还能相信什么?
希望官方的调查能给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结果,让受害游客能得到公正的对待,他们的损失应该得到合理赔偿。也希望这次不再是简单罚款了事,而是真正揪出祸源,让那些黑心商家无处遁形。
参考文献:
1.红网-2025-07-31——《云南昆明通报129名游客滞留事件》
2.封面新闻-2025-08-01——《昆明通报129名游客滞留服务区,游客称旅行社已承诺赔偿10万元》
3.黑龙江日报-2025-04-30——《“160名老人报团,被扔服务区”视频热传!张家界通报》
4.澎湃新闻-2025-06-03——《“699元云南双人游遭强制购物”事件续:一旅行社被吊销许可证》
来源:后妃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