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8年8月31日,德安前线的雨幕里,薛岳的怒吼劈碎了指挥部的死寂。作战参谋们盯着地图上那个被红笔圈烂的“岷山”,手心里全是汗。
“俞济时!你再敢拖一分钟,我现在就派兵缴你的械!”
1938年8月31日,德安前线的雨幕里,薛岳的怒吼劈碎了指挥部的死寂。作战参谋们盯着地图上那个被红笔圈烂的“岷山”,手心里全是汗。
日军第9师团已经撕开防线48小时,川军新14师快打光了,而蒋介石亲调的“抗日铁军”74军,还在20公里外的公路上磨洋工。
电话那头,74军军长俞济时的声音里透着漫不经心:“薛总司令,路太烂,部队陷在泥里走不动。”
这话谁信?前一天还晴空万里,偏偏要增援时下起了大雨?薛岳抓起桌上的茶杯,狠狠砸在了青砖地上,瓷片飞溅中,他对着话筒嘶吼:“我不管你走不动还是不想走,天黑前见不到74军的人,我就按韩复榘的例办你!”
挂了电话,薛岳的手指在作战图上划出了一道深深的印子。他比谁都清楚,俞济时敢抗命,不是因为路烂,这位蒋介石的表亲,根本没把他这个“粤系杂牌”放在眼里。
但此刻,岷山的战壕里,川军士兵正在用命填日军的炮火,他赌不起。
俞济时站在74军指挥所的屋檐下,看着雨丝斜斜打在地图上。副官递来薛岳的第四封急电,他扫了一眼就扔在了桌上:“薛伯陵就会喊,有本事让他自己来推炮车。”
这话不是吹牛,作为黄埔一期生,俞济时是蒋介石的亲表侄,手里的74军是清一色的德械装备,从淞沪会战起就是“委员长的卫队”。
部队里流传着一句话:俞军长的兵,就算打光了,委员长也得给他补齐。这种“嫡系中的嫡系”的身份,让他在战场上腰杆想软都软不下去,别说薛岳了,连李宗仁、白崇禧都指挥不动他。
而且俞济时对薛岳早有不满,半年前的兰封会战,74军拼掉一个旅堵住日军,最后功劳却全归了薛岳的粤军部队。
他在日记里写道:杂牌抢功有一套,送死就让中央军上。这次武汉会战,他打心底里不想再当薛岳的炮灰。
薛岳在指挥部里来回踱步,军靴踩过碎瓷片发出咯吱声。参谋小声劝道:“总司令,74军是委员长的心头肉,真要动俞济时……”
薛岳猛地回头,眼睛里全是血丝:“心头肉?岷山底下埋的川军弟兄,就不是爹妈养的?”
这位外号“老虎仔”的战将,出身粤军,向来不怵嫡系。1937年淞沪会战,他就敢顶着压力把中央军的一个师调去填缺口,气得蒋介石在电话里骂他“蛮干”。
但薛岳有自己的理,在日本人面前,没有中央军和杂牌,只有中国人。
可这次情况又不一样了,俞济时手里的74军,是武汉会战的救火队,蒋介石三令五申“非万不得已不得轻动”。
薛岳很清楚,逼俞济时出兵,就是在跟蒋介石掰手腕,赢了,能保住德安防线,输了,他这个第一兵团总司令就得卷铺盖滚蛋。
8月29日正午,岷山阵地的电话线被炮弹炸断前,川军新14师师长郑清泉的声音透过杂音传来:“薛总司令,日军坦克冲上来了,弟兄们没反坦克炮,只能用炸药包……”接着是一阵爆炸声,然后是沉默。
三个小时后,突围出来的通信兵带回消息:郑师长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跟坦克同归于尽了。
全师5000人,打得只剩下了800多,还在山坳里跟日军拼刺刀。薛岳对着地图上的“岷山”二字,狠狠捶了一拳,这里是德安的门户,丢了,日军就能直插武汉后背。
74军的“慢动作”薛岳第一时间给俞济时发报:着74军即刻驰援岷山,51师主攻,58师侧翼掩护。可直到第二天清晨,侦察兵回报:74军先头部队才挪了5公里,正借口“修桥”在河边歇脚。
俞济时在指挥所里打着如意算盘,他让参谋给蒋介石发了封密电:岷山地势险要,日军主力云集,74军若贸然突进,恐遭围歼。职部建议暂守德安,待日军疲惫再反击,他算准蒋介石不会让自己的王牌去填川军的窟窿。
更阴的是,他故意把消息透给了51师师长王耀武:“薛岳是想借日本人的手削弱我们,你悠着点。”
王耀武虽是悍将,但也怕担责任,部队推进的速度自然就慢了下来。
薛岳的破釜沉舟8月30日傍晚,薛岳收到川军残部的急报:日军已占领主峰,弟兄们在拼石头了!他抓起电话直接打到了武昌行营,接电话的是蒋介石的侍从室主任林蔚。
薛岳几乎是吼出来的:“委员长再不管俞济时,德安就丢了!74军再不动,我就带警卫营上去填!”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传来蒋介石的声音:“伯陵,稍安勿躁,我让济时听话。”薛岳知道,这是蒋介石的缓兵之计。
挂了电话,他对副官说:“备车,去74军指挥所。”副官吓了一跳:“总司令,俞军长要是对你……”薛岳拔出枪拍在桌上:“他敢动我,就别怪我掀桌子!”
8月31日清晨,薛岳还没出发,俞济时的电话先打来了,语气带着嘲讽:“薛总司令,雨太大,炮车陷在泥里,实在走不动啊。”
薛岳压着怒火问道:“需要我派粤军的工兵营去帮你推吗?”俞济时笑了:“那倒不必,等雨停了我们自己走。”
这句话彻底点燃了薛岳的火气,他对着话筒吼出了那句传遍全军的狠话:“俞济时!你当我是傻子?你再敢抗命,我现在就派兵缴你的械!你如儿戏命令,我就儿戏你命!”
电话那头的俞济时愣住了,他没想到薛岳敢动真格的,一时语塞:“你……你敢?”
“你看我敢不敢!”薛岳啪地挂了电话,直接给警卫团下令:“带一个营,去74军阵地督战,敢挡路的,先绑了再说!”
蒋介石的尚方宝剑就在薛岳的警卫营出发时,武昌行营的急电到了。蒋介石在电报里没提薛岳的威胁,只给俞济时来了句:着74军即刻开赴岷山,不得延误,违者按军法从事。最后特意加了句:韩复榘前车之鉴,勿谓言之不预。
俞济时看到“韩复榘”三个字后,手开始抖。半年前,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因为放弃济南,被蒋介石当众枪决,尸体还挂在武汉城头示众。他再狂,也知道“抗命”这两个字的分量。
中午时分,74军的先头部队终于开始加速。王耀武骑着马冲在最前面,对士兵喊到:“谁再敢磨蹭,我崩了他!”他也意识道这次是真躲不过去了。
岷山的血与火9月1日凌晨,51师的先头部队终于赶到了岷山脚下,此时日军已经在主峰筑起了工事,机枪像割草一样扫向冲锋的中国士兵。王耀武光着膀子站在山坡上,挥着手枪喊道:“拿不下主峰,我跟你们一起死!”
士兵们踩着战友的尸体往上冲,一个新兵背着炸药包冲到日军碉堡前,被机枪打穿了肚子,他拖着肠子爬了最后三米,拉响了导火索。
爆炸声响起时,王耀武的眼泪混着雨水往下掉,这些兵,昨天还在跟他讨教怎么写家信。
俞济时站在二线阵地,听着前方的枪炮声,手里的望远镜差点掉地上。副官告诉他,51师已经伤亡过半,要不要请示薛岳暂缓进攻?
俞济时摇摇头:“不用,打吧。”他突然想起了薛岳的怒吼,他第一次觉得,自己之前的算计,在这些死去的士兵面前,实在太可笑。
薛岳在指挥部里收到捷报时,正对着川军阵亡名单发呆。参谋说:“总司令,74军拿下主峰了。”
他点点头,没说话,只是把名单叠好,放进了口袋。
9月2日清晨,雨终于停了。阳光照在岷山的山坡上,到处是弹坑和尸体。74军的士兵坐在地上,互相包扎伤口,没人说话。
王耀武走到川军的阵地上,看到一个还活着的川军小兵,抱着死去的班长哭。他走过去,把自己的干粮递给他:“我们来了。”小兵抬起头,满脸是泥:“你们咋才来啊……”
这句话,让王耀武再也忍不住,蹲在地上哭了起来。
结语武汉会战最终以中国军队主动撤退告终,但岷山的阻击战,为后续的万家岭大捷争取了关键时间。
战后论功行赏,74军因为收复岷山受了嘉奖,俞济时在庆功宴上意气风发,好像忘了那场差点掉脑袋的抗命。
薛岳没去庆功宴,他独自一人去了岷山,在山坡上立了块木牌,上面写着“川军殉国将士之墓”。风吹过木牌,呜呜作响,像极了那些没等到援军的士兵的哭声。
后来有人问薛岳:“当时真敢斩俞济时?”他笑了笑:“我赌的不是他的命,是中国人的命。”而俞济时在回忆录里,只字没提岷山的抗命,只写了句“74军奋勇杀敌,光复阵地”。
来源:替我自由